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地理专项训专项二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与规律一、选择题:俗话说“果园不冬灌,受冻又受害;果园灌冬水,开春发的美”。
果农常在“大雪”至“冬至”期间,土壤冻结前浇灌一次水。
据此完成1 ~2 题。
1.“大雪”至“冬至”期间,果园冬灌应选择在一日中的()A.午夜前后B.傍晚C.正午前后D.黄昏2.在黄土高原的果园适宜采用的冬灌方式是()A.滴灌B.漫灌C.喷灌D.沟灌右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羊位:)分布图。
据此完成3 ~5 题。
3.图示区域正处在()A.1 月份B.7 月份C.春季D.秋季4.甲地气温可能为()A.16B.12C.26D.325.引起乙、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B.海陆位置C.地势起伏D.植被状况对流层中,气温在垂直方向上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数值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
下图示意某山脉不同坡向气温垂直递减率年变化。
据此完成6 ~8 题。
6.与山脉南坡相比,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特点是()A.变化幅度小于南坡B.与南坡变化趋势一致C.冬夏差异大于南坡D.夏季小于冬季7.12 月份,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显著,其主要原因是()A.南坡雪线低,反射太阳辐射多B.北坡植物稀疏,地面增温速度快C.南坡人类干扰少,城市热岛效应弱D.北坡为向阴坡,山麓气温比较低8.推测该山脉()A.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呈南北走向B.终年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呈东西走向C.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呈南北走向D.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呈东西走向青海湖的冻结、消融与气候要素关系密切。
下图示意2004-2015 年青海湖开始结冰日期与风速关系,图中日数表示年内第n 日。
据此完成9 ~11 题。
9.图示年份,青海湖冻结日期与风速的关系是()A.风速最大时,开始冻结日期最早B.风速最小时,开始冻结日期最晚C.2006-2008 年,风速越大,开始冻结的日期越晚D.2012-2015 年,风速越大,开始冻结的日期越早10.湖泊冻结初期,较大的风速可促进湖冰形成,其原因是较大的风速()A.加快表层湖水流动,减少上下湖水热量交换B.加快湖泊与湖岸热量交换,降低湖水温度C.加强湖-气间热量交换,湖水散热快D.促进湖-陆间热力环流,湖水散热慢11.有些年份,青海湖湖冰消融过程较短,可能的原因是此时()A.气温降低B.风速较小C.晴天较多D.湖水较多右图示意2018 年某月某日澳大利亚大陆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
据此完成12 ~14 题。
12.此时我国将要进入的节气可能是()A.大暑B.清明C.秋分D.小寒13.图示所处季节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产生降水的是()A.甲B.乙C.丙D.丁14.图示时刻,塔斯马尼亚岛正值()A.阴雨连绵的天气B.炎热晴朗的天气C.风和日丽的天气D.低温少雨的天气下图示意安徽省某年7 月2 日~4 日降水量分布。
据此完成15 ~17 题。
15.图示时段,安徽省雨带推移的大致方向是()A.自北向南B.自中部向南北C.由西北向东南D.由东南向西北16.带来此次降雨的天气系统是()A.锋面气旋系统B.锋面系统C.台风系统D.气旋系统17.图示时段,抗洪救灾任务最为艰巨的区域是()A.长江与淮河流域B.黄河与淮河流域C.皖北平原D.大别山区焚风是气流越过山脉,在山脉背风坡下沉形成的一种干热的地方性风。
在海拔和相对高度较大的山脉背风坡,焚风发生的概率和强度较大。
焚风是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危害较大的气象灾害。
图a为1994-2010 年台湾岛焚风事件月份报道次数变化图,图b 为1994-2010 年台湾岛焚风报道次数达35 次及以上的地区分布图。
据此完成18 ~20 题。
18.台湾岛报道次数主35 次焚风事件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空间分布较均衡,集中于山地丘陵B.空间分布差异大,东部多西部少C.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于中东部D.空间分布差异小,全岛都有发生19.台湾岛焚风事件多发时,该地常见的天气系统是()A.温带气旋B.热带气旋C.锋面气旋D.准静止锋20.焚风给台湾岛带来的危害主要是()A.桑拿天气持续,闷热不堪B.天气干热,农作物减产C.河流干固见底,生活用水短缺D.沙尘暴盛行,土地沙化严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几乎年年都会发生森林山火。
据当地专家说自然原因第一是干燥的气候,第二是天然林区有易燃烧的植物。
右图示意加利福尼亚州山脉与水系分布。
据此完成21 ~22 题。
21.加利福尼亚州易引发森林山火的季节是()A.冬季B.春季C.夏季D.秋季22.加利福尼亚州天然植物易燃烧的主要原因是()A.雨林生长旺盛,根深叶茂枝蔓多B.植被叶片大而柔软,水分缺乏C.林木蓄积量大,地表有枯枝落叶D.植被以草原为主,覆盖率较高二、非选择题: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风路径,指台风形成后所运行的路径。
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路径大致分西移路径、西北路径和转向路径。
下图为2018 年9 月16 日20 时台风“山竹”登陆我国华南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1)判断台风“山竹”的移动路径,并阐述理由。
(2)描述图示时刻海南岛的风向及天气状况。
(3)说明台风“山竹”在登陆之后的发展变化。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米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分布于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地带,起于安哥拉和纳米比亚的边界,止于奥兰治河,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 千米。
该沙漠最宽处达160 千米,最狭处只有10 千米。
沙丘从北一西北向南一东南排列成串,单一的沙丘长达16一32 千米,高240 米。
纳米布沙漠沿海海域几乎无降雨,空气几乎总是达到或接近饱和。
沿海海域昼夜气温变化较小。
右图示意纳米布沙漠分布。
(1)分析纳米布沙漠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长达2000 多千米的主要原因。
(2)纳米布沙漠上的沙丘多从北一西北向南一东南排列成串,解释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
(3)运用大气受热原理,阐释纳米布沙漠沿海海域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原因。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右图为某季节某时刻美国本土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描述图示时刻美国本土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
(2)比较此刻甲地与乙地的天气状况,并分析原因。
(3)说明图示时刻美国本土降雨带的分布特点。
(4)龙卷风是大气强烈抬升的旋涡现象。
推测随时间推移锋面气旋是否能够形成龙卷风,并阐述理由。
专项二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与规律1.C [解析]“大雪”至“冬至”期间,土壤夜冻昼消,即夜晚气温降至 0 以下土壤表层冻结,水分难以下渗,果树根系遭到冻害;白天气温回升,土壤解冻,正午前后土壤解冻时冬灌效果最好。
选项C正确。
2.A [解析]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尤其是冬季水资源短缺,采用滴灌方式,既节约水资源,也达到冬灌的效果。
选项 A正确。
3.A [解析]图中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凸,说明与同纬度相比,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这一现象出现在夏季,南半球 1 月份为夏季。
选项 A正确。
4.A [解析]根据“大于大,小于小”的规律,以及南美洲地形格局判断,甲地的气温>15 并<20 。
选项A正确。
5.B [解析]乙、丙两地纬度相当,但气温差异较大,原因是丙地位于沿海,受海洋调节作用大,气温较低;乙地位于内陆,受海洋影响小,气温较高。
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
选项 B正确。
6.C [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北坡的气候垂直递减率最小值为 0.3 I100 m,最大值为0.6 I100 m,比南坡的变化幅度大,选项 A错误;1 至 11 月份南坡与北坡的气温递减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 12 月份,南坡的气温递减率明显增高,选项 B错误;图示显示与南坡相比,北坡气温递减率冬季和夏季差值大,选项 C 正确;南坡与北坡的气温递减率都是冬季小于夏季,选项 D错误。
7.D [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12 月份,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显著,其主要原因是 12 月,北坡作为向阴坡,接受太阳辐射极少,山麓地带气温偏低,而山顶南北坡气温差异不大,造成 12 月份,北坡的气温增减率明显低于南坡的气温增减率。
选项 D正确。
8.B [解析]根据上题结论可知该山脉为东西走向;南北坡在 12 月份差异较大,说明其向阴坡山麓地带气温低,不仅是太阳辐射较少的原因,还有寒冷气流的影响,合理的答案应是向阴坡受冬季风影响。
选项 B 正确。
9.D [解析]由图可知,2012 年风速最大,2005 年开始冻结日期最早,选项 A错误;2015 年风速最小,2003 年开始冻结日期最晚,选项 B错误;2006 2008 年,风速越大,开始冻结日期先晚后早,选项 C错误; 2012 2015 年,风速越大,开始冻结日期越早,选项 D正确。
10.C [解析]湖冰形成初期,要促进湖冰的形成需要降低湖水温度,大风能够促进湖气间的热量交换,使得湖水散热快、降温快,较大风速可促进湖冰形成,选项 C正确。
加快表层湖水的流动速度,湖水不易结冰,选项 A错误;加快湖泊与湖岸的热量交换,可能会使湖水温度上升,冻结慢,选项 B错误;湖陆间的热力环流,同样可能提高湖水温度,选项 D错误。
11.C [解析]某些年份青海湖湖冰消融过程较短的原因可能是晴天较多,融冰较快,选项 C正确;湖水量较小,湖冰较少,融冰较快;气温降低不利于湖冰的消融,使得湖冰消融过程缩短,选项 A、D错误;风速影响湖水冻结,对消融过程影响不大,选项 B错误。
12.D [解析]根据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偏北有一中心气压地域 1004 hPa的气压中心( 大气活动中心)可知,该气压场出现于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
据此推断我国将要进入的节气可能是小寒。
选项 D正确。
13.B [解析]甲、丙两地,都受从海洋吹来的偏北风影响,因沿岸流经寒流,偏北风水汽含量少,降水概率较小;乙地受来自海洋的东北风影响,沿岸流经东澳大利亚暖流,东北风高温高湿,登陆后受大分水岭的阻挡,形成地形雨;丁地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水稀少。
选项 B正确。
14.B [解析]图示时刻,塔斯马尼亚岛在中心气压高于 1020 hPa高气压中心控制下,所以为炎热晴朗的天气。
选项 B正确。
15.D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安徽西北部降雨范围逐渐扩大,降雨强度整体增强,推断该雨带的整体移动方向是由东南向西北移动。
选项 D正确。
16.B [解析]根据雨带呈带状分布的特点判断,带来此次降雨的天气系统为锋面系统。
选项 B正确。
17.A [解析]长江流经安徽南部,淮河流经安徽北部,该时段长江段和淮河段都有暴雨出现,且长江段与淮河段都为平原河流段,因河流流速缓慢,易形成洪涝灾害,因而抗洪救灾任务最为艰巨的区域是长江和淮河流域。
选项 A正确。
18.C [解析]从:35 次焚风事件的空间分布来看,中部与南部和北部相比,主要分布在中部;东部与西部相比,主要分布于东部,故而其空间分布特点是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于中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