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产核资审计方案--企业总公司

清产核资审计方案--企业总公司

xxxxxx总公司清产核资审计方案201x年xx月委托方:xxxxxxxxxxx街道办事处受托方:xxxxxx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目录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总公司成立于199x年x月,是经xxxxx 办事处同意设立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为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清理整治党政机关部门办企业、政企分开要求,“斩断”党政机关部门与所办(所属)企业的隶属关系,实现党政机关部门在“职能、人员、资产、组织、党建”五个方面与所办(所属)企业彻底脱钩,理顺政企关系,实现政府公共管理主业的本位回归,需对xxxxxx总公司进行脱钩前清产核资审计。

清产核资,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企业特定经济行为需要,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方法和政策,组织企业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并依法认定企业的各项资产损溢,从而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和重新核定企业国有资本金的活动。

现制定如下清产核资审计方案。

一、清产核资基准日201x年月日。

二、清产核资审计工作范围1、企业范围:xxxxxx总公司及所属全部的子企业、分支机构(如有)。

2、资料范围:清产核资基准日的会计报表;资产管理、会计核算等内部控制制度;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及相关文件;清产核资报表及申报清查损溢的相关证明材料;清产核资审计过程中需要的其他资料。

3、项目范围: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对外投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存货、工程物资等)、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其他权利)、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应付及预付款项、借款、职工薪酬、税收、抵押、担保、或有事项、潜在债务、公司净资产等。

三、清产核资审计依据1、中共xxxxx区委办公室 xxxxxxx办公室关于印发《xxxx清理整治党政机关部门办企业工作方案的通知》(xxx通【201x】x9号);2、中共xxxxx区委办公室 xxxxxx政府办公室《关于xx区清理整治党政机关部门办企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xx通【201x】xx号);3、《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国资委令第1号);4、《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规程》(国资评价[2003]73号);5、《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国资评价[2003]72号);6、《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规定》(国资评价[2003]74号);7、《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工作规则》(国资评价[2003]78号)。

8、《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9、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

四、清产核资审计目的1、核实资产,摸清家底。

2、真实、完整地反映xxxxxx总公司资产、负债、净资产状况,为政企分开、理顺政企关系,实现“职能、人员、资产、组织、党建”五分离脱钩服务。

五、清产核资审计方法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主要采取盘点、函证、检查、计算、询问等审计方法。

1、银行存款、往来款项、投资及借款主要进行函证,对于银行存款及借款要求全部进行函证。

2、实物资产主要进行盘点。

3、资产损溢主要进行检查、复核、鉴证、盘点等,对资产损溢要求一笔一审。

六、清产核资审计流程和主要内容清产核资的工作内容有账务清理、资产清查、价值重估、损溢认定、资金核实。

其中:账务清理是指对企业的各种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等基本财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以及对企业的各项内部资金往来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以保证企业账账相符,账证相符,促进企业账务的全面、准确和真实。

资产清查是指对企业的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

在资产清查中把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结合起来,把清理资产同核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结合起来,重点做好各类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理,以及做好企业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清理。

清产核资审计就是针对企业账务清理结果、资产清查结果进行审计并出具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报告的过程。

清产核资产审计流程和主要内容如下:(一)审前调查前期调查主要目的是初步了解公司基本情况、审前准备、制订清产核资具体审计方案、确立审计重点等。

前期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公司历史演变过程、人员素质、会计核算方法、管理人员水平和生产经营特点等;2、公司组织结构与清产核资范围;3、报表合并方式及公司合并范围;4、公司资产结构、规模;5、股权核算方法及内容;6、资产损失主要分布会计科目、项目、位置、所属分子企业;7、重点会计项目(资产比重大或项目特殊)分析;8、重大资产价值情况了解;9、关联方交易、往来初步统计;10、以前年度审计情况;11、内部控制水平了解;12、有无账外资产及相关账务处理方法;13、重大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14、其他重大事项。

(二)对内部控制实施控制性测试1、获取各项内部控制相关文件、制度、进行内部控制问卷调查,对重要的子公司编制业务流程图。

2、按照业务循环检查有关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设计合理、适当,能否防止或发现和纠正特定会计认定的重大错报或漏报;3、检查有关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实际发挥作用,并得到一贯遵循;4、对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及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估,修订或确定进一步实施审计程序的时间和范围。

(三)在控制性测试基础上,对重要会计报表项目实施的主要审计程序1、货币资金(1)检查货币资金明细账、银行对账单,关注其会计记录是否完整。

(2)获取或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检查经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是否一致,并对未达事项进行检查,对公司或银行的期后记录进行关注。

(3)实地盘点现金,逐户询证开户银行,分析盘点、询证结果。

(4)抽取货币资金发生额较大的会计记录进行检查,关注货币资金支付和收取情况真实性、合规性。

2、应收、预付款项(1)获取或编制应收、预付款项明细表,与账簿记录、会计报表进行核对,并检查其账龄情况。

(2)对账龄长、金额大、业务发生频繁的应收、预付款项进行函证,对回函金额不符的,应查明原因,对未回的应收、预付款项采取替代程序进行检查。

(3)对应收账款结合销售业务循环实施截止性测试。

(4)对应收、预付款项的贷方余额进行重分类调整,检查企业年度会计报表余额披露是否正确。

(5)对申报应收、预付款项坏账损失的各项资料进行审核,检查证据是否合规、充分;验算坏账准备预计损失申报数是否正确。

3、存货(1)获取或编制存货余额明细表,与会计报表、账簿记录进行核对。

(2)如存货余额较大,应执行存货监盘程序或抽盘程序;对存放在外地的存货,应实施函证或抽盘程序。

(3)在存货监盘或抽盘过程中,重点关注存货库龄情况,是否存在残次毁损、滞销积压等情况。

(4)对主要存货进行计价测试;(6)结合购货与付款循环对存货期末余额实施截止性测试。

(7)对申报的存货清查损失相关材料进行审核,检查证据是否合规、充分;对比检查存货历史成本和现行价格资料,关注企业预计的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申报数是否合理。

4、股权投资(1)获取和编制股权投资余额明细表,与账簿记录、会计报表进行核对。

(2)获取股权投资有关合同、协议、被投资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审计报告等资料,必要时对股权投资实施函证程序。

(3)检查股权投资的核算内容是否正确、完整,投资收益的确认是否合规、正确。

(4)对被审计单位申报的股权投资清查损失相关材料进行审核,检查证据是否合规、充分;分析被投资单位目前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预计的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申报数是否合理。

5、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在建工程明细表,与会计报表、账簿记录进行核对。

(2)检查固定资产年末清查盘点明细表,对固定资产实施抽盘程序,关注固定资产的利用状况、是否灭失或报废,检查固定资产权属是否清晰。

(3)检查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审批手续是否齐备,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分析实际执行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是否合理,验证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和计提金额是否正确。

(5)检查在建工程的相差合同、协议,了解工程的开工时间、完工进度和竣工验收情况。

(6)检查在建工程增减变动的会计记录是否真实、准确,结合长、短期借款科目验证在建工程资本化利息金额是否例规、正确,结合固定资产科目验证在建工程结转是否及时。

(7)对申报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清查损失相关材料进行审核,检查证据是否例规、充分;分析被审计单位目前的经营状况、固定资产利用情况及专业技术人员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鉴定材料,关注预计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申报数是否合理。

6、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1)获取或编制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明细表,与会计报表、账簿记录进行核对。

(2)检查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入账的合同、凭证,验证摊销是否合理、正确。

(3)对申报的无形资产清查损失和应摊未摊费用挂账的相差材料进行审核,检查证据是否合规、充分;关注预计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申报数是否合理。

7、长、短期借款(1)获取或编制长、短期借款明细表,与会计报表、财务处记录进行核对。

(2)检查长、短期借款的借款、条件、利率、借款期限,关注是否存在大额的逾期借款以及改善措施。

(3)结合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验算长、短期借款的利息计提是否正确,计入当期损益或进行资本化的利息金额是否合规。

(4)结合银行存款函证程序检查企业是否存在未入账的负债。

8、应付及预收款项(1)获取或编制应付、预收款项明细表,与会计报表、账簿记录进行核对,并检查其账龄情况。

(2)抽取一定金额或账龄较长的应付及预收款项对外发函询证,对于账龄较长、不能或无法发函询证的应付及预收款项,应当分析其理由是否充分,是否存在虚挂负债转移资金或未按期确认收入的情况。

(3)对应付及预收款项的增减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检查大额或异常的会计记录;对应付及预收款项期未贷方余额进行重分类调整。

(4)结合购货循环实施应付账款截止性检查,关注是否存在未入账的负债。

9、或有负债(1)检查对外抵押、担保的有关合同,了解、询证被担保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代为清偿债务的可能性。

(2)询问是否存在诉讼纠纷情况,必要时向律师函证涉讼事项。

(3)结合预计负债检查或有负债的披露是否合规,关注可能存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预计负债但仅进行披露的事项。

10、主营业务收入及成本(1)将本年度的销售收入与上年度的销售收入进行比较,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

(2)实施截止性测试,检查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不否正确,有无跨年度入账的现象。

(3)检查销售成本结转是否正确,是否与销售收入配比。

(4)对主要产品(商品)毛利率测试,并对毛利率异常变动的原因进行分析;(5)抽查销售业务本期发生额的会计记录、重要的业务合同,确定其真实性。

(6)检查是否存在期后大额、异常的销售退回情况。

11、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编制三项费用发生额明细表,与上年度的费用开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其增减变动原因是否异常。

(2)实施截止性测试,检查三项费用的会计处理否正确,有无跨年度入账的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