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的认识
1.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认识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
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对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设立的三个专业方向听课后的认识
我校本专业共设立三个专业方向,分别是以内燃机方向、制冷与空调方向、以及火力发电的能源方向。
热力发动机主要研究高速旋转动力装置,包括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涡喷与涡扇发动机、压缩机及风机等的设计、制造、运行、故障监测与诊断以及自动控制。
为航空、航天、能源、船舶、石油化工、冶金、铁路及轻工等部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我校的本专业方向主要是做汽车发动机的,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起步比较晚,在发动机方向比较需要人才,这个专业就是做这方面的钻研。
我们在这方面的老师大多都去过国产汽车企业搞过项目。
虽然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起步,但是要多
少时间,更新速度不可估计。
所以在不短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发动机还是会存在的,军用的发动机、船用的等等大功率的机械设备少不了传统发动机。
并且就算是以后新能源时代真的到来了,其人才还是远远不够的,肯定从传统发动机的人才里培养一部分。
任何国家跟地区,不会让曾经传统发动机的人才没事可干的。
制冷与空调方向主要研究制冷与低温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能源、航天、航空、汽车、石油化工、食品与药品的生产、医疗设备与空调制冷设备的生产等领域。
培养从事制冷与空调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方向培养的学生适应范围广,其涵盖的范围有制冷方面的设计、开发、空调设计、运行管理等。
其中空调方向的学生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空调的应用会越来越广,从环保的角度看,未来的空调主要会向这几个方向发展:
1、变频空调
变频空调器是通过内装的变频器改变频率。
从而控制空调器压缩机的转速。
使压缩机转速连续变化,实现压缩机能量的无级调节。
与一般空调相比.变频空调有着高性能运转、舒适静音、节能环保、能耗低的显著特点,改善
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理论和实践证明。
变频空调是一种高效的节能产品。
2、燃气空调
以燃气为能源的空调设备简称燃气空调,,它拥有能耗低,环保污染低,转换途径少,制冷制热快的特点。
燃气空调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燃气空调的优势被全球能源专家和空调专家一致认同。
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准备实施一系列燃气空调推广措施。
3、太阳能空调
它基本不用电能。
运行费用低(可无运行费用),无运动部件,寿命长,无噪声。
而且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空调系统。
越是太阳能辐射强烈的时候,环境气温越高,太阳能空调的制冷能力就越强,这是人和自然和谐的理想境界。
使用太阳能空调既创造了室内宜人的温度,又能降低大气的环境温度。
还减弱了城市中的热岛效应。
更为可取的是。
它既节约了能源,还不使用破坏大气层的氟里昂等有害物质。
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空调。
在火力发电方向,本专业是以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主要理论基础,以内燃机和正在发展中的其它新型动力机械及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学、自动控制、计算机、环境科学、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
内容,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学能和液体的动能安全、高效、低(或无)污染地转换成动力的基本规律和过程,研究转换过程中的系统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
这在火力发电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
所以本专业方向可以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得到造福人类的科研成果
3.个人对本专业发展前景的认识
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大家通常有很多的误解,以前有一个讽刺的说法就是说热能系的人出来都是卖锅炉的,事实上热能专业有一个重要方向确实是锅炉,但这个方向的真正目的是设计更加完美的锅炉,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现在国内很多城市不是都在实行锅炉的“煤改气”吗?当然,除此之外,热能与动力工程还有很多前沿并且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如电动汽车的研制。
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而在实际上本专业毕业后,本毕业生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能量的转换和利用、动力机械与动力工程的设计、节能技术、制冷设备关键技术和制冷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实验研究、热工控制、安装和运行管理及营销等方面工作。
所以总体来说,就业前景广泛。
个人对专业学习的设计规划
通过学习导论,我对本专业的发动机方向和火力发电方向都产生了一定的兴趣,首先是因为感兴趣,其次是可以在一些心目中比较憧憬的城市就业,比如南昌,有国家电网和江铃汽车,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国家电网比较难进,相比之下,汽车方向就较好就业,比如可以进入企业工作,比如留校搞项目,或者自主创业。
要完成自己的憧憬,就要在学习上用心。
首先,坚持上课是最基础的。
大学是一个自由的空间,所以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不要让其他事情占用了自己最基本的学习时间。
有的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的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
其实呀!“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让自己发光。
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
例如,大学老师在一个课时里通常要涵盖课本中几十页的信息内容,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
我们的专业需要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等,对于尚在大一的我来说,学好《工程制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英语》等工具学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现在是打好基础的时期,如果连工具学科的课都逃掉,未来学习专业学科的时候就会很吃力了。
所以在学习上,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不挂科为基本,努力向奖学金迈进,让自己全力冲击更多的学习目标。
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其他方面的发展。
当今社会,能力显得无比重要,我们在学习之余,也要努力地完善自己,在思想上不断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通过报纸、刊物、上网等形式,学习党内知识和当前国家时事、大事,并在行动中认真去践行。
在生活中,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遇到问题时,积极与同学老师交流,交换看法,真正地解决问题;平时要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能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活动,参与社团组织,提到与人交流沟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课余也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身体是本钱,将来的社会需要的绝对不是只会死读书的书柜,而是真正有能力﹑有素质的青年一代!
上完精彩而生动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导论课,让我对热能与动力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深深地感受到本专业的无穷魅力。
在此,感谢学科导论课的老师精彩的讲说,并决定努力学习,努力向自己憧憬的未来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