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含答案1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①Na 2O点燃−−−→ Na 2O 22CO −−−→ Na 2CO 3②MgO HCl −−→MgCl 2溶液电解−−−−→ Mg ③Fe 2O点燃−−−→Fe 2O 324H SO −−−→ Fe 2(SO 4)3 ④SiO 2NaHO −−−→Na 2SiO 3HCl−−→H 2SiO 3 ⑤HCHO 2O −−→ HCOOH 3CH OHNaOH−−−→ HCOOCH 3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2Na +O 2点燃Na 2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故可以实现转化;②MgO +2HCl=MgCl 2+H 2O ,电解MgCl 2溶液,不能得到Mg ,故不能实现转化; ③Fe 在O 2中燃烧生成Fe 3O 4,故不能实现转化;④SiO 2+2NaOH=Na 2SiO 3+H 2O ,Na 2SiO 3+2HCl=2NaCl +H 2SiO 3↓,故可以实现转化;⑤2HCHO +O 2Δ−−→ 2HCOOH ,HCOOH 和CH 3OH 反应的条件是浓H 2SO 4并加热,条件错误;综上所述可知不能实现转化的是②③⑤,答案选C 。
2.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是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NaHCO 3、NaHSO 4、KH 2PO 4、KHPO 4等。
已知 H 3PO 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 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 2PO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 3PO 2属于二元酸 B .H 3PO 2属于三元酸 C .NaH 2PO 2属于酸式盐 D .NaH 2PO 2属于正盐【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由于H 3PO 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 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 2PO 2,故H 3PO 2为一元酸,故A 错误;B .由于H 3PO 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 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 2PO 2,故H 3PO 2为一元酸,故B 错误;C .由于H 3PO 2为一元酸,故NaH 2PO 2属于正盐,故C 错误;D .由于H 3PO 2为一元酸,故NaH 2PO 2属于正盐,故D 正确;故答案为D。
【点睛】在酸的概念的基础上根据电离出的氢离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根据盐中能否电离出氢离子或氢氧根将盐分为正盐和酸式盐和碱式盐,由于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故H3PO2(次磷酸)为一元酸,把握概念是关键。
3.下列对胶体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土壤胶体对离子有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B.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C.胶体微粒同其他微观粒子一样,在不停地运动着D.Fe(OH)3胶体微粒能既能透过半透膜,也能透过滤纸【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土壤胶体粒子带负电荷,能吸附阳离子NH4+,所以有保肥作用,故A正确;B. 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B正确;C. 胶体微粒同其他微观粒子一样,在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故C正确;D. 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Fe(OH)3胶体微粒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故D错误;故选D。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向淀粉的酸性水解液中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然后再滴入少量新制Cu (OH)2悬浊液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可以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否则酸与氢氧化铜反应,影响了实验结果,故A错误;B.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是强酸制取弱酸,不是双水解原理,故B错误;C.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加深,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二氧化氮的方向移动,则2NO2⇌N2O4的△H<0,故C正确;D.FeCl3饱和溶液中逐滴滴入足量浓氨水,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得到胶体,应将FeCl3饱和溶液加入沸水中发生水解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故D错误;答案选C。
【点睛】碳酸氢根的电离常数比偏铝酸大,碳酸氢根与氢离子的结合能力弱,可以认为是偏铝酸跟夺走了碳酸氢根中的氢离子,偏铝酸跟所需的氢离子是碳酸氢根电离出来的,不是水,所以不是水解,从生成物的角度看,若是水解反应,则碳酸氢根应变成碳酸,再变成二氧化碳,可事实上不是,最终产物是碳酸根,所以从这两方面看该反应都不是水解反应。
5.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烧碱、液态氧、干冰B.生石灰、白磷、漂白粉C.氯水、铁红、氯化氢D.空气、氮气、胆矾【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纯净物,故A错误;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是化合物;白磷是单质;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故B正确;C.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铁红是氧化铁的俗名,属于化合物,氯化氢是化合物,不是混合物,故C错误;D.空气是混合物,胆矾是纯净物,故D错误;故选B。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都能把 HCl 气体氧化B.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多数是碱性氧化物C.同温同压下,两份相同质量的锌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浓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相同D.将 CO2 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 NH3 则有沉淀生成【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氯化氢实验室制法是用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加强热制取氯化氢气体,若浓硫酸能将HCl 气体氧化,就不能用于制备氯化氢,即浓硫酸不能氧化氯化氢气体,故A错误;B.一氧化碳是非金属氧化物,但不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多数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多数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故B正确;C.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铁粉物质的量相同,与足量的酸反应Zn+H2SO4=ZnSO4+H2↑,Zn+2H2SO4(浓)加热ZnSO4+SO2↑+2H2O,故产生气体的体积均相同,故C正确;D.将 CO2 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二者不反应,不生成沉淀,但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形成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继续通入NH3 可形成碳酸铵,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故D正确;答案选A。
7.下列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①水②酸③碱④盐⑤氧化物A.①B.①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①水的分子式为H2O,含有氧元素,所以正确;②酸分为无氧酸(如盐酸)和含氧酸(如碳酸),前者不含氧元素,后者含有氧元素,所以错误;③碱除氨水(NH3•H2O)外,一般在组成上都含氢氧根,故一定含氧元素,所以正确;④盐分为无氧酸盐(如氯化钠)和含氧酸盐(如碳酸钠),前者不含氧元素,后者含有氧元素,所以错误;⑤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一定含氧元素,所以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知识,透彻理解有关概念,明确物质的分类组成,明确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易错点为③根据碱指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来判断。
8.有关物质的分类中,说法错误的是A.KNO3属于硝酸盐B.CaO属于氧化物C.NaHCO3属于酸D.Na2CO3属于钠盐【答案】C【解析】【分析】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由硝酸根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构成的盐属于硝酸盐;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属于钠盐;以此解答。
【详解】A.KNO3由硝酸根和钾离子构成属于硝酸盐,选项A正确;B.CaO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选项B正确;C.NaHCO3电离出的阳离子包含氢离子和钠离子,属于盐,不属于酸,选项C错误;D.Na2CO3由钠离子和碳酸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属于钠盐,选项D正确;答案选C。
9.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①花生油属于混合物,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②碳酸钠、氯化铵、氢氧化钡都属于离子化合物③SO2、NO2和CO2都是污染性气体④氨气、水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⑤水玻璃、水银和水煤气都属于混合物⑥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⑦氢氧化铁、有色玻璃和果冻都属于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④⑥B.①②④⑦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①花生油属于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组成的混合物,液氯、冰醋酸都只含一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故①正确;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都含有离子键,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故②正确;③SO2、NO2会导致酸雨的形成,而CO2是空气的组成成分气体,CO2不会导致大气污染,故③错误;④氨气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水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硫酸钡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④正确;⑤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水煤气是氢气和CO构成的,均是混合物,水银是金属单质,属于纯净物,故⑤错误;⑥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⑥正确;⑦氢氧化铁属于纯净物,故⑦错误;故答案选:A。
【点睛】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水煤气是氢气和CO构成的。
10.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都属于胶体②氯水、次氯酸都属于弱电解质③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④明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⑤电解熔融的Al2O3、12C 转化为14C 都属于化学变化⑥葡萄糖、油脂都不属于有机高分子A.①②B.②④C.③⑤D.④⑥【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①分散质微粒直径不同是分散系的本质区别,稀豆浆属于胶体分散系、硅酸是难溶的沉淀、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故①错误;②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次氯酸属于弱电解质,故②错误;③Na2O、MgO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均为碱性氧化物,Al2O3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是两性氧化物,故③错误;④明矾是硫酸铝钾晶体属于化合物、冰水混合物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四氧化三铁是化合物,都不是混合物,故④正确;⑤12C转化为14C是核反应,既不属于物理变化又不属于化学变化,故⑤错误;⑥葡萄糖、油脂属于有机物,但是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⑥正确;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