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一切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我们当前教学不懈的追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这是我们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通常,我们设计作业,都是统一题目,好中差生一个样。
这样不利于优差生的发展,不能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我认为分层布置作业,是老师尊重学生的体现,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有差异的发展,为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要,真正能起到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目的。
这样的作业设计灵活性比较大,有利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活动成功的体验。
如我在教完成四年级下《四则运算》时设计了如下反馈练习题:A组题:
1、填空
1.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要()计算,如果只有乘除法,要()计算。
2.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要先算(),再算()。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小括号,要先算()。
2、口算
36 ÷ 3 100 -
62 24 - 8 + 10
75 × 30 371 -
371 35 + 24 - 12
200 ÷ 40 84 ÷
4 48 ÷ 8 × 9
3、比一比,算一算
49 + 17 - 25 240 ÷ 40 × 5 300 - 50 × 2
49 -(17 + 25)240 + 40 × 5
300 - 50 × 20 × 0
A、B组题:
1、算一算,比一比
56+25-17 24÷8×
2 56-25+17
24-8×2 56-(25+17) (24-8) ×2
2、计算下面各式子的值
(15+20) ×3 (59+21) ×(96÷8) 28×(72-12)÷3
(124-85) ×12÷26 (75+240) ÷(20-5) (740-19×32)÷6
3、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骗.如果每小时批改9篇,还要几小时能改完?
4、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
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5、张老师要批改5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22篇。
如果每小时批改9篇,还要几小时能批改完?
C组题:
1、用五个2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符号结合起来,使下面的10个算式均成立:
2 2 2 2 2=1 2 2 2 2 2=2
2 2 2 2 2=
3 2 2 2 2 2=4
2 2 2 2 2=5 2 2 2 2 2=6
2 2 2 2 2=7 2 2 2 2 2=8
2 2 2 2 2=9 2 2 2 2 2=10
2、将1~9这9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算式的方格中,使每个等式都成立.
(1)□+□=□ (2)□+□=□ (3)□×□=□
3、已知:☆×3+◇×2=21,☆+◇=8,求:☆×◇=?
以上练习,分成个层次,每个层次里又有一定的梯度,有单一的训练,有综合性的训练;有集中性训练,有开放性训练;有实践性,有生活性。
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和“辅差”,有利于全面提高作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