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检索的含义、分类、检索语言
1、文献信息检索:
文献检索含义
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这是广义的信息检索。
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寻。
计算机信息检索,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通过光盘和联机等现代检索方式进行信息检索的方法。
一次文献
(primary document):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secondary document):是指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所得到的产物,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累积起来的工具性文献。
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检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tertiary document):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
如大百科全书、辞典等。
零次文献
它是指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文献,如实验记录、手稿、原始录音、原始录像、谈话记录等。
零次文献在原始文献的保存、原始数据的核对、原始构思的核定(权利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用检索标识与文献的存储标识相比,如果能够取得一致,就叫"匹配",就可得到"命中文献"。
2、文献检索语言
文献检索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用于各种检索工具的编制和使用、并为检索系统提供一种统一的、作为基准的、用于信息交流的一种符号化或语词化的专用语言。
检索语言按原理可分为3大类:
(1)、分类语言
它是将表达文献信息内容和检索课题的大量概念,按其所属的学科性质进行分类和排列,成为基本反映通常科学知识分类体系的逻辑系统,并用号码(分类号)来表示概念及其在系统中的位置,甚至还表示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检索语言。
(2)、主题语言
是指经过控制的,表达文献信息内容的语词。
主题词需规范,主题词表是主题词语言的体现,词表中的词作为文献内容的标识和查找文献的依据
(3)、关键词语言
指从文献内容中抽出来的关键的词,这些词作为文献内容的标识和查找目录索引的依据关键词不需要规范化,也不需要关键词表作为标
引和查找图书资料的工具。
(4)、自然语言:
指文献中出现的任意词。
二文献检索途径、方法、步骤、工具
1、文献检索途径
(1)、著者途径
许多检索系统备有著者索引、机构(机构著者或著者所在机构)索引,专利文献检索系统有专利权人索引,利用这些索引从著者、编者、译者、专利权人的姓名或机关团体名称字顺进行检索的途径统称为著者途径。
(2)、题名包括书名、刊名、篇名等途径。
一些检索系统中提供按题名字顺检索的途径,如书名目录和刊名目录。
(3)、分类途径
按学科分类体系来检索文献。
这一途径是以知识体系为中心分类排检的,因此,比较能体现学科系统性,反映学科与事物的隶属、派生与平行的关系,便于我们从学科所属范围来查找文献资料,并且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从分类途经检索文献资料,主要是利用分类目录和分类索引。
(4)、主题途径
通过反映文献资料内容的主题词来检索文献。
由于主题法能集中反映一个主题的各方面文献资料,因而便于读者对某一问题、某一事物
和对象作全面系统的专题性研究。
我们通过主题目录或索引,即可查到同一主题的各方面文献资料。
(5)、引文途径
文献所附参考文献或引用文献,是文献的外表特征之一。
利用这种引文而编制的索引系统,称为引文索引系统,它提供从被引论文去检索引用论文的一种途径,称为引文途径。
(6)、序号途径
有些文献有特定的序号,如专利号、报告号、合同号、标准号、国际标准书号和刊号等。
文献序号对于识别一定的文献,具有明确、简短、唯一性特点。
依此编成的各种序号索引可以提供按序号自身顺序检索文献信息的途径。
(7)、代码途径
利用事物的某种代码编成的索引,如分子式索引、环系索引等,可以从特定代码顺序进行检索。
(8)、专门项目途径
从文献信息所包含的或有关的名词术语、地名、人名、机构名、商品名、生物属名、年代等的特定顺序进行检索,可以解决某些特别的问题。
2、文献检索方法
(1)、直接法
又称常用法,是指直接利用检索系统(工具)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
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1)顺查法
顺查法是指按照时间的顺序,由远及近地利用检索系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课题的系统文献,它适用于较大课题的文献检索。
(2)倒查法
倒查法是由近及远,从新到旧,逆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
此法的重点是放在近期文献上。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快地获得最新资料。
(3)抽查法
抽查法是指针对项目的特点,选择有关该项目的文献信息最可能出现或最多出现的时间段,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
(2)、追溯法
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献),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
(3)、循环法
又称分段法或综合法。
它是分期分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3、文献检索步骤
文献检索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要求我们善于思考,并通过经常性的实践,逐步掌握文献检索的规律,从而迅速、准确地获得所需文献。
一般来说,文献检索可分为以下步骤:
(1)明确查找目的与要求。
(2)选择检索工具
(3)确定检索途径和方法
(4)根据文献线索,查阅原始文献
4、手工检索工具
指印刷型检索工具,主要有以下类型:
(1)、目录、索引、文摘目录,也称书目。
它是著录一批相关图书或其它类型的出版物,并按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检索工具。
索引,是记录一批或一种图书、报刊等所载的文章篇名、著者、主题、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等,并标明出处,按一定排检方法组织起来的一种检索工具。
索引不同于目录,它是对出版物(书、报、刊等)内的文献单元、知识单元、内容事项等的揭示,并注明出处,方便进行细致深入的检索。
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在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汇集大量文献的文摘,并配上相应的文献题录,按一定的方法编排而成的检索工具,称为文摘型检索工具,简称为文摘。
(2)、百科全书参考工具书之王。
它是概述人类一切门类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完备工具书,是知识的总汇。
它是对人类已有知识进行汇集、浓缩并使其条理化的产物。
百科全书一般按条目(词条)字顺编排,另附有相应的索引,可供迅速查检。
(3)、年鉴按年度系统汇集一定范围内的重大事件、新进展、新知识和新资料,供读者查阅的工具书。
它按年度连续出版,所收内容一
般以当年为限。
它可用来查阅特定领域在当年发生的事件、进展、成果、活动、会议、人物、机构、统计资料、重要文件或文献等方面的信息。
(4)、手册名录手册,是汇集经常需要查考的文献、资料、信息及有关专业知识的工具书。
名录,是提供有关专名(人名、地名、机构名等)的简明信息的工具书。
(5)、词典(字典)词典是最常用的一类工具书。
分为语言性词典(字典)和知识性词典。
(6)、表谱、图录表谱,采用图表、谱系形式编写的工具书,大多按时间顺序编排。
主要用于查检时间、历史事件、人物信息等。
图录,包括地图和图录两类。
(7)、类书、政书
三文献检索的类型、检索手段
1、文献检索的类型
(1)数据检索:以文献中的数据为对象的一种检索。
如查找某种材料的电阻,某种金属的熔点;
(2)事实检索:以文献中的事实为对象,检索某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过程;如查找鲁迅生于某年?
(3)文献检索:以文献原文为检索对象的一种检索。
2、文献检索的手段:
(1)手工检索。
(2)计算机检索。
(3)计算机信息检索和手工检索的比较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优点在于速度快,耗时少,查阅范围广,甚至可以查到国外刚刚出版的期刊论文的信息。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优点还在于检索内容的专指性强,可以从文献型数据库中以文献的发表年份、文献中提及的人名等查找相关文献。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缺点是追溯时间受到一定限制,检索费用比较昂贵,检索的时间也有一定的限制。
计算机信息检索主要适用于已经数字化的近期文献信息和动态性信息的查找。
手工检索的优缺点差不多正好与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相反。
手工检索的优点是时间检索和检索范围都不受限制。
但是手工检索耗时多,效率低,检索入口少,因此查找效果往往不如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好。
手工检索主要适用于纸质印刷书刊文献,特别是早期文献信息的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