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在办公室吵起来了,然后老师该怎么办?
答:作为一名老师面对这种情况不能袖手旁观,先劝说两位冷静下来,吵架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然后要及时和家长沟通,让他们了解老师的苦心和爱心,体谅班主任的不易。
劝说班主任要设身处地体谅家长,把握家长与教师目标的联系点,沟通联系,求得统一。
必要时可以找教导处主任出面调解
(2)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其中一个把另一个小朋友推倒了而且这个去老师那里告状了你是老师怎么看?
做为一名教师,不能认为这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视而不见或者随便批评了事,先检查受害小朋友身体情况,然后耐心询问事情发生的过程,如果把推到小朋友不是故意的,只是闹着玩,就让被告方道歉并争取受害方的原谅,告诉他,被告方不是故意的,他就是跟你闹着玩的,朋友之间难免有无意伤害,要互相包容。
如果被告方是故意的,那就应该了解他的心理并采取相应措施好好进行道德教育,告诉他,故意伤害同学不是好孩子,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
(3)班长和不良少年有交流中班主任,你怎么看?
答: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优秀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不良少年身上存在许多品德不良问题,而青少年之间容易相互影响。
班长是班级的管理者也是学生的典范,如果班长的思想行为不正会对整个班集体产生不良影响。
作为班主任,不应该视而不见,应该和
班长用心沟通,了解他与不良少年交流的原因及内容,如果存在班长受不良少年不良行为影响的问题应及时纠正,树立班长正确的价值观念。
如果班长与之交流的目的是想帮助他,那么鼓励班长这种充满正直感,责任感的行为并与班长一起制定方法措施,帮助不良少年。
(4)高科技进校园的呼声越来越高,你怎么看?答: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化的普及加快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高科技进校园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
比如:3D打印,智慧课堂,平台这些高科技都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但是,也存在不利影响,比如:有些同学上课不集中以搜索学习资料为名,上网玩游戏,有些学生利用手机搜索课后作业答案,甚至有学生浏览不良网站。
总之,高科技进校园有利也有弊我们要辩证看待它。
(5)小明口吃,同学的嘲笑,班主任怎么看?
答:在班级中,不免会出现因先天条件不好而受到嘲笑排挤的弱势学生群体,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
作为老师,若出现上述情况,我会积极解决,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首先,心理疏导。
对于受嘲笑的学生,我会单独约他在轻松的氛围中详谈,了解他最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随着谈话的深入,我会慢慢将话题引导到本次聊天的主题,告诉他口吃阻挡不了自身
的成长成功,并创造机会使其展示自身的优势,帮助他树立自信,正确面对自己。
其次,班风营造。
找到班干部了解具体情况,并针对个别嘲笑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明白对待同学要友爱、尊重和互助。
随后召开以“团结与尊重”为主题的励志班会,在班会中通过设计讲解一些励志人物的故事、观看励志影片以及设置班级讨论等环节,使学生真正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
总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一个独立的、有个性的生命体,对于“育人”的老师来说,应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状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6)有家长说孩子同桌打扰孩子学习你怎么办?
答:同桌之间应该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同桌之间发生矛盾也是在所难免的。
如果家长反映情况属实,那么就应该找到被告方,先给他一个倾诉的机会,了解事实。
如果确实被告方存在问题,那么就应该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告诉他同桌之间要友爱,珍惜友谊,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打扰别人学习是不对的。
如果受害方存在问题,也应该对他批评教育。
最后,把两者叫到一起,询问能不能继续做同桌,给彼此一个改正的机会。
如果不能就适当调位。
(7)校长为了提高成绩让同学们在操场跑圈,你怎么看?
答:操场跑圈虽然有利于健身但是这种做法带有惩罚性质,这种惩罚性质的措施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严重后果,比如有些报
道:学生被罚跑圈导致猝死。
提高成绩有很多方法,教育要有耐心,恒心。
不能简单粗暴!
(8)一个同学,他屡次犯同一个错误,你怎么看?
答:屡次犯同一个错误往往是习惯问题和对待错误的态度问题,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恒心要与这位同学耐心沟通交流。
首先,要改变他的学习习惯。
其次,需要针对他的性格和关注点不断施力,树立对待问题的正确态度。
(9)一个小孩打架,家长沟通之后说你偏袒,你怎么
答:首先,事件再现,如果家长怀疑老师偏心,可以把两个孩子叫来,让他们说清楚打架原因过程,让家长来评判对与错,一目了然,从而让家长理解老师的难处,信任老师。
其次,换位思考。
遇到孩子之间发生打架事件,家长首先不要袒护自己的孩子,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
互换一下角色,假如你是老师,你会怎样处理?这样家长就会理解老师的不易,从而相信老师的所作所为。
最后,让家长相信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的,绝没有偏袒之心。
(10)班主任早晨陪着晨读,全天陪着上课,晚上还要陪着自习,你怎么看?
答:我认为班主任应该改变这种亲力亲为的“自治”思维,变为学生的民主自治管理,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制度,自己组建学习小组,值日组由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自愿结组,全班形成公约。
班主任只是指导和调节的作用。
让学生们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
把班级变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班级自治机构。
一个人的管理很累,在班级中要采取“民主自治”的管理模式,使学生走向和谐与团结,减少了班主任的负担与压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与自律。
(11)现在的中小学生越来越个性化,你怎么看?
答:中学生个性化有利也有弊。
现代中小学教育应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培养中小学生的个性,不仅能够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个学生积极上进的潜质,而且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终身学习”,而且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间和空间;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而且满足于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但是,中小学生个性化也有负面影响,学生过于个性化不利于全面发展,不利于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