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第一章(1)
经济法第一章(1)
2020/8/12
认识一下法
• 法的基本概念:
– 趣味古解:古写作“灋”(会意。从“水”, 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的表面;从“ 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 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 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 ;法律;法度)
CONTINUE
• ——经济法律关系是在经济关系基础上经过法律、法规“加 工”升华而成的关系。它是第二性的,是一种意志关系。它 是由国家权力通过法律、法规予以确认和保护的关系。经 济法律关系源于经济关系,但不是经济关系简单的派生物 ,经济法律关系对客观经济关系有巨大反作用,是其存在 运行和发展必需的法律形式。
二、经济法主体
经济法的地位、本质与渊源
• 1.经济法的地位 中国经济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
一个独立的部门。
• 2.经济法的本质 经济法的本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
一般意义上的阶级性;二是指它不同 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属性。
• 3 .经济法的渊源
• 法的渊源
– 实质意义上 – 形式意义上
经济法的渊源:宪法、法律、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管理规章 、政策与习惯、最高人民法院司法 解释、国际条约和协定。
A.经济权利:
经济职权
国有资产管理权
经营管理权 财产所有权 请求权
B.经济义务:
指经济法主体依法承担的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 定行为的责任。
• 例如: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
• 1.经济法主体概念和条件 经济法主体:它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 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 和个人。 经济法主体的条件:组织上的统一性;财 产上的自主性;法律上的独立性。 • 2.经济法主体种类 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内部组织 个体工 商户、专业户、承包户和公民 、国家(特 殊情况)
三、经济法律关系客体
第一章 经济法导论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经济法的定义
• 经济法的定义:中国经济 法是指调整国家在经济管 理和协调社会经济活动过 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经济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 部门
– 经济法属于国内法体系 – 经济法不同于国内法体系
中的其他部门法
经济法的几大特征
• 1、经济性:最本质特征,反应基本经济 规律,揭示基本经济问题。
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律、法规对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进行调整之后 所形成的、具有经济权利、义务内容和性质的,由国家强制力 保证其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关系。
• 经济关系与经济法律关系
• ——经济关系是经济法律关系产生的根源和存在的基础。 它是在人们经济活动中由多种经济行为相互作用形成的、 不能任意左右的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是属于第一性的, 是一种物质关系。它不依任何单个的社会个体的意志为转 移,也不依法的有无而存在。
经济法的体系
• 经济法的体系:是指经济法作为一 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内部具有逻 辑联系的各项经济法律规范所组成 的系统结构
– 市场主体法 – 市场规制法 – 宏观调控法 – 社会保障法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一、经济法律关系概述
什么是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调整人们行为 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任何 法律关系都是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 种要素构成的。 – 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 第二,法律关系不同于法律规范调 整或保护的社会关系本身。 –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式, 是法律规范的内容(行为模式及其 后果)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具体 的贯彻。
– 现代法的含义:法是政治上的正义, 是世所公认的公正不偏的权衡标准, 是理性的体现,又是一个合同式的契 约。
• 即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应统治阶 级的意志的利益、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 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 公正性 – 可变性 – 必须遵守性 “部门法”的概念
CONTINUE
• 法的作用:
– 法的作用和目的在于为了城邦的“善业 ”,为了“善德”,为了追求“公共福利” ,增进人类的道德。
• 例如: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B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 中华人民国内共和国公司法》
• B 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 理条例》
• C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 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
• D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 账户管理办法》
• 例如:小张认为: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书, 也是法的形式之一。请分析小张的观点是否正确?
• 在我国,只有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的具有普 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才是法的形式。我国的法律 形式主要表现为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包括宪法、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特别行政区的 法、行政规章以及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条约等。我国不 实行判例制度,最高人民法院所作出的判决书只是一种非 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所以小张的观点是 错误的。
• 2、社会性:以社会为本位,维护社会整 体利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 3、政策性 :政策和经济法相互作用 • 4、综合性
– 法益的综合性 – 方法的多样性 – 责任的多重性 – 规范的多元性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与范围
• 经济法调整的不是一切经济关系,而是 一种特定的经济关系,即在国家干预和 调节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它的典型特征是国家的介入。
– 对于那些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和维护正常经 济秩序的社会经济关系,则要加以限制和禁 止
– 对于那些危及经济基础和正常经济秩序的社 会经济关系,则要加以限制和禁止。
– 宏观调控关系——宏观调控法 – 微观规制关系——市场规制法 – 市场主体的组织管理关系——市场
主体法
– 社会保障关系——社会保障法 – 其他应由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
1.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概念 •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一般指经济法主体的权利
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和目的。是经济法主 体通过经济法律关系所追求的目标。 2.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 财物 • 经济行为 • 智力成果
四、经济法律关系内容
1.经济权利、经济义务的概念和含义 经济法律关系内容即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