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艺术
摘要:一件佳美作品的内涵,必需具备三个主要因素:美好的形象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优良的实用功能。
如果说壶身宛如人的身体,那么嘴、盖、把、钮、脚则如人的五官、四肢。
应与整体比例协调。
所以精湛的技艺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
关键词:紫砂壶;煮茶器;造型;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52-01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而盛于明清。
它的兴盛与茶叶有直接关系。
紫砂壶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它的艺术美在于壶泥、壶色、壶形、壶款、壶章、题铭、绘画、书法、雕塑、篆刻诸艺共融于一身,所以说今天的制壶高手不只是制坯工匠,而是具有多方面文化素养,全面掌握多种制壶艺术手段的艺师。
他们以壶为主体,综融各种艺术表现手段于一体,因艺师们的个性不同,而突出壶艺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不同的风格,使素面紫砂呈现出千姿百态,紫砂壶经过火与艺的配合,保留泥土的质朴、浑厚。
壶与茶的配合使它们的素面、素心的品格,常为鉴赏者引为知己。
同时品茶能调节紧张的工作,用紫砂壶品茶已形成一种时尚,一种独特的东方茶文化,已是一种较高艺术的层次。
宜兴历来盛产名茶,而紫砂壶有着沏泡茗茶的优异功能,所以紫砂泥也被人类认识和利用,反过来也因为紫砂陶的良好功能使茶叶的美质淋漓尽致地
发挥出来。
为什么说紫砂壶是最佳煮茶器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紫砂有良好的透气性,用以泡茶不失原味。
2、紫砂壶注茶不易变馊。
3、砂质壶能吸收茶汁,久用能增积“茶锈”,空壶注以沸水也有茶香。
4、紫砂器使用越久,器身色泽越发光润,玉色晶光,气韵温雅,使人爱不释手。
5、冷热急变性好,不易开裂。
6、砂质壶传热缓慢,使用时不易炙手。
7、性耐烹烧,可放在温火上炖烧。
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可谓汇集器皿造型艺术的宝库,其间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完美器形,汇集着历代艺人的创作智慧,经数百年来的反复提炼、修改、日臻完善,沿传至今,虽古犹新。
掇球壶、仿古壶、汉扁壶、线云壶、菱花壶、合菊壶、风葵壶、鱼化龙壶……各呈仪态,蕴蓄着紫砂壶艺独特的风格和内涵的精华。
探索壶艺的创新,既要有取舍地继承传统的优良特色;又要能够吸收新的东西。
要有新的突破,要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真谛;而这个真谛就是美的本身。
一件较为完美的作品,必须自己能够抒发艺术语言,给人油然而生的一定艺术感受。
以邵大享的作品为例,大享为紫砂壶艺术上杰出代表,他的主要作品如龙头一捆竹壶、蛋包壶、掇壶、仿鼓壶、鱼化龙壶等等,无不精美绝伦。
通过艺术家的探索和不断总结,壶艺创新要注意三个要素:
一是形,即壶的形象,也就是形状式样。
这来源于对造型的熟习深度,取决于自己的精心设计。
要明确地安排制作壶的大的“面”,
即壶身;要鲜明地强调壶体每个部分,嘴、钮、口、底、足、盖的于所支配的方向。
由点、线到面,交待清楚线条的来龙去脉,缓冲过度,明暗转折,虚实对比。
这样才能深入空间而获得深度,把点、线、面处理好以后,一切也就找到了作品之形,已经具有了生命。
二是神,即壶的神态。
也就是通过形象表达散发出的情趣。
创作的时候,万不可仅在平面上探求,而要在起伏上思考。
一切生命都是从一个中心迸生出,然后由内到外,滋长发芽,灿然开花。
要设想壶正迎着你,向你突出,向你诉说,向你表达。
这种形象具有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
这样的艺作就具有了生命,就有了神。
三是气,即壶的气质,也就是形象内涵的实质的美的素质,紫砂壶艺是实用工艺美术产品之一,是具有艺术气质的实用品和装饰品,要求做到美与形相结合,装饰生活,适用于生活,既方便实用,又能陶冶性情,从使用中获得美的感受。
这就是气质上的美,是健康的美,而不是病态的美。
艺术的本身就是感情。
如果没有轮廓、线条、体积、比例的学问,没有基本功扎实而又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
完美的作品其本身就具有充沛的感情在抒发,在感染着人。
壶艺的创新如能做到形、神、气三者融会贯通,方可称为佳。
诚然,这是不容易的事,需要有扎实的基本技能,丰富的生活积累,严格缜密的技巧。
要有对泥原料、成型、烧成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工艺流程深入了解和掌握等等。
总之,艺术要有决断,要朴素,要率
真,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以达到形、神、气兼备,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紫砂茶壶造型极多,叫做“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形制典重致朴,轮廓周正,线条清晰,比例恰当,它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具实用价值的工艺美术品。
现在紫砂陶艺是历代艺人继承和沉淀形成的产物,成为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
认真研究砂艺,掌握传承,才能使我们的紫砂艺术有可贵独立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章放童主编.砂里淘金-宜兴紫砂收藏宝典.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