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2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同时结合土地面积的计算,应用平方米与公顷、平方米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积。

教材的编写特点集中体现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上,把体验公顷和方千米作为教学重点和活动目的。

活动的形势多样,数学内容突出,有利于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初步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常用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2、结合平面图形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过程与方法3、在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的过程中,特别是建立在1公顷大小的表象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

4、使学生经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公顷和平方千米。

教学难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公顷(第34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相关面积公式和面积单位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认识公顷的含义。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同学们能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2、引入: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组图片。

(先后呈现南京明孝陵、北京中华世纪坛、鸟巢和我国大片森林的画面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二、自主探索,认识公顷。

1、认识1公顷的含义。

指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出示“试一试”提问:你能计算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吗?用计算器算一算。

小结:把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为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3、尝试单位换算。

4、完成“做一做”。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指导完成练习六第1题。

2、指导完成练习六第2题。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五、布置作业:练习六第3题、第4题。

教学反思:第2课时教学内容:公顷和平方千米(34-35页)。

教学目标:1、了解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掌握平方千米和公顷间的进率,会用进率进行换算。

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概念。

教学方法:观察法和发现法。

教具准备:常规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学生回忆说。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师:谁能说一说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分别有多大?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

2.看一看,想一想。

下面填写什么单位合适?①一个文具盒表面面积大约是200()。

②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

③黑板的面积大约是4()。

师生交流后,继续出示:④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是3()。

2.揭示课题。

师:表示一些较大的面积,如土地面积、森林面积、沙漠面积等等,常常会用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它们是公顷和平方千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公顷。

(1)认识1公顷的含义。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在表示一些更大面积时,需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哪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师生简单交流后,教师指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引导: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

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

(2)体会1公顷的大小。

师:从推算结果来看,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出示教材情境图,或直接利用学校的田径场;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大约是1公顷。

2.认识平方千米。

(1)感知1平方千米。

猜想: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是多少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揭示: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表示。

(板书: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也就是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3)推算平方千米的进率。

既然1公顷=10000平方米,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能推算出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关系吗?学生自己探索后交流。

板书:1000000÷1000=100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4)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0()。

(2)上海市的面积大约是6340()。

(3)中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四、课堂小结五、作业练习册第3课时教学内容:练习课(教材36-37页)。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进一步明确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熟练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通过练习,进一步发展学生对面积大小的推算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在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概念的涛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概念的涛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独立思考,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常规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旧知巩固,引入练习。

1.复习旧知。

2.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梳理知识。

1.公顷的认识。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1公顷提问:新学的公顷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与以前学过的三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有什么不同?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

2.平方千米的认识。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是一个最大的面积单位,它一般用于一个城市、省、国家等很大范围的面积测量。

3.进率。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只有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其他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平方千米100 公顷10000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学生在小组内完成。

三、练习巩固。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六”。

1、让学生独立计算,让后进行交流反馈。

2、第4、7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1)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要求什么?应该知道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检查。

(3)及时反馈解决问题的情况。

3.第5题。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填这个单位。

四、课堂小结。

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哪些实际问题?五、布置作业练习册第4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平方千米(第35页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平方千米,知道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相关面积公式和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主动探索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1、在填写单位时,要先想象它的实际面积以什么为单位最合适。

2、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公顷一般表示较大的面积,那还有没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呢? 出示例2的题图。

提问:你从图中了解了什么内容?指出:今天我们共同认识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

板书课题:认识平方千米二、合作探究。

1、认识1平方千米的含义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平方千米也可以用符号“k㎡”表示。

板书:k㎡师问:你们知道我们国家领土总面积是多大吗?指出:我国领土总面积居世界第3位。

2、体会1平方千米的含义师:上节课,我们认识1公顷是多大正方形土地的面积?3、尝试单位换算4、“试一试”教学5、完成“做一做”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完成练习六第5题2、完成练习六第6题除了平方米和公顷之间进率是10000,其余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3、指导完成练习六第7题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练习册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