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参考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参考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参考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一、引言本案例主要介绍的是大学使用的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个设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于各大领域,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学生管理系统亦是。

以往大学教学员由于缺乏适当的软件而给其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本案例所介绍的便是一个大学教学管理系统,以方便其在课程安排、成绩处理、学籍管理上的工作任务。

该系统适用于大学教学员,其功能主要分为四大类: 公共信息管理:用于学院信息和专业信息建立和修改,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用于班级信息和学生信息的建立和修改以及查询;课程管理:用于各学期课程的开设和修改);成绩管理:用于成绩的输入、修改、汇总和排名。

该系统性能力求易于使用,具有较高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要求,做到模块化分析、模块化设计和代码编写的模块化。

二、系统分析1、现行业务系统描述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负责整个学校的日常教学安排,学生的学籍管理等等。

以前都是人工进行操作。

随着学校规模扩大,教学处的教学管理工作量大大加重。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教学工作者急切希望能够将大部分繁琐的工作交由计算机的处理,已减轻人工的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

而计算机的普及更加快了教学管理系统的产生。

上一代的教学管理系统主要为单机单用户的系统,其数据库主要采用Foxbase或FoxPro,系统开发环境也是数据库内置的开发工具。

其特点是单机单用户方式,开发简单,能充分利用数据库的特性。

其缺点是开发出的系统依赖性强,运行必须依托数据库环境;不容易升级与扩展;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与并行操作;代码重用性差。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特别是校园网的建立。

原有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差的问题更加突出,而新需求的提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

这就要求系统在可扩展性和标准化的要求更高。

而原有的系统由于其与生俱来的缺点而无法在适应现有的需求了。

因此,使用现在的新技术,开发出适应新的需求的新系统的任务刻不容缓。

2、组织结构图1是学校大致的组织结构图。

其中校教务处,是使用综合教学系统的主要部门,对学生的教学管理主要由教务处承担,进行中管理。

1图1 组织结构图3、业务流程分析教学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学校教学人员,为其提供服务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教务人员通过本系统完成相关的日常工作,这些工作也是平常较为繁重的工作。

学生的个人信息、所有的课程考试成绩以及每学期的开课情况都记录在教学系统里进行管理。

教学管理系统工作流程:由教务人员在公共信息系统中完成对运行教学系统所需的基本数据的维护(如:系所信息,专业信息等)。

包括这些信息的增、修、改,对于系所和专业的变动都将在这进行操作。

所有专业都必须附属于一个也只有一个系所。

系统开始投入使用,教学人员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系所的信息,主要信息包括系所的名称及它的编号。

输入专业信息的过程是首先从系统数据库中选择相关的系所,然后再它下面加入新的专业信息。

当学校系所、专业发生变动后,教务人员要及时完成对库中的系所信息和专业信息的维护。

新生入学后由教务人员在学籍系统中完成新生学籍信息的维护。

包括班级的建立,新生个人信息的录入。

班级是一个“专业”下面的组织结构,它也是学生的上层组织结构。

在每个新学年,新生来校报到后,教务人员先从公共信息库中选择正确的系所信息及专业信息,在专业下加入班级,班级的信息包括班级名称及其编号,班级添加完后,就可以在其下面添加新生的信息。

新生的信息来自新生的信息卡,又教务人员手工输入。

如果新生所在班级已经存在,则直接从库中选择相应的班级,进行新生信息的输入。

在每个学期开始,教学处根据老师的情况,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排课系统为每个班级制定下学期的开课情况。

这部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任课教师的信息管理,教务人员要录入新的任课教师的基本信息,并负责对已有教师信息的变动的更新;二是课程信息的管理,教务人员还是对学校所有开设课程的信息的管理与维护,当课程变化后要及时更新;第三,也是本步骤最主要的工作,教务人员根据上两步所产生的信息,即班级信息、教师信息和课程信2息,组织编排每个班级本学期的开课情况以及每门课的任课教师和课时。

每学期末,选课的数据送至成绩系统,由教务人员完成学生成绩的维护工作(成绩排名,成绩单打印)。

首先是教务人员根据成绩单,将每个学生没门课的成绩录入。

然后根据相同专业或同意班级进行成绩的排名打印。

还要打印每个学生的单课成绩,生成本学期的学生成绩单。

在学生即将毕业时,教务人员在成绩系统中查询每个学生的整个学业的各课成绩情况,为学生的毕业审核提供依据,并根据需要打印出每个学生所有的成绩单。

图2是教学处日常的一些工作的业务流程。

图2 业务流程图4、现行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现行系统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1. 单机单用户系统,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校园网的建立,同时教学管理系统中信息的使用者大大增加,原有的单机单用户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同时,原有的数据库也不支持多用户的网络运行环境。

2(系统独立性差,原有系统一般都是使用数据库提供的开发工具编写的程序,因此收数据库的制约比较大,编写出来的程序性能也不好。

特别是无法支持如Access,MS SQL Server等新的数据库。

3(模块性差,由于不是一个完整的编程语言,故无法做到代码的模块化,给功能的扩3展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鉴于目前学校对教学管理系统的需求与实际情况,新系统方案的重点放在系统的可扩展性上,为了实现这一设计,新系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新系统采用服务器/客户端结构,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网络资源,打破地域的限制,并能提供多人同时使用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2(使用最新的数据访问接口(ADO),可以运行于Win9x/WinNT/Win2000/WinXP多种操作系统上,所有支持ADO接口的数据库都可以作为系统的后台数据库。

因此,在以后对数据处理的要求提高时,容易升级为MS SQL Server 或 Oracle 等数据库。

3(新系统从设计到实现都应遵循模块化,是用一致的接口进行信息的传递与模块调用。

模块的划分应尽量符合实际业务的划分,以保证以后新模块的加入尽可能少的影响现有功能模块的运行5、可行性分析与决策对于新系统设计的几个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分析如下,1(新系统目前使用Access2000作为数据库,这是一个支持多用户的新型数据库,适用于中小规模的数据量需求。

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也为新系统服务器/客户端的结构提供了硬件的支持。

2(使用Visual Basic作为系统开发的开发环境,Visual Basic作为一种现代的编程语言,提供完善的指令流控制语句、类与对象的支持及丰富的数据类型,给开发高性能系统提供的保障。

同时,Visual Basic支持的ADO数据访问接口是Windows平台下被各类主流数据库广泛支持的数据库接口,这些数据库中包括大型数据库如MS SQL Server和Oracle等。

使用标准的数据访问接口给数据的共享及以后数据库的升级提供极大的方便和保障。

也保证了系统能够适应网络环境里各种操作系统平台的要求。

3(Visual Basic对于类和对象的支持,保证了代码的模块化要求,而代码模块化的程度的提高,非常有利于以后对新系统的扩展与修改。

符合现代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理念。

综上所述,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在技术上和硬件设备上的条件都是满足的,新系统的开发是可行的。

6、数据流图描述图3是教学管理系统的顶层图,它是根据教学管理工作业务流程的总体情况,划分系统边界,识别系统的数据来源和去处,确定外部项。

然后,划分出几个重要的管理模块,并明确各功能之间的关系而得出的。

从图上可以看到教学管理系统从总体上分为公共信息管理、学籍管理、课程管理和学生成绩处理四大部分。

整个系统已公共信息管理开始,先建立学院及专业的信息。

然后把新生的公共信息输入班级数据库和学生数据库。

根据实际情况管理开课数据库。

在每学期末,根据学生数据库为每个学生输入其考试的成绩,并计算排名和成绩单。

4图3 教学管理系统顶层数据流图5对顶层图中四个处理进一步细化后的第一层数据流图如下:图4 公共信息管理数据流图图5 课程管理数据流图6图6 学籍管理数据流图图7 成绩管理数据流图学籍管理是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处理模块,学籍管理数据流图中的学籍信息录入和学籍信息查询进行更进一步细化后,有如下两个数据流图:7图8 学籍信息查询数据流图图9 学籍信息录入数据流图7、数据字典描述对于数据流图中出现的一些成分,常使用数据字典来进一步解释,如下: “学籍管理”数据流图中,数据项“学号编码”的数据元素卡如表1。

8“学籍管理”数据流图中,数据流“存库学生信息”的数据流卡片如表2,表2 存库学生信息数据流“学籍管理”数据流图中,用于存储学生公共信息的“学生信息库”的数据存储卡,如表3所示。

表3学生信息库数据存储9“学籍管理”数据流图中,“学籍管理”数据加工处理的卡如表4。

表4学籍管理数据加工处理“学籍管理”数据流图中,外部项“学生档案管理人员”的外部项卡如表9.5。

表9. 5学生档案管理人员外部项108、处理逻辑的表达对于数据流图中的基本加工模块,将使用结构化语言进行描述说明。

1(开课课程表查询获取查询条件如果是以教师作为查询条件则从数据库中查询指定教师在指定学期的开课情况否则从数据库中查询指定班级在指定学期的开课情况将查询结果显示在程序界面上2(学生录入获取所在学院编号获取所在专业编号获取所在班级编号获取学生公共信息数据将学生公共信息存入数据库三、系统设计1、功能结构图图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按照结构化的系统设计方法,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从功能上可分成如图10所示,整个系统由公共信息子系统、课程管理子系统、学籍管理子系统、成绩管理子系统和用户管理子系统。

各子系统的简要功能说明如表6所示:11图10 教学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122、数据库设计1)实体描述学院实体是对应教学管理中的学院这个机构,用来存放学院的信息。

专业实体是对应将教学管理中的专业这个机构,用来存放专业的各种信息。

班级实体是对应教学管理中的班级,再组织结构中它属于专业下的分支,每个专业下属至少应有一个班级实体。

学生实体是教学管理系统的中心实体,存放教学管理系统的对象,学生的基本信息。

在系统的三个主要功能模块中都涉及到此实体。

教师实体是用来存储与开课有关的教师的基本信息。

课程实体主要存放教学管理系统中的课程信息,它是开课管理模块和成绩管理模块的基础信息。

开课实体存放教学管理系统中开课编排生成的结果。

成绩实体是成绩管理模块的主要对象,用于保存每个学生各个课程的成绩与学分。

2)实体属性描述学院实体集学院,有属性学院编号和名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