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富兰克林低头的智慧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富兰克林,有一次到一位前辈家拜访,当他准备从小门进入时,因为小门的门框过于低矮,他的头被狠狠地撞了一下。
出来迎接的前辈微笑着对富兰克林说:“很疼是吧?可是,这应该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
你要记住: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这人世间,你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
”
从此,富兰克林把“记得低头”作为毕生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正当巴顿在事业上如日中天之际,却因两次殴打士兵引起美国军内和国内的舆论反对,在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等人的保护下才幸免撤职。
1944年1月,巴顿前往英国参加诺曼底登陆。
盟军登陆后,为了结束缓慢迟滞的推进情况,决定开始发动“眼镜蛇”行动。
巴顿又以其惊人的进军速度和勇气把局部性的突破变成了全面的运动战,使盟军终于冲出诺曼底,迫使德军全面撤退。
接着,巴顿又率领部队转战欧洲大陆,于1945年3月22日到达莱茵河畔,他当夜就强行渡河,直捣希特勒老巢。
巴顿外表豪迈直爽,看似作决定不加思索,实际上他决断前都经过深思熟虑,甚至精确的计算,正是这种精神才使他无往而不胜。
虽然我们都是凡人,与富兰克林不能相提并论,但也应该时时刻刻学会低头,懂得低头,敢于低头。
生命的重荷负载过多,就低一低头,卸去那份多余的沉重。
面对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也要学会“低头”。
只有学会低头,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
鲁迅的幽默和浪漫体现在他的每一件小事上。
鲁迅与许广平为了能够结合在一起,于1926年8月离开北平,分别到厦门与广州任教,他们相约,奋斗两年打下基础,将来能够生活在一起。
他们在四个月里往返书信多达80多封,差不多平均56个小时就写一封信。
在厦门大学里种有相思树,一天鲁迅坐在树下思念许广平,看到一头猪跑来吃相思叶,正在热恋中的鲁迅看到代表爱情的相思树叶被猪吃,正义感油然而生,和猪当场展开决斗。
当时有位教员看到这场景,鲁迅对那位教员说他与猪决斗的理由是不能告人的。
最终鲁迅受不了两年约定的折磨,于1927年1月18日辞去了厦门大学的工作来到广州与许广平相聚。
民间有句非常贴切的谚语:“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稗子”。
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
只有那些稗子,才会显摆招摇,始终把头抬得老高。
两千年后,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听到了泰勒斯的这个故事。
他想了想,说了一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清朝大学士纪晓岚(姓纪名昀,晓岚是他的字),体态肥胖,特别怕热,每逢夏天,他往往汗流浃背、苦不堪言。
因而,他和同僚们在朝堂值班时,常常找个地方脱了衣服纳凉。
家里贫困如洗,父亲坚决反对他去上大学,要他去打工挣钱。
他咆哮着说:“你无权决定我的人生,我才不要过和你一样没有梦想,毫无动力,朝不保夕的日子,我为你感到可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