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优秀作文7篇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优秀作文7篇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

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爱你,我终生的选择 60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题记每当那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每当那一片旗帜在晨风中飘然扬起,我都会默默对自己说:爱你,我爱你。

温柔如你,如柳的爱抚,如被窝的温暖,你给远方的赤子最温柔的爱。

建国初期,西方列强对你虎视眈眈,不仅军事上威胁,经济上封锁,连你的幼子也不放过!当太平洋那端传来你的孩子——钱学森、钱伟长急切的求救,你丝毫也不曾耽搁地发出你深切的呼唤,毫不犹豫地展开了你温暖的怀抱。

终于,怀抱赤子忠心的游子回到了最爱的母亲身边。

傲岸如你,如山的雄伟,如钢铁的臂膀,你给热血的华夏大地撑起一片不屈的天堂。

没有人会想到曾经的盟友也会背叛,没有人会想到曾经的帮助也会变成刺你的剑。

当苏联背信弃义的撤走全部援华物资和专家,当苏联苛刻地要求返还所有已耗尽的粮食果菜,你挺了挺本就坚挺的脊梁,担着这分外沉重的担子,领导你的人民走上了偿还外债的艰辛旅程。

即使如此,你也从不曾放弃你传承五千年的傲岸,从未放弃你与生俱来的傲岸不屈!飞腾如你。

如鹰的不羁,如火车的长鸣,你给贫弱的经济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变。

从建国初的一贫如洗,到现在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只能建造土坯木房到成功研制出战斗力极强的“歼-20”战斗机;从九十年代的“中国制造”到如今的“中国智造”的华丽转身,你成就的何止是一国的梦想啊,真正堪称是一个世界的奇迹!正如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因为爱你,而将你的每一个变化摄入脑海;因为爱你,而将你的每一个足迹用心记录;因为爱你,而向天空大声宣誓:爱你,我终生的选择!我最挚爱的祖国!简评:文情并茂,酣畅淋漓。

炽热的爱国之情,如火如荼,倾情的祖国之恋,如诗如歌。

题目太大,最忌空洞。

但本文化虚为实,虚实结合,通篇运用拟人手法,加之贴切的比喻,亲切可感。

第二人称的运用,有效消弭了距离感。

从游子回归、独立自主发展再到复兴崛起,列举典型的事例、密集的意象,爱你,我终生的选择 60分清醒面对祖国巨变 60分近年来,中国的大国崛起可谓赚足了不少人的眼球,以致成为新世纪的最大新闻。

而国人似乎也十分赞同。

高呼“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等乃是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

对于此,我在为祖国崛起而深感骄傲的同时,也有着一丝担心——我们是否在一些成就面前失去了清醒?就“经济成就”而言,诚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我国已于去年成为GDP世界第二的国家。

但这些所谓的GDP快速增长是有代价的,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

其实,在清朝晚期,中国的GDP是世界第一,比美国还牛,而英国只用了几千名士兵和几十艘军舰就轻易打败了4亿人口的中国。

因此,唯“GDP”论是错误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要想迈向现代化,仍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想,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高层领导者们对之清醒的认识是有很大关系的。

其实,在其他方面,中国的成就虽大,但仍不足以用来自夸,而是需要加以清醒的认识。

我一直很佩服温家宝总理的“清醒论”,他说“中国政府是十分清醒的”,认为只有清醒,才能不断地发展与壮大。

古语云“居安思危”,我想,温家宝总理所说的清醒正是源自于这种危机意识。

试想,如果政府没有这种清醒与危机感,国家何以能挺过亚洲金融风暴、非典、大地震与金融危机,更何以不断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民生的持续改善?一个人,只有“知己之处境,审他人之势”,才能长足发展,一个国家更是如此。

大国崛起需要的不仅仅是民族自信心和人民的勤劳智慧,他更需要一群人,一群能在他受阻时给他力量、在他前进时打镇定剂的人。

这些人便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民族的脊梁”柏杨曾指出中国人的缺点,只是让国人改掉陋习。

我在这里谈清醒,也是出于这样的心情。

我并不是在灭祖国之威风,长他国之志气,而是提醒一下,我们不能为暂时的成就冲昏了头脑,而要冷静一下,清醒地审时度势,为的只是更加安全地前行。

是的,面对祖国巨变,我们需要清醒!简评:难得该生在面对鲜花掌声、欢呼鼓噪时独自保持一份清醒,从中国崛起的大好形势中,冷静观察其中蕴含的危机、潜在的不利因素。

能辩证地对待成就、对待赞扬。

尽管新材料作文提倡多角度立意,但能运用相反联想,如此从相对的方向立意的考生毕竟极少,再加之语言冷峻老道,列举比美国还牛、GDP是世界第一的清王朝却败在英国几千名士兵和几十艘军舰的手下,不啻盛世警钟,无怪乎博得评卷老师的青睐。

腾飞雄鹰,傲视苍穹 60分聆听了中国崛起的盛世华章;仰慕了中国腾飞的骄傲身影;鸟瞰了中国繁荣的美丽蓝图。

神州若腾飞之雄鹰,击苍穹之乐鼓。

倘若中国的腾飞如滔天巨浪,那么科技水平的进步是层叠的浪花。

或许神六的飞天已成为历史;或许探月的传奇已成为佳话,或许……这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不必说太空的神秘发现让人赞叹,不必说月球的图片让人激动,单单是南极探索就让人歌之蹈之,足之舞之。

聆听巨浪起舞的乐章,那仿佛就是雄鹰腾飞的交响曲,盛世华章。

倘若中国的腾飞如完美话剧,那么国际影响的魅力是激情的表演。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中国敢于担当;朝核六方会谈的话语权,中国敢于把握;哥本哈根的问题,中国敢于承担。

在日本大地震中,中国披肝沥胆,竭力相助,在西欧大肠杆菌食品问题中,中国尽力相援。

或许中国的完美本身就是传奇。

仰望完美话剧的表演,那仿佛就是腾飞雄鹰扮演的种种角色,勇于担当。

倘若中国的腾飞如高耸山峰,那么民生改善的程度是葱郁的丛林。

或许“两免一补”的助学政策只是尘埃;或许基层医保的宽厚待遇只是浮云;那么“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真正让农民品尝丰收的硕果。

医保卡的惠利、看病难的解决,无疑是一个大国慢慢崛起真实写照。

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才是祖国发展的最高诠释。

窥探高耸山峰的丛林,那仿佛就是雄鹰生长的点滴痕迹,踏实坚挺。

倘若中国的腾飞如蔚蓝天空,那么经济成就的博大是灿烂的彩虹。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引各国瞩目。

中国在面对金融风暴的袭卷下依旧稳健发展的传奇仍在书写;中国贯彻实施强有力手段应对通货膨胀,稳健发展。

一个优秀大国的崛起,不在一朝一夕,而在点点滴滴。

展望蔚蓝天空的七色彩虹,那仿佛是雄鹰彰显的传奇与美丽,完美无瑕。

用科技水平谱写中国腾飞的乐曲,绝世传响;用国际影响诠释中国腾飞的神话,精彩绝伦;用民生改善书写中国腾飞的篇章,坚实有力;用经济成就传唱中国腾飞的歌谣,震撼人心。

神州若腾飞的雄鹰,正傲视苍穹。

简评:宏伟博大的立意气势,奇崛瑰丽的丰富想象,铿锵华美的辞采旋律,虚实相间收放自若的结构安排,注定了本文要在众多的考生文章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该文就中国崛起突出的六个方面中的“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展开阐发,前四段每段集中写其中的一个方面,能精心选用典型事例,简约而形象,充沛的情感贯穿始终,有较强的感染力。

最后一座土坯房周末,我回到了“阔别”三月的家。

天下高三一般忙,周六不休息,周日休半天。

春节后,我再没回过家。

家在百里之外的深山里,回家一趟不容易。

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学校放了两天假,让学生放松一下,以待最后一搏。

同学们归心似箭,周末一放学,顿“作鸟兽散”。

我坐在长途班车上,恨不得汽车飞起来;一下车,步履匆匆地踏上一条羊肠路,走五六分钟,就可以看见半山腰上的“土坯房”了。

那土坯房,就是我的家。

我家五口人一直住在那间老屋里。

三十多年的风霜雨雪,把它剥蚀得满目疮痍。

这些年,富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漂亮的“小洋楼”鳞次栉比,把山村点缀得如同别墅区一般富丽堂皇。

渐渐地,我家的老屋竟成了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丑陋无比,有碍观瞻。

我家又是山村的制高点,这样就有点滑稽,成了“鸡立鹤群”。

奇怪的是,父亲是挣钱的好把式,干活不惜力气,又有技术,但父亲就是迟迟不盖新房。

乡亲们说父亲是个守财奴,舍不得花钱。

听到这些善意的挖苦,手巧口拙的父亲付之一笑,啥话也不说。

我也不理解,早几年负担重,风烛残年的爷爷奶奶常看病,现在日子好过了,父亲还是按兵不动,真不知他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转过一道弯,奇迹出现了——土坯房竟然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小洋楼”,雪白的墙体,蓝色的屋顶,在夕阳下熠熠生辉……我先是目瞪口呆,继而惊喜地往家跑,顾不得“窈窕淑女”的形象,像个野小子。

三月不见,家人亲热得不行,父母弟妹围上来,这个说我胖了,那个说我廋了,这个说我白了,那个说我黑了。

我应付几句,赶紧屋里屋外看新房。

这是一座两层小楼。

外墙贴着洁白的瓷砖,崭新如洗;室内装修简洁而美观,地板光可鉴人,天花板上悬挂着华美的灯饰,雍容典雅……母亲一边陪我参观一边说:“你爸早就想盖房了,可盖房子动静大,怕影响你学习,咱上高中图啥呢?不就是图考上大学吗?……你三个月不回家,你爸就趁这个机会动工了,他不让对你说,怕你读书不安心,老想着回家帮忙。

”是啊,家里大兴土木,谁都不得安宁。

父亲口齿木讷却心细如发。

我心头涌起一股暖流,弥漫到全身,不由得往父亲怀里钻,脑袋在那宽厚的胸口上贴了好久,像在聆听父亲的心跳。

夜晚,我躺在舒适的席梦思床上,浮想联翩。

随着我家新楼的竣工,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成了历史的陈迹。

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我家是亿万中国农民家庭的缩影。

试看今日之中国,像我家这样的农民家庭不知有多少。

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与新时期以前的农民不可同日而语……想着,想着,我眼前出现了幻觉——在学校举行的才艺选拔大赛上,我声情并茂地唱了两支歌后,主持人考我一个老气横秋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富强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亿万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哗,台下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点评】选材精当,真正做到了以小见大,通过我家住房的变迁表现当代中国农民生活的巨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这一重大主题;构思颇有特色,结构精致缜密,主要表现在文章前后的照应技巧上,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二者吻合得天衣无缝。

例如,开篇写“三月没回家”,既是高三生活的真实写照,又为后文“土坯房”变成“新楼房”巧埋伏笔;中间部分写父亲“迟迟不盖新房”,是设置悬念,后面母亲陪我参观时说的一番话是揭开谜底,前后有机衔接,不露痕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