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及案例分析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及案例分析
定义:是指从某种拟研究的疾病出发,选定患 有某病的人群(病例组)和未患该病的人群 (对照组),分别调查其既往暴露于某个(或 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历史),从而探讨病 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以判 断和检验暴露危险因素与某病是否有关联或 (和)关联的强度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优点
①、需要的样本较少,适用于罕见疾病、潜伏 期很长的疾病以及慢性疾病的研究。 ②、在一项研究中可同时调查多个因素与一种 疾病的关系,适用于病因不明且需要探讨多种 因素影响的研究。 ③、结果在较短时间内可以获得,在人力、物 力上较经济。 ④、能够阐明其暴露因素与某病之间的联系 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
2009年4月4日 2009年4月3日 2009年4月2日 2009年4月1日 2009年3月31日 2009年3月30日 2009年3月29日 2009年3月28日 2009年3月27日 2009年3月26日 2009年3月25日 60 40 20 病例数 0
空间分布
常见于
居住地点
工作地点 活动(学校、娱乐、旅行等)地点
“首例”病例或“首诊”医生
已经开展调查情况(方法、结果)
已撰写的调查报告,上报反馈情况
采取的初步措施及效果
了解调查中已或可能出现的敏感问题
2.核实诊断
目的 在于排除 –误诊 –实验室检测错误 方法 – 访视病例 – 查阅医疗记录 – 核实实验室检测结果
核实诊断
内容
必要时还应增加其它卫生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职责分工
负责人——组织协调整个调查组在现场的调查工作
调查组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
必需的装备
调查表、调查器材
现场预防控制器材 采样设备、试剂 现场联系资料和器材 电脑、照相机和个人防护用品 适合的交通工具
前往调查前需要了解
了解本次事件概况: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 严重危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 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 影 响公众健康的突发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种类
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重大食物中毒 重大职业中毒 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危险因素来源 传播的方式和载体 引起疾病的特殊暴露因素 高危人群
合理性 被调查中的事实所支持 能够解释大多数的病例
假设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建立假设的过程中应注意
注意现场的观察
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 请教相关领域和专业的专家
验证假设
病例对照研究 定群研究(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7.建立并检验假设
目的是描述并解释相关问题 综合分析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特征, 假设可能的暴露因素,找出致病危险因素 对各组之间进行比较
比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考虑因果关系
假
设
假设中应包括以下几项因素
4.建立病例定义
四项要素 发生的时间
发生的地点 人间分布特征 临床表现/或实验室信息
病例定义的应用原则
简单、易用、客观
分层次
疑似病例、可能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 例 早期-“宽松”敏感性监测的目的
目标
努力找到所有可能的病例 排除非病例
建立病例定义 进行系统的搜索
利用多种信息源
列出病例清单
6.描述性分析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人群分布
时间分布
可用直方图表示,也称流行曲线。
2009年4月7日 2009年4月6日 2009年4月5日
龙岩市**社区诺如病毒腹泻爆发疫情病例时间分布图
优点
①、比病例对照研究能更直接、更有力地判断 病因假设和确定疾病的危险因素。 ②、可以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相对危险度。
缺点
①、比较适用于研究某暴露因素作用后短期内 出现反应的情况,而对罕见疾病、潜伏期很长 的疾病以及慢性疾病较不适用。 ②、需要的样本量较大,观察的时间较长,费 时、费力。 ③、在一项研究中一般只能研究一种因素与 疾病的关系。
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
组织准备 核实诊断 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建立病例定义 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
描述性分析(三间分
布)
建立并验证假设
采取控制措施
完善现场调查
报告交流反馈
1.组织准备
组成现场调查组
明确调查目的和具体调查任务
相应的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
流行病学、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等专业人员
现场调查的不同阶段
病例定义
确诊病例:2009年5月1日-30日居住于**县的 发烧并有皮疹的学龄儿童,血清学检验麻疹
IgM阳性。
可能病例:2009年5月1日-30日居住于**县的
发烧并有皮疹的学龄儿童。
疑似病例:2009年5月1日-30日居住于**县的
发烧的学龄儿童。
5.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
缺点
①、易发生选择性偏倚和回忆性偏倚。 ②、因为相关的混杂因素不易控制,在暴露较 少时,不易进行。 ③、不知道总人群中的病例数和未病者人数, 因而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相对危险度。 ④、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序不易确定,因而 对病因判断意义有限
定群研究(队列研究)
定义:调查者选择两组人群,一组为暴露人群, 另一组为非暴露人群,然后追踪观察两组人群 中某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
人群分布
分析患者的特征
年龄、性别、种族、职业或其他任何有用的描 述病例特有的特征
如果发现一个特别的特征,通常会对查找危 险人群提供一个线索,甚至找出一个特异的 暴露因素
有些疾病首先侵犯一定的年龄组或种族 有时患某种疾病的人与职业明显相关
对疾病宿主、传播途径、高危人群认识越多, 将获得更特异和准确的信息,以决定如何防 治疾病
收集病人基本情况,简单描述流行 收集病人症状、体征和实验室资料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综合 分析作出判断
3.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1.敏感的疾病监测系统
建立基线资料(baseline)
将观察到的数量与基线作比较,是否超过既往的正 常水平
2.参照国家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