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图基本知识
习惯上,可按透视图上灭点的多少来分类和命 名,也可根据画面、视点和形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来分类和命名。
不管怎么样分类和命名,透视图都分为三类: 即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
a
33
2.1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s' S
立方体的主要立面 (长度和高度方向) 与画面平行,宽度 方向的直线垂直于 画面所作的透视图 只有一个灭点,称 为一点透视(平行 透视)。
1.大气透视(又名色彩透视) 泛指物体由于受大气或空气的阻隔造成色彩冷暖变化进而影响到物 体深度变化的现象,称为大气透视。
a
18
大气透视
透纳 古罗马 月光下的煤港
a
19
透视的三种类型
2.消逝透视 泛指物体由于受距离的增加而造成明暗对比和清晰度的减弱的现象,
称为消逝透视。
a
20
透视的三种类型
a
34
a
35
2.2 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F2 F1
S
立方体的主要表 面与画面倾斜, 但其上的铅垂线 与画面平行,所 作的透视图有两 个灭点,称为两 点透视(成角透 视)。
a
36
a
37
平行透视
a
38
a
39
2.3 三点透视(斜透视)
F F
F E
e G
长、宽、高三个方向 与画面均不平行时, 所作的透视图有三个 灭点,称为三点透视 (斜透视) 。
a
16
如果我们在眼前假定一个平面或放置一透明平 面,以此来截获物体反射到眼球内的光线,就会 得到与实物一致的图像,这个假定平面,也就是 我们平时的画面。
实际上这就是照相机、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我 们在中学学习物理时,其光学原理就是这样,只 是把眼球水晶体换成了凸透镜而已。
a
17
透视的三种类型
将透视归纳为三种的定论,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达.芬奇 提出的。
a
29
视向的划分及其属性
a
30
视距与视角
视距越远,视角越小, 视距越近,视角越大。
a
31
原线、变线和灭点
a
32
第一节 透视图基本知识
二、透视图的分类
当视点、画面和物体的相对位置不同时,物体 的透视形象将呈现不同的形状,从而产生了各种 形式的透视图。
这些形式不同的透视图,他们的使用情况以及 所采用的作图方法都不尽相同。
a
22
a
23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足点,指画者的立足点。 基面,指放置物体的水平面,画风景时即地面
。 基线,指画面与基面相交之平线。 视点,指画者的眼睛位置。 视距,画面与画者之间的距离。
a
24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视平线,是在画面上假设的一条平线,它是通 过心点所作的一条水平线,因与眼睛等高,所 以称为视平线,它又是画面上下的分界线,眼 面垂直。俯视透视,如站在大楼顶上低头画画 的透视,称为俯视透视。假设的画面倾斜,视 心线必须与画面垂直。
a
40
三点透视
a
41
a
42
a
43
第二讲 平行透视
一、平行透视的概念 二、平行透视的条件和规律 三、平行透视作图法 四、平行透视中常见的一些错误 五、作品欣赏
3.线透视 泛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向远处延伸的平行线,会随着距离的
推远越聚越拢并最终集于一点的现象,称为直线透视,又称 线透视。 由于线是一切物体存在的基础,所以常把线透视称之为透视。
a
21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和基本原理
画面,指模型上的玻璃板,即研究透视的假设画面。 看景物时可扩展成很大的画面。
视圈,又称视域,即在画法上以60°视角发射的视线 转360°,在画面形成假设的视圈,是眼前看得最清 楚的范围。人距离画面远则视圈大,距离画面近则视 圈小。在透视作图时,应把图形画在视圈之内,超出 视圈所画的图形要变形。
a
25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视角,指眼睛看物视线所成的角,以60°视角为视物最清楚的角 度。
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均称变线,此种线段必定消失。 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与消失点连接的线段称灭线
。
a
26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a
27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余点,在视平线上心点两旁与画面形成任意角度(除45 度及90度)的水平线段的消失点,它亦是成角透视的消 失点。
天点,是近低远高向上倾斜线段的消失点,在视平线上方 的直立灭线上。
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 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a
28
透视作图框架的形成
a
12
透视的三要素
在绘画透视中,只有具备以下三个要素,透视现象的产生才能成 为可能。 1.物体 2.画幅 3.眼睛
a
13
把不同距离的物体反射到人眼睛的光线,通 过假定画面来截获,然后将所有截获的交点,依 样连接起来,这样就完成了透视图。
透视图的形成
a
14
透视图即透视投影,在物体与观者之间,假想 有一透明平面,观者对物体各点射出视线,与此 平面相交之点相连接,所形成的图形,称为透视 图。
a
2
a
4
三点透视
a
6
a
7
a
8
a
9
透视学的基本常识
透视学的概念 透视的三要素 透视的三种类型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和基本原理 透视的正确表现
a
10
透视学
教学内容 基本概念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倾斜透视 曲线透视
应用透视
a
11
透视学的概念
“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最初研究 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 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在 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 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透视投影过程
a
15
透视图基本知识
一、透视图的形成
有了光我们才得以看到自然界中的一切。
这个过程就是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并通过眼球内水 晶体把光线反射到我们眼内视网膜上而形成图像。 我们把光线在眼球水晶体的折射焦点叫做视点,视 网膜上所呈现的图像称为画面。只是人脑通过自身 的机能处理将倒过来的图像转换成正立图像。
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线段(线段之间互相平行) 逐渐向远方伸展,愈远愈小愈靠近,最后消失在一个点( 包括心点、距点、余点、天点、地点)。
视心线,也称视中线,是视点与心点相连的视线。它必须 与画面垂直。
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距点,距点在视平线上主点左右两边,两者离主点的距离 与画者至心点的距离相等,凡与画面成45度角的直线,一 定消失在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