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之典型人物精彩点评

2014年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之典型人物精彩点评

2014年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之典型人物精彩点评2014年高考备考:作文人物素材积累残疾人:敢于正视人生的疾苦和磨难,是他们成功的根本。

话题:残而不废坚强成就人生生命的价值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

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

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

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以后她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的赞誉和嘉奖。

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运动。

她写的自传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为英语文学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霍金科学的智慧无边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地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因患渐冻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把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

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美国25岁无臂女用脚开飞机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25岁女子杰西卡·考克斯天生缺少双臂,然而她坚持不懈地学会了用双脚代替双手做许多事情。

如今,杰西卡会用脚写字、打电脑、弹钢琴、驾驶汽车,最近,她又学会了用双脚驾驶飞机,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只用双脚驾驶飞机的合法飞行员!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

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

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

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

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残疾律师田胜华——残疾人的维权卫士2008年11月中旬,作为湖南省优秀残疾人代表,田胜华参加了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位年过40岁的残疾人法律工,凭着自强不息唱响了生命之歌,先后获得湖南省自强模范、湖南省学雷锋先进个人等称号。

3岁时病魔使他双腿残疾,后又因病毒性角膜炎,视力下降到0.1;8岁时父母离异,小学未毕业就失学。

但这一切磨难没有磨灭他喜爱学习的热情,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在他人的帮助下,自学完了初中课程。

1988年,他考上了长沙广播电视大学法律专业班。

3年学习期间,他靠民政部门每年资助的800元学费,顺利完成学业。

正因为有党和政府的温暖,田胜华在今后的岁月中不断倾其所有回报社会。

北京大学第一位残疾女博士郭晖郭晖,女,12岁时因为误诊延误治疗导致高位截瘫。

她凭坚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靠自学读完了初、高中课程,完成英语自考专科、本科学业,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2002年获山东大学英语硕士学位。

2003年考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攻读博士学位,是北大多年来第一位残疾女博士生雷庆瑶隐形的翅膀拥抱百花奖雷庆瑶凭借在影片中的出色表现,以感人的自强不息的力量,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当失去双臂的雷庆瑶走上台领奖那一刻,观众似乎看到了一双隐形的翅膀为她传递美丽的梦想。

她无比坚强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从来不在外面当着同学和老师流泪,受了委屈只会在一个人的时候流泪。

雷庆瑶说,被妈妈责骂,挨爸爸的打她都不会哭,但是当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时候她会很难过。

但是每哭过一次,我就会更加坚强。

最美火炬手金晶想从我手中抢走火炬,除非先从我尸体上爬过去。

用残缺的身体捍卫圣火尊严的金晶。

她的壮举也感动了无数国人。

2008火炬似乎与金晶有着难以分割的玄秘情缘,她从一个普通女孩变成了轮椅上的剑客,再到中国人心目中最美丽的天使,金晶用她的阳光、微笑、勇敢和自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风采,轮椅上的微笑天使就是对她最好的诠释。

盲人歌手杨海涛令人震撼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上,他的一曲《天域》在鸟巢的夜空响彻寰宇,现场9万多名观众为之而震撼,电视机前的全球观众为之而惊叹———因为,他是一位盲人歌手!他是那个夜晚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之所以能用纯正的英文和各种语言演唱,背后则是艰辛的付出与不懈努力。

为了达到用外语演唱的完美效果,杨海涛学习的办法令人难以企及。

因为看不见,他只能靠听。

白天人多声杂,海涛就在每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一个人打开录音机,一遍遍仔细倾听发音,细悟每一个音节和语气,然后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牢牢记在心中。

无数个深夜的刻苦学习,杨海涛带给世界一次次非比寻常的感动。

中国残疾车王孙杰孙杰,幼年时因小儿麻痹致残,出生在山西,后独自闯荡广东开创事业,现为中国新农村工程管理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健康扶贫工程自强不息形象代言人、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劝募管理局局长。

1996年国际金融基金会授予3A级国际金融策划人,2005年世界华人唯一国际和平奖获得者,2006年联合国科学与和平周和平使者获得者,他作为曾驾车穿越中国30省市区56个城市支持北京申奥的首位残疾人,并驾车万里为中国健康扶贫造势,被誉为中国残疾车王。

独臂舞蹈家马丽马丽曲折的人生经历,即使残疾了也没有阻止她对美好生活的向望和对艺术的追求,在舞台上依然自信的展现自我,她的这种自强、执着、坚持的精神感动了全国的亿万观众。

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马丽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和访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

音乐家:国外: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是音乐史上罕见的奇才。

他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小提琴家。

莫扎特3岁开始学习钢琴,4岁时对一般的乐曲只要弹几遍就能背诵,5岁便开始作曲,6岁和姐姐一起跟随父亲到欧洲各国旅行演出,轰动了欧洲,被誉为音乐神童。

可以这么说,莫扎特是为音乐而生的,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和音乐熔为一体了。

这位过早成熟的天才,虽也受到过王公贵族的种种厚爱和赞赏,但也饱尝了贵族社会对他人格的蔑视和侮辱,身心遭到一次次打击。

尽管莫扎特的一生充满坎坷和艰辛,但他的音乐始终给人带来的是真正的纯美。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

自幼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

1761年在埃斯特哈齐公爵家里当乐长,工作极繁重,地位却很低下。

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作品,至九十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

他的音乐旋律丰富,经常流露出纯朴开朗的乡间气息。

罗伯特·舒曼罗伯特·舒曼(1810-1856)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他出生于德国茨维考城书商的家庭,从小喜爱音乐和文学。

因家庭偏见,他年青时在大学学习法律,只能业余学习音乐。

当他通过曲折的斗争而能够专攻音乐时,因急于求成,借机械装置锻炼钢琴指法,使手指受伤,失去成为钢琴演奏家的可能,他遂致力于音乐创作与音乐评论。

舒曼生性感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

他创办了《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他关心和支持尚未为人所知的音乐家。

贝多芬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国。

他的父亲约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时代贝多芬毫无幸福可惨遭鞭笞的童年声声疼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靠他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强迫他学习钢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

就在这样凄惨痛苦命运下,贝多芬渡过了童年。

贝多芬天赋过人,再加上后天刻苦的磨练,程度愈来愈高,连他的老师都自叹弗如。

多芬在一帆风顺之际,声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聋的疾病听不见声音的巨人这是很残酷的打击,但他仍然坚持创作。

舒柏特奥地利作曲家,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近郊一个中等市民家庭。

童年时代,他从家庭音乐生活中学会了演奏风琴、钢琴和小提琴,掌握了基本的作曲方法和合唱艺术。

十一岁起,他进免费的神学院读书。

在学校读书。

在学校里他参加了学生乐队,有时还担任指挥,熟悉了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许多作品。

与此同时,他从十三岁起就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

1813年,十六岁的舒柏特离开神学院后,在父亲的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

这时他虽然忙于教课,但仍然创作出许多焕发着活力的作品。

1818年舒柏特毅然辞去教学职务,全心投入音乐创作。

由于没有固定收入,他穷困潦倒,三十一岁十就英年早逝。

国内:华彦钧民间音乐家。

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东亭人,当地雷尊殿道士华清和之子。

华清和号雪海,擅长演奏各种民间乐器,尤精于琵琶。

华彦钧自幼从其父学习音乐。

他四岁丧母,二十一岁患眼病,三十五岁时双目失明。

在无锡市以沿街卖唱和演奏各种乐器为生,饱尝人间的苦难。

阿炳的器乐演奏深为众欢迎,其超技艺,早在十八岁时就已被当地的道教音乐界看好。

他曾广泛学习各种民间音乐,能超脱狭隘的师承和模仿,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创作、演奏各种器乐曲。

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流传于世。

冼星海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原籍广东番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

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领导人:林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世间最坚强的东西是什么?是血肉之躯里深藏着的意志。

摆在面前的有这样一个人的履历:他,21岁时做生意失败;22岁时,角逐州议员落选;24岁时,做生意再次失败;26岁时,爱侣去世;27岁时,一度精神崩溃,曾想到自杀;34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36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45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47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49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再一次落选;52岁时,当选为美国第16届总统。

这个人,就是阿伯拉罕·林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贝拉克·奥巴马1961年8月4日出生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父亲是肯尼亚的留学生,母亲是堪萨斯州白人奥巴马两岁多时,父母婚姻破裂。

6岁时,奥巴马随母亲和继父前往印度尼西亚生活。

奥巴马身世复杂、经历坎坷,但长大后,在芝加哥市组织慈善事业,逐渐积累名声。

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就读期间,成为《哈佛法律评论》首位黑人社长。

这个位置通常被视为法律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美国最高法院当法官秘书、进而步步高升的敲门砖,但奥巴马毕业后,却选择了芝加哥一家专门受理民权诉讼的小型律师事务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