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品社第一单元集备
3、观察中国地形图和黄河流域图,指导学生在图中寻找黄河的发源地和流经的9个省(自治区)。
三、分组研究,交流汇报
1、现在,我们对黄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分别从四个方面来进一步去认识黄河,了解黄河。
(黄河文化、黄河对两岸农业的影、黄河的水利资源、黄河的旅游资源)
2、请同学先在组内进行讨论,之后我们请同学来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资源共享。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教学
难点
初步了解孔子,感受孔子思想对中国及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个案补充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知道是谁说的吗?(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孔子的名言)
2.(出示孔子像)你认识他吗?在孔子的面前,你最想问什么问题?
3、同学们既然这么想了解孔子,今天我们一起《寻迹孔子故里》。(板书:寻迹孔子故里)
教学
重点
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领悟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并逐步形成专题研究能力。
教学
难点
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领悟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并逐步形成专题研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个案补充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的假期是怎样度过的?
2、了解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含义。
播放泰山投影旅游地图
(1)学生分组游览泰山。总体认识泰山的风格。
得出结论.更真切的了解泰山喜欢泰山敬重泰山.
5、欣赏:泰山挑山工雨中登泰山等文学作品;关于泰山的诗句,了解泰山的伟大。
四、学习提升
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赞美泰山
(写诗歌、手抄报、……)
5、课后延伸
做研究计划,设计计划表,调查了解我们家乡的山或者祖国名山。
专题研究计划表
研究专题:
研究目的:
研究的方式与方法:
(2)投影有关景观图片。认识泰山自然风景的美丽。泰山景色壮丽无比,攀登泰山需要有坚强的毅力。
(3)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教师指导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
(4)教师总结
二、欣赏泰山
1、播放泰山的图片或视频图片(教学的图片从四个方面准备:泰山古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古文化遗存)以上资料也可让学生分组准备。
5、我们少年儿童该如何保护母亲河呢?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结合植树节谈谈保护母亲河行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板书
设计
2.来到黄河岸边
长江黄河
母亲河
教学
反思
琉寺联校小学品社集备
鲁教版六年制小学品社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
使用人
课题备人
王雯雯
教学
目标
1.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及专题探究的能力。
教学
重点
黄河长江的概述包括了解长江黄河的发源以及流经省区和长度。
教学
难点
认识黄河的文明和凌汛的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
个案补充
1、激情导入
1、我们中华民族一直生活在世界上两条著名江河的怀抱之中,这就是黄河和长江。黄河、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自豪地称她们为我们民族的母亲河。
琉寺联校小学品社集备
鲁教版六年制小学品社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
使用人
课题
1.站在泰山顶峰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王雯雯
教学
目标
1.了解泰山的壮美经管和文化内涵及其相关的古老文明。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看完后谈感受。
三、了解泰山
1、在人们心目中,泰山为五岳之尊,大家请谈谈你的看法。
板书泰山源远流畅的文化
2、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源远流畅的文化
投影泰山旅游图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自己曾经的实地旅游来谈谈泰山的文化。
3、自然分组,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把泰山主要景点进行分类.
4、学生根据自己的资料和教材提供资料填写表格,并介绍这些代表景点、作品
4、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为我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今天的母亲河是怎么样的呢?
1、搜集报纸、杂志、网络资料,认识黄河的污染情况。
2、投影黄河遭受污染的资料图片(黄河断流图片黄河凌汛图片)。
3、对凌汛形成原因做简单的分析。
4、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分析河流遭到污染的原因有那些?
(人为和自然原因)
2、投影黄河图片,请参观游览过黄河的同学讲讲自己的感受。
3、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同学们想从哪些方面去了解呢?(旅游资源,孕育的文明,两岸农业等。)
二、创设情境,感知探究
1、讨论:“为什么人类要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为什么几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都以河流为标志?”
2.展示黄河奔流图,播放歌曲《黄水谣》、《黄河颂》等、观看课件,感受黄河奔流向东方的雄壮气势。
成员及分工:
成果展示方式:
板书
设计
站在泰山顶峰
泰山源远流畅的文化
教学
反思
琉寺联校小学品社集备
鲁教版六年制小学品社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
使用人
课题
2.来到黄河岸边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王雯雯
教学
目标
1、通过了解黄河以及我国众多的河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2、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格,感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
三、寻访三孔
1.(出示标记曲阜的山东地图)请同学们看地图,这儿是我们的东营,这儿就是曲阜,三孔就在曲阜的境内。
2.你知道三孔是什么?(板书:孔府孔庙孔林)
3.咱们班同学有去过的吗?谁来讲一讲你去曲阜游览“三孔”时的见闻和感受?
4、看课本23,还告诉你有关三孔的哪些知识?你通过搜集资料又了解到些什么?(引导学生概括资料,从资料中选择有价值的信息。)
2.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寻迹孔子故里,学习作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及利用专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步了解孔子,了解“三孔”,运用多种方式探究,了解孔子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
重点
初步了解孔子,感受孔子思想对中国及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
4.这段交流有让你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孔子的巨大成就。)
5.孔子给中国的几千年历史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后人尊崇他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民间更是把孔子作为读书人的祖师。
孔子的出生地曲阜也成了历代帝王、文人圣拜的精神家园。因为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形成闻名中外的“三孔”,现在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和世界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让我们一起寻访孔子的故里——曲阜。
(二)交流课外资料
1.同学们,请大家分小组整理、分析你们搜集到的资料,结合我们刚才的梳理,确定自己想探究的方面,然后分类交流。
你对孔子又有哪些了解?
2.学生分小组交流(整理分析,确定研究重点)。
3.汇报感受最深的内容。(老师提炼板书)每个小组交流自己研究的小专题,其他小组可以针对相关专题,进行补充。
二、走近孔子
(一)交流课本知识
1、请同学们打开书,读22页,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课本)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学习。
3.学生汇报(从学生的回答中提炼板书: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
4.小结:孔子之伟大,是因为他的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对中国几千年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思想不但影响了中国,还影响到海外,甚至影响到整个人类。
5.老师找到有关“三孔”的录像资料片段,我们一起来欣赏。
看完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6.同学们还想了解什么?课后可以通过网络等继续研究。
四、拓展延伸
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论语》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读背《论语》中喜欢的内容,选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孔子的名言做成书签,勉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