《红楼梦》的版本剖析
庚辰本3
冯其庸的观点是:1.庚辰本是曹雪芹生前最后 一个抄本;2.这个本子是根据己卯本过录的;3. 这个本子保留了脂砚斋等人的不少批语;4.庚 辰本遗留的许多残缺的情况;5.这个抄本是仅 次于作者手稿的一个抄本。 而应的观点:1.己卯本不是庚辰本的底本;2. 己卯本与庚辰本出于同一祖本,而这个祖本并 不一定就是底本。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1982年版《红楼 梦》就是以庚辰本为底本的。
甲戌本8
第二,传抄比较仔细,书的中缝、靠紧 下框有“脂砚斋”3字。此本虽不是脂砚 斋、畸笏叟等人的手批原本,而是过录 本,但它据以过录的,是个比较接近脂 砚斋原用的手批本。通过此本,可了解 脂砚斋原批本的概貌。 第三,保存大量脂批。 这些脂批,虽然不是原批,而只是过录。 但在现在这些过录的脂批中,有不少是 不见于他本的。这对于研究作者和创作, 以及散佚部分的情况,都提供了极为重 要的线索。其的价值远远超越了版本本 身的范围。
杨本(梦稿本)2
此本的主要特点: 1. 抄得比较马虎,版面、行款等,都不大讲究, 比较随意,错别字不少。到杨继振收藏期间,已 颇有残阕。如其中的第41回到50回,以及其他若 干另页,都是由杨继振重新请人根据程甲本补配 齐全。 2. 名称是《红楼梦》,共120回,每10回装一册, 分装12册。全书在同一个时期内过录完成。有趣 的是抄手之一,参加了旁改,由此可推知,杨本 的过录时间,大约是在程乙本问世不多久,至少 不回后于乾嘉之交。
一
《红楼梦》的 版本系统
一、《红楼梦》版本系统1
《红楼梦》的版本,分为脂砚斋评本系统和程高印本 两大系统,分别称之为“脂本”和“程本”。 1.脂砚斋评本系统。 脂本系统的本子都是传抄本,其祖本是曹雪芹生前传 抄出来的,上面夹有“脂砚斋”等人大量批语。 而脂砚斋、畸笏叟等与曹雪芹关系密切,曹雪芹曾根 据他们的意见修改过《石头记》。而且在批语中还透 漏出大量作者写作此书的艺术构思及80回后的情节线 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脂本系统的本子最接近曹雪芹原著的本来面目。 凡是脂本系统的本子都只有前80回。
己卯本1
己卯本又称脂怡本,脂馆本。 稍晚于甲戌本,是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抄 录的,书内题“己卯冬月定本”,故名。 己卯本是个过录本,颇有残阕,今仅存1-20回, 31-40回,61-70回,其中64、61两回系抄配。 1959年又发现55回后半回,56、57、58三整回, 59前半回,因此在早期抄本中,己卯本是保存较 好的本子。 己卯本由董康、陶诛前后收藏,现藏北京图书馆, 后发现的残抄本(存3回又2个半回)则藏在中国 历史博物馆内。
甲戌本8
所存各回脂批远多于其他脂本,尤有一些重要 批语为他本所无。 如第1回“满纸荒唐言” 诗眉批“能解者方有辛 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 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 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 这条批语是持曹雪芹卒于壬午年(1763)论者的 首要依据。
一、《红楼梦》版本系统3
这一类本子,都是程甲本的衍生本,尽管 经过多次的改动,与曹雪芹原著相去较上 述的初期抄本为远,但长期以来,翻刻频 繁,广为流传。绝大多数读者,就是通过 这一类本子来了解认识《红楼梦》的。 因此,使这部伟大巨著能得以广泛流传, 深入人心,这些刻本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 用。
甲戌本5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周策纵《论红楼梦研究的 基本态度》: 至于胡适另外收藏的那本《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 石头记》,乃是一九二七年在上海买到,次年三 月他自己便已发表一文,报告了这个版本的一些 重要资料。但一直收藏了三十四年,经过许多人 的批评,才在一九六一年影印了一千五百部,这 已是在庚辰本影印流通的六年之后了。胡适在跋 文里也无法解释拖延这么久的原因,他明明知道 这版本的价值和许多人对它的兴趣,但他却不愿 将其公布。
甲戌本10
第五,总体结构很特殊。 卷首有“凡例”,这是其独 异于其他各本的突出之点。 “凡例”共有5条,其中前4 条各本均无。其内容值得研 究。
甲戌本11
“凡例”之后还有一首七言律 诗,是此本所独有: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 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 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 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 不寻常! 此诗红学家一向十分注意, 且常被引用:“字字看来皆 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胡适在甲戌本上题了这两句。
一、《红楼梦》版本系统2
属于脂本系统的本子,通常指以下几种本子: 书名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有甲戌本、己卯 本、庚辰本。 题为《石头记》的,有王府本、戚序本(包括张开模 原藏本、有正书局石印大字本和小字本、宁本)、郑 本。 题为《红楼梦》的,有杨本、舒序本、梦觉主人本。 此外,还有靖本和列藏本。 以上共14个本子。
杨本(梦稿本)3
3.杨本据以过录的底本,是由几个本子拼凑而成, 如其中的前7回,文字特点相当于己卯本。由此推 见,这几回与己卯本的前7回有共同的来源。第8 回以后,也包含着两种不同底本的成分。 4.杨本还有若干回,文字的版本倾向很奇特。从 各本之间的渊源关系看,它是处于己卯本、庚辰 本和王府本的中间状态。这几回书,可能是从己 卯本向王府本演变中的过渡本。 5.是120回的“全本”。后40回有21回大体上同程 乙本,有19回与程甲、程乙本都有较大的差异, 总的倾向是比较简略。 此本现有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一、《红楼梦》版本系统3
2.程高印本系统。 程本系统的本子是120回的排印本系统,一 粟《红楼梦书录》著录所及,不下百余种。 其中,研究者常提到的有: 程甲本(萃文书屋辛亥活字摆印本)、程乙 本(萃文书屋壬子活字摆印本)、本衙藏板 本、藤花榭本、双清仙馆王希廉评本、妙复 轩评本、桐花凤阁本,以及易名《金玉缘》 的三家(王希廉、张新之、姚夔)合评本, 此外,还有程丙本,等等。
甲戌本2
原为清朝大兴刘位坦得之于京 中打鼓担中,传其子刘铨福, 之后流传不详。 1927年夏出现于上海,为刚 归国的胡适重价购得,是首次 发现的传抄残本。胡称之甲戌 本,开以干支年份定名《红》 钞本先河,并且认为甲戌本 “为世间最古又最可宝贵的红 楼梦写本”,视此本为平生秘 本,向不轻易示人。
甲戌本3
1948年12月16日胡适南下, 临行匆忙,一生藏书俱皆抛 下(由北大图书馆收得),只 随身带走了甲戌本和他另藏 的一部程乙本。 1962年胡适去世后,将此本 寄藏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图书 馆。
甲戌本4
《新京报》消息2005-7-20 21:55:49 甲戌本《红楼梦》一直被认为是《红楼梦》几种抄本中年代 最早、也是最接近原本的一个版本。因此研究红楼梦的学者 一直都很注重甲戌本的价值。该书最早由胡适于1927年发现, 并一直由胡适收藏,直到他去世时将书存放在美国康乃尔大 学,从此该书一直流失在海外。 日前,记者从有关人士处获悉,这本珍贵的甲戌本《红楼梦》 已由上海博物馆花重金从美国康乃尔大学购回。记者致电上 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相关人士表示,该书的确已经由该馆 购买回来,并收藏在博物馆的图书馆内。记者询问具体的购 买经过,该人士以购买此书的负责人不在而拒绝回答如何购 回该书等具体问题。他只是表示,甲戌本《红楼梦》购回之 后,将不会对外展出,也不借阅,只供图书馆研究之用。
甲戌本6
甲戌本的重要价值: 第一,甲戌,即乾隆十九年(1754),是迄今而 存的于各本中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版本年份。 曹雪芹卒于乾隆二十七(壬午)年(1763.1.12, 星期六,农历十二月三十戊午日 )或二十八 (癸末)(1764.2.1)除夕(一说甲申春:1764, 梅节),甲戌就是他谢世的前8年(或9年)。因 此甲戌本对于研究《红楼梦》的版本源流以及成 书过程,都是一项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杨本(梦稿本)1
杨本,旧名《红楼梦稿本》,书中有许多涂改, 很像手稿。 第70回之后,有朱笔“兰墅阅过”4字。高鹗字 兰墅。杨本上的旁改文字,大体是程高印本的文 字,因此,某些红学家认为,此本是高鹗整理程 高印本时所用的底稿本,故称之为“红楼梦稿 本”。 林冠夫认为所谓“高鹗手稿本”和“红楼梦稿本” 都不合适,他指出:“唯其如此,还不如根据此 本曾经由道光咸丰的藏书家杨继振收藏过,称它 为“杨继振旧藏本”简称杨本。
王府本1
王府本的第71回回末总评一页的背面,有“柒爷王府” 等字样,说明很可能经由清代某王府收藏过,故称之 为“清某王府旧藏本”,简称王府本或府本。 又据说此本来自某蒙古王府,亦称“蒙古王府本”简 称脂蒙本或蒙府本。 初看,府本好像是一个很晚出生的本子,它的卷首有 程伟元序,后40回续书亦齐全不阕。这其实是一种假 象。实际程序和后40回续书,是后来的藏书家在配补 散佚的第57回至62回的同时加上去的。原书只有前80 回中的74回。
己卯本2
己卯本可以认定为清怡亲王府本。 冯其庸指出:“现存的十二种《石头记》早期钞 本中,只有这个‘己卯本’已经考明了它的钞主 和它的钞成年代,他的钞主是康熙第十三子允祥 的儿子弘晓。允祥封怡亲王,弘晓袭封怡亲王。 这一结论是从这个残钞本避‘玄’字‘祥’字 ‘晓’字的讳考证出来的,而且找到了北京图书 馆善本室藏的《怡府书目》原件作为对证,将是 怡亲王府上的原书,上面同样有避‘祥’字‘晓’ 字和‘玄’字的讳,有了这个硬证,因而使这个 考证结论可以确凿无疑。”(《曹学叙论》)这 一发现,应归功与已故红学家吴恩裕。 此书现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现存78回,1-63回,65-66回,68-80回 ,其中 17、18两回未分开,是一个基本完整的抄本。 关于其流传情况,只知道它在1932年由徐星署收 藏,后归北京大学图书馆。现有文学古籍刊行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本。 庚辰本学术研究价值很高,有不少红学家写文章 论及,冯其庸《论庚辰本》、应必诚《论石头记 庚辰本》是、最具代表性的专著,但他们的观点 基本上是对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