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伯纳德·屈米——拉维莱特公园

伯纳德·屈米——拉维莱特公园


拉·维莱特公园
地 点:法国巴黎 设计师:伯纳德·屈米
谢墨托夫 弗克斯拉 面 积:约55 hm2
“点”——由120 m的网 线交点组成,在网格交点 上分布了40个10 m边长的 立方体。 “线”——由空中步道、 林荫大道、小径组成。 “面”——地面上大片铺 地、大型建筑大片草坪、 水体等。
点、线、面三层基本要素 返回
拉·维莱特公园平面图
返回
伯纳德·屈米(1944-)
c、 代表作品——拉维莱特公园
拉·维莱特公园——科学工业城 241 m长,86 m宽的金属框架建筑
返回
拉·维莱特公园 巨大的不锈钢球幕电影院
位于科学工业城南侧 。
返回
·
装拉

或维
具莱
有特
某公
种园
——
使

功园
能中

形 态






Folie
• 1983年 地点:法国巴黎-拉维列特公园 • 1986年 地点:法国Strasbourg-县集会堂的增建案 • 1986地点:日本东京-东京歌剧院 • 1987地点:美国纽约-未来公园 • 1989地点:德国Volklingen-工业城市 • 1989地点:德国Karlsruhe-媒体传播中心 • 1989地点: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 1990地点:荷兰Groningen-玻璃盒影像展览场 • 1990地点:法国Nancy-多用途集会场所 • 1991地点:法国Chartres-商业性公园 • 1991地点:日本东京-复合性火车站 • 1992地点:瑞士Lausanne-桥状式的复合性建筑 • 1996地点:美国-哥伦比亚学生活动中心
, 作 为
返回
拉·维莱特公园——科学工业城南侧的公园
返回
在空中步道中远望 乌尔Hale Waihona Puke 运河与圣·迪尼运河交汇处返回
乌尔克运河上的游轮
空中步道 一条位于运河南岸,一条
位于园西侧,贯穿南北。
返回
大草坪
林荫大道 返回
立层次模糊,不明确的空间。在屈米的理念中,建筑的角色不是表达现存的社会结构,而是作 为一个质疑和校订的工具存在。 屈米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作品是他在AA建筑学院所教授课程的总结,这些设计包括《电影剧本》 (1977年), 《曼哈顿手稿》 (1981年)等。
伯纳德·屈米(1944-)
b、 作品列表
伯纳德·屈米(1944-)
a、简介 1944年出生于瑞士洛桑。 1969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科大学。 l970-l980年在伦敦AA建筑学院任教。 197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城市研究所。 1980-1983年在Cooperunion任教。 1988-2003年他一直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保护研究院的院长职务。 1983年赢得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国际设计竞赛,是他最早实现的作品。另外, 屈米有很多的理论著作,评论并举办过多次展览。他鲜明独特的建筑理念对新一 代的建筑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起,屈米就声称建筑形式与发生在建筑中的事件没有固定的联系。他的作品强调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