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项目技术总结

地铁项目技术总结





山西晋鑫顺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二零二零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技术服务机构介绍
第三章实施技术方案、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第一章项目概况及编制依据
一、项目概况
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作为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主骨架线路,南北向穿越太原市城区,途经了小店、迎泽、杏花岭和尖草坪四个行政区。

线路沿南北向主要客流走廊敷设,联系了主城和新城两个组团,联接了迎泽、长风两个市级中心以及龙城、小店南两个市级副中心;衔接太原客运北站、太原客运南站两大公路客运枢纽;有效带动主城区南部和新城的发展,促进老城区向南部扩展,并提升主城北部地区的改造发展。

规划2号线南起小店区南部的杜家寨,沿人民路、长治路、解放路、衡山路、新兰路向北,止于北部片区的南寨,线路全长32.9km。

全线共设置小店南车辆段1座、南寨停车场1座、主变电站2座、控制中心1座。

2号线全线分两期工程建设,即:初期建成一期工程,即人民南路~西涧河段,全长23.647km;近期建成二期工程,即杜家寨~人民南路段和西涧河~南寨段,全长9.253km。

2号线一期工程南起人民南路站,沿人民路、长治路、解放路向北布设,北端止于西涧河站,线路长度23.647km,共设车站23座,其中换乘站7座;最大站间距1580m,为长风街~王村南街区间;最小站间距715m,为府西街~辑虎营区间,平均站间距1058m。

设车辆段与综合维修基地1座,设于人民南路以东,十号路以南的地块中;设主变电站2座,分别位于龙城大街西站&北大街附近。

2号线与1、3、4、5、7、8号线共用一个控制中心,设于龙城大街以北、长治路以
东的地块中。

二、服务内容
1、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消防设施检测:消防供电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防排烟系统、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应急广播系统、消防专用电话、防火分隔设施(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电梯、气体灭火系统、消防控制室、接地检测、联动控制等。

2、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建筑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变压器室、高(低)压配电装置、低压配电线路、绝缘电阻测试、配电箱(盘)、插座、开关、照明灯具、隐蔽工程、温度测试等。

三、编制依据
《地铁设计防火标准》 GB 51298-2018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19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1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标准》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第二章技术服务机构体系
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是山西省太原市2020年重要的民生工程,为确保检测工作顺利完成,我公司组织了一批技术实力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经理管理班子专门为地铁项目服务,成立了三个检测小组,并且由专人负责。

建立了微信联络群,每天将检测的问题汇总后及时发至群里。

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进度保证体系,并通过了国家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确保工程质量、进度符合规定要求,针对检测过程制定质量管理措施,对特殊工程从单点调试到联动调试,确定并配备必要的控制手段、资源和文件,确保工程质量满足合同规定要求。

该质量、进度保证体系将适用于工程检测的全过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的全面质量、进度管理工作,执行现场各级质量责任制,使该工程的质量、进度管理工作处于有效运行状态。

我公司根据有关图纸和技术资料编制了检测总进度计划,并根据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我们会进行进度动态调整,确保消防设施都能及时有效的做到检测,综合联调完毕后我们进行了联动测试,并且在每个站站厅、站台和设备区都进行了冷热烟实验,及时发现问题,提供整改报告作为施工单位的整改依据,过程中都有签字和专人记录。

施工单位整改后还进行了复检,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可靠。

检测合格后由专人整理数据,出具《地铁消防设施检测报告》。

第三章技术方案、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第一节实施技术方案
一、检测工作程序
(一)提供有关图纸和技术资料,进行技术审查和制定实施方案细则。

(二)与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专业施工单位协调安排检测日期。

(三)检测中使用的检测仪器必须经国家法定计量单位鉴定合格,检测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保证检测数据真实可靠。

(四)检测前,受检单位应组织好各受检系统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系统情况介绍,检测中,受检单位有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必须在场,配合检测人员工作。

(五)检测工作结束,主检员应向受检单位通报检测情况,对有争议的项目,主检员可决定当时复检。

(六)主检员组织检测员根据各系统检测的原始记录,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编写《检测报告》,经检测机构负责人审核批准,签发《检测报告》。

(七)受检单位领取《检测报告》,有关资料及原始记录(纸质、电子版)一同交于采购人后,由检测机构存档。

二、检测工作流程图
第二节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由于地铁项目的特殊性,以前的检测方法与检测技术并不适用于地铁项目。

因此我公司制定了地铁检测方案和关键技术工作流程图,如下:
一般项目联动逻辑关系比较简单,形成“与”逻辑后,每个执行命令的信号都从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地铁项目则由FAS、BAS共同来控制命令。

地铁项目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共用风道及部分风机,通过BAS系统来实现相应的通风空调及排烟的功能。

平时由BAS控制通风空调,使环境达到设计要求。

在火灾模式下由FAS发出火灾指令,应急照明控制柜与BAS接到火灾指令后执行相应的模式,后将风机运行状态反馈给BAS与FAS。

两个系统FAS和BAS协作完成排烟效果,因此对检测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导致动作指令及响应时间均有出入。

我们对检测流程进行了重新的修订,并且现场检测的时候重新联系了BAS的厂家配合。

在以前的联动检测中,排烟系统的检测采用的是风机、消防控制室、防烟分区分别留人进行测试。

由于地铁BAS系统的监控,我们重新调整了人员的配置,取消了风机现场的人。

BAS界面出现报警后去现场核查,达不到排烟效果时安排人核查排烟风机及其阀的现场。

BAS模式表的使用使整个FAS系统明显简单化,但使整个检测变得复杂化,人员配置也增加了,造成检测难度增大。

我公司组织专人去现场学习,了解各种系统及模式,使检测工作顺利圆满完成。

一般项目联动逻辑关系 地铁项目联动逻辑关系
2020年我公司中标地铁项目以来,公司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地铁项目作为公司的重要业绩,使公司成长了不少。

对公司员工而言,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