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_染整设备的选型、配置及平面排列..
第三章_染整设备的选型、配置及平面排列..
序 号
工艺设 计产量 (万米/年)
计算 台数
主要染整设备一览表
台数
序号 机器型号及名称 左手车 右手车 (台) (台)
外型尺寸 (长×宽×高) (mm)
备注
合计台数
第四节 生产厂房、车间布置和设备平面排列
一、厂房形式、厂房高度以及柱网尺寸的选择 (一) (二) (三) (四) 染整生产的特点 厂房形式的选择 厂房高度的选择 柱网尺寸的选择
二、车间布置的原则和形式
一、厂房形式、高度和柱网尺寸的选择
(一)染整生产的特点
1.车间温度高、湿度大。 2.厂房设计要考虑相应的防火、防爆、防尘设施。 3.有些工段有腐蚀性,甚至有毒性的液体、气体排放、散逸。 4.设计时要考虑沟道、管道的走向和标高的平衡协调工作。 5.主要生产设备一般长度较长,局部设备高度较高、重量较大,主厂房应有足够的 长度、高度和跨度。
3、连续式设备的生产能力(m/天)= 工艺设计车速(m/min)× 生产时间/min 间歇式设备的生产能力(kg/天)= 设备的容布量(kg/台.班)×生产班数/天
1、设备的计算台数(天)
设备总的加工任务(m/天) 设备的计算台数 = 设备的生产能力(m/天)
设备总的加工任务(m/天) 设备的计算台数 =
一、染整设备的分类及特点
(一)染整设备的分类
1、按加工对象分类: 可分为纤维、纱线、机织物、针织物、毛织物、丝绸织物等染整设备。
2、按加工工艺分类:
可分为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染整设备。 3、按设备的组成分类:
通用装置(如整纬装置、扩幅装置);
通用单元机(如平幅轧水机、热风烘燥机、平幅浸轧机); 专用机器(如烧毛机、丝光机、连续轧染机、圆网印花机等联合机)。
第一节 染整设备概况
二、国际染整设备的概况及发展
优势及特点:
1、高效、节能、减排、降耗
2、一机多用,提高设备利用率 3、高品质、低张力、增强设备对织物品种的适应性 4、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5、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第二节 染整设备的选型
【主要内容】 一、染整设备的分类及特点
二、染整设备的型号
三、染整设备选型的原则
1、单层锯齿形厂房
(1)锯齿形厂房
(2)带排气井单层锯齿形厂房
(3)带地下室的锯齿形厂房
锯齿天窗的朝向
——锯齿天窗取北向: 优点:光线均匀,避免了阳光直射。 缺点:终年照不到阳光,冬季天窗内表面温度低,加上北风倒灌,车间的热 蒸汽和进入的冷空气形成大量的雾气和滴水,影响生产。 ——锯齿天窗向南: 优点:吸收太阳热,防止冬季天窗冰冻及西北风向车间倒灌,使车间温度 有所提高,起到一定的消雾防结露作用。 缺点:阳光的直射问题(可在有影响的车间天窗玻璃上涂白漆。)
2、 设备计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设备的计算台数可以是小数,但设备的安装台数一定是整数。 (2) 设备的安装台数 > 设备的计算台数
3、染整设备的负荷率
设备的计算台数 设备负荷率(%)= 设备的安装台数 × 100(%)
负荷率为70%~80%,比较合理。
染整设备生产能力计算表
机械 机器 车速 名称 (m/ min) 设计 车速 (m/ min) 每年生 有效 产能力 时间 (万米/ 系数 年) 机器 每年 安装 负荷 运转 台数 率 天数 (%)
工艺设计车速×8h×60/h×每天生产班数×有效时 间系数/台
三、染整设备的配置台数
1、设备的计算台数
设备总的加工任务(万米/年)
设备的计算台数= 设备的生产能力(万米/年· 台) 设备总的加工任务(m/年) 设备的计算台数 =
工艺设计车速×8h×60/小时×每天生产班数×生产天数 /年×有效时间系数/台
闷热,影响通风效果。 ⑤ 风雨及灰尘容易飘进,影响产品质量。
3.楼房式厂房
优点: ① 节约占地面积; ② 厂房外围面积小,保温隔热性好,室内温度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缺点: ① 建筑面积太大采光困难,一般建成长方形,宽度一般以24~26m 为
好,最大不宜超过36m。
② 垂直运输量大,结构承重也较大,柱网尺寸一般较小。一般将用水 量、用汽量大的设备以及笨重设备置于一层,而将用汽量少和重量
5、 左、右手车定义(新国际标准)
站在机器的出布区域,面对进布方向,若设备的电动机装置在右手一侧, 则该设备为右手车,反之为左手车。而按照新的国际标准,其规定与我国相 反,如法国、瑞士等,在引进设备时应注意。
右 右
左 右手车
国内染整设备左、右手车定义示意图
三、染整设备选型的原则
(一)根据设备性能选择设备
(三)印花设备要根据印花织物特点和批量进行选择
大、中型印染厂一般配置滚筒印花机和圆网印花机或适当配置平网印花机,以适应 花回尺寸大小、小批量的要求。小型印染厂宜配置圆网印花机或平网印花机。
(四)后整理设备必须能满足加工需要
为了提高产品的档次,赋予纺织品某些特殊功能,需加强后整理,合理配置必要的 整理设备,以满足要求。
例如:LMH703M-160、LMH703Y-160、LMH703D-160型快速树脂整理机,其 中“M”、“Y”、“D”表示分别以煤气、载热油和电作为热源。
4、常用染整机器型号中阿拉伯数字的含义
代号 0×× 1×× 2×× 3×× 4×× 5×× 6×× 7×× 8×× 9×× MH型 烧毛、 退浆、练漂 染色 印花 整理 印花前后处理 及其他附属设备 平洗、轧车 烘干、焙烘 蒸箱、容布箱、 汽蒸箱、 LM型 烧毛、 退浆、练漂 开幅、 轧水、烘干 丝光 染色 印花前后处理 及其他附属设备 印花 皂洗 拉幅、整理 检装 LMH型 烧毛、 退浆、练漂 开幅、 轧水、烘干 丝光 染色 打底烘干 印花 皂洗 拉幅、整理 MA型 烧毛、 退浆、练漂 开幅、 轧水、丝光 染色 印花 整理 检装 辅机 轧洗 烘干 汽蒸、拉幅 LMA型 烧毛、 退浆、练漂 开幅、 轧水、丝光 染色 印花 整理 检装
一般北方地区锯齿宜朝南,南方地区锯齿宜朝北。
2、气楼式厂房
气楼式厂房的优缺点
优点:
① 结构简单,造价便宜。
② 自然通风较好。 缺点: ① 采光效果没有锯齿天窗采光均匀。 ② 空调风道除形成滴水线外,也有碍车间整洁。 ③ 大面积的生产车间,厂房中间部分进气,排气受到影响。
④ 天窗冬季易形成冷风倒灌,车间雾汽排不出,夏季室外热辐射,使车间
2.孳生型设备的型号 在最初研制基础上,对部分主要结构进行改进后的设备。孳生型型号之 后添加一个英文字母,一般以顺序号A、B、C… 表示。 例如:LMH004A-180型化纤织物烧毛机就是LMH004-180型化纤织物烧毛 机的孳生型产品。
3. 关于设备所使用的能源型号 热源煤气、丙丁烷、电热、载热油、汽油汽化气、过热蒸汽代号依次 为MBDYQG,这些代号是以相应汉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的。
二、染整设备的生产能力
染整设备的生产能力由设备的车速和生产时间来决定。 1、车速:根据设备的性能、生产品种及工艺要求来确定。 (设备的工艺设计车速一般是以“m/min”表示。)
2、生产时间:一般以h/天或min/天来表示。 (生产时间/min= 8h/班 × 60min × 运转班数 × 有效时间系数)
2 气楼式厂房是指檐口高度:气楼式厂房的檐口高度一般为6m。
3 楼房式厂房则以层高来表示:楼房式厂房一般底层高为7~8m,二 层的层高为6~7m,三层以5~6m为宜。
(四)柱网尺寸的选择
柱子在平面上排列所形成的网格称为柱网。 柱网尺寸是指在横向和纵向上相邻两根柱子间的距离。柱网一般 用“跨度×柱距”来表示,跨度是指屋架方向相邻两柱之间的距离, 柱距是指大梁方向相邻两柱之间的距离。
选择柱网的一些原则:
从工艺的角度来看,柱网尺寸越大则柱子数量越少,机器排 列越灵活方便。但应考虑建筑结构是否经济合理,施工是否可能 等因素。
根据我国染整工厂设计、生产实践经验,对于锯齿形主厂房一 般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装配式结构,从所选设备的宽度、安 装高度、检修通道、布车运输通道、车间面积利用率以及造价等 方面考虑,染整设备以平行大梁方向排列,并在一个跨度内排两 台设备为宜。
第三章 染整设备的选型、配置及平面排列
染整设备选型与配置、主厂房的形式 车间布置和工艺设备排列
4-1956:“54型”设备,集体传动,杠杆重锤加压,张力大。 (2) 1964—1967:“65型”设备,前后同步单独传动,气动加压,张力较小。 (3) 1971-1973:“71型”设备,采用直流电动机,气动加压。 (4) 1978-1979: “74型”设备,1973年起组织设计、制造,1979年鉴定定 型。 (5) 1996-2000:“96型”设备,以机电一体化为标志的新型染整设备。
染整设备的选择应注意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既要先进,又要稳妥可 靠。
(二)根据织物幅宽选择设备
染整设备的工作幅宽一般应比织物幅宽大10~15cm,而烧毛机的工作幅宽又 要比漂染印整系列设备的工作幅宽大20cm左右。
(例如若选择的织物幅宽为145cm,则漂染印整设备可选用160系列,烧毛机可选用180系列。)
6.主厂房必须有充足、均匀采光的要求。
7.多层厂房中二层以上的湿加工车间、配液室和煮糊调浆室等楼板、墙壁应有相应 的防水渗漏措施。
一、厂房形式、高度和柱网尺寸的选择
(二)厂房形式选择
染整工厂的厂房形式主要有单层锯齿形、气楼形、楼房
形以及无窗厂房等几种。
不同形式的厂房各有优缺点,选用何种形式,应根据染整生 产特点、规模、设备排列、采光通风、地区气象条件以及厂址地 形的具体条件而定。
一般适宜建立在电力充足、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
(三)厂房高度的选择
1 对于锯齿形厂房是指车间内部地面至大梁底面的高度:
锯齿形厂房可充分利用三角架下方的空间来安排较高大的设 备。如机器平行于锯齿天窗排列,厂房高度可适当低些,选择 5~5.5m;如果机器垂直于锯齿天窗排列,则由于机器要垂直通过 大梁风道下方,厂房高度可适当高些,一般选择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