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版文本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版文本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

第6课鸿门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上无数英雄随着时光流逝而一去不返,可是他们却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让后人代代咀嚼和品味。

一个个故事凝成了厚重隽永的中华文化,哺育着后人。

两千年前,项羽和刘邦的一次宴会,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富于传奇色彩的历史典故,而且宴会上的成败得失还启示着后人:自古成败多少事,千秋功过后人说。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少时随父司马谈在长安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踪几乎遍及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

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

司马迁耗尽一生心血完成《史记》,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2.背景探寻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

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岁)也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

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

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

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函谷关)中者王之。

”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

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巨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

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派兵守关,想做关中王,驻军于霸上。

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

就在这样剑拔弩张的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3.文体知识《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大约3 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52万余字。

“本纪”写历代帝王的兴废和重大的政治事件,“表”是按世代、年、月写成的简明大事记,“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世家”记叙春秋战国以来各主要诸侯国和汉代所封的诸侯、勋贵的历史,“列传”记贵族、官吏、学者、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刺客、游侠、商人等重要的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

《史记》以人物为中心,开我国古代历史传记文学的先河,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群像。

鲁迅对其予以高度评价,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名言警句一、文本名句1.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3.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二、有关项羽的名句1.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乌江亭》)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文白对读沛公 军霸上,未得 与项羽相见。

沛公 左司马曹沛公驻军霸上,还没有跟项羽相见。

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 王关中,使 子婴为相,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打算在关中称王,任命子婴做相,珍宝尽有之。

”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 士卒,为 击破沛公珍宝全都占有了。

”项羽大怒道:“明天犒劳士兵,给我去打败军!”沛公的军队!”⎣⎢⎡沛公:刘邦,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号称“沛公”。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霸上: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

左司马:官名。

王(wàn ɡ):称王,动词,省略了介词“于”(在)。

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子婴:秦朝最后的国君,在位46天。

当时已投降刘邦。

有:被动词,被占有。

之:复指珍宝。

旦日:明日。

⎦⎥⎤飨(xiǎn ɡ):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是犒劳的意思。

为(wèi ):介词,替、给。

后省宾语“我”(项羽自称)。

当是时,项羽 兵 四十万, 在 新丰鸿门;沛公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鸿门;沛公兵 十万, 在 霸上。

范增 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

范增劝说项羽道:“沛公在山东时,贪于财货,好 美 姬。

今 入 关,财物无 所 取,贪图财货,喜欢漂亮的女人。

如今入了关,不掠取任何财物,妇 女无所幸,此 其 志不在小。

吾 令人望 其 气, 皆也不迷恋女色,看来他的志向不小。

我(曾)派人观察他的‘云气’,都呈为龙 虎,成五 采,此 天子 气也。

急 击勿现出龙虎的形状,五彩斑斓,这是天子的云气啊。

赶紧攻打他吧,不要失!”失去时机!”⎣⎢⎡ 范增:项羽的主要谋士。

说(shuì):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可译作“劝告”。

山东: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于:介词,表对象。

财货:都指钱财,与今义有别。

姬(jī):美女。

无所:动宾结构,没什么。

幸: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

望其气:这是迷信,说是“真龙天子”所在的地方,天空中有一种异样的云气,会望气的人能够看出来。

⎦⎥⎤五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

天子:皇帝,天帝之子。

失:失去时机。

楚 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 善留侯 张良。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跟留侯张良要好。

张良是时 从 沛公,项伯乃 夜驰 之 沛公张良这时正跟随沛公,项伯于是连夜骑马到沛公军, 私 见张良,具 告 以 事,军营,私下会见张良,详细地告诉他项羽将发动进攻的事,欲呼张良与 俱 去,曰:“毋从 俱 死也。

”想叫张良跟他一同离去,说:“不要跟着他们一块送死。

”⎣⎢⎡左尹(yǐn ):官名。

项伯:名缠,字伯。

季父:叔父。

素:向来。

善:友善、交好。

留侯张良:字子房,刘邦的主要谋士。

刘邦得天下后,封他为“留侯”。

留,地名,在今江苏沛县东南。

乃:副词,就。

之:动词,到。

具:副词,全,⎦⎥⎤都。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之”。

与:后边省略了宾语“之”(代项伯)。

从:跟随,后边省略宾语“之”(代刘邦)。

张良曰:“臣为韩 王送 沛公,沛公今事有急,张良说:“我替韩王送沛公(到这里),沛公如今有急难,亡 去 不 义, 不 可 不 语。

” 良 乃我逃离了他,是不守信义的,我不能不告诉他。

”张良于是入, 具 告 沛公。

进入(中军帐),把全部情况告诉了沛公。

⎣⎢⎡臣:张良对项伯称臣。

称臣,表谦。

为(wèi ): 替。

张良本是韩国人,后跟随刘邦。

为韩王送沛公:张良曾劝项梁立韩公子成为韩王。

后来张良就做了韩王的申徒(相当于国相)。

刘邦从洛阳南行,张良率兵随之。

刘邦让韩王成留守,自己就同张良西入武关。

这里张良托辞说“为韩王送沛公”,是向项伯表示他和刘邦的关系。

急:形容词作名词,急难。

义:合宜的道德行为及道理,封建道德观念之一。

⎦⎥⎤语(yù):告诉。

沛公大 惊, 曰:“为之奈 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沛公大吃一惊,说:“这怎么办呢?”张良说:“谁替大王为此 计 者?” 曰:“鲰 生 说 我曰:‘距 关,献闭关这条计策的?”沛公说:“有个浅陋的小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毋 内 诸 侯,秦地 可 尽 王也。

’ 故听 之。

”不让诸侯的军队进来,就可以占领秦的全境称王。

’所以听了他的。

”⎣⎢⎡为之奈何:怎样对付这件事。

奈何,如何、怎样。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第一个为(wèi ),介词,替。

第二个为(wéi ),动词,献,出。

者,句末语助词,表疑问语气。

此计,指下文“距关,毋内诸侯”的计策。

鲰(zōu )生:意思是浅陋无知的小人。

鲰,浅陋、卑微。

距:通“拒”,把守的意思。

毋内诸侯:不要让诸侯进来。

内,通“纳”,接纳。

诸侯,指其他⎦⎥⎤率兵攻秦的人。

尽:全部。

王(wàn ɡ):称王,统治。

良 曰: “料大王 士卒足以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当项王 乎?” 沛公 默 然,曰:“固 不如也。

跟项王抗衡吗?”沛公沉默了一会,说:“本来就比不上他啊。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您是不敢背项王 也。

” 沛公曰:“君安与 项 伯有 故?”不敢违背项王(意旨)的。

”沛公说:“你怎么跟项伯有交情呢?”张良曰:“秦 时 与臣 游,项伯杀人,臣 活张良说:“秦朝的时候,他与我交往,他杀了人,我救活了之;今事有急, 故幸 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 长?”他;如今有急难,幸亏他来告诉我。

”沛公说:“你跟他谁大谁小?”良曰:“长于臣。

”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 得 张良说:“他比我大。

”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用对待兄 事 之。

”兄长的礼节侍奉他。

”⎣⎢⎡料:估计。

当(dān ɡ):对等,比得上。

往:到……去。

谓:告诉,后边不直接接引语,这一点与“曰”不同。

安:疑问副词,怎么。

故:旧交。

游:在这里指交往。

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幸:幸亏,幸而。

孰与:文言惯用格式,即“跟……比,谁……”。

少长:偏义复词,义在“长”。

呼入:即“呼之⎦⎥⎤入”。

兄:名词作状语,表对人的态度。

像对待兄长一样。

事:侍奉。

张良出, 要张良出去,邀请项伯。

项伯即入 见沛公。

沛公奉 卮 酒为 寿,项伯。

项伯就进来见沛公。

沛公捧上一杯酒,祝项伯约 为 婚 姻,曰:“吾入关, 秋健康,(又)跟他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入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有所 近, 籍 吏 民,封 府库,而毫不敢据为己有,给官吏和百姓造册登记,封存官库,等待 将军。

所以遣 将 守 关 者, 备待项将军来(处理)。

之所以派军队把守函谷关,是防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日夜 望将军 至,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事故。

我日夜盼望项将军到来,岂 敢反 乎!愿伯 具 言 臣之不敢倍 德 也。

”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向项王)详细说明我是不敢忘恩的。

”⎣⎢⎡ 要:通“邀”,邀请。

奉:献,进。

卮(zhī):酒器。

为寿:即“为之寿”。

寿,动词,特指敬酒或赠礼物向人祝健康。

敬酒时献祝颂之词都可叫“寿”。

约:约定。

为:结为。

婚姻:亲(qìn ɡ)家,女方父亲叫婚,男方父亲叫姻。

秋毫: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

有所:动宾结构,有什么。

近:接触、沾染。

籍:簿籍,即今天的户口册。

在这里用作动词,给……登记户口。

府库:这里指财物仓库。

所以:表原因的固定格式,译为“……的原因”。

者:表提顿的语气词,用在因果复句中的原因分句之后,常与“所以”配合,构成“所以……者”的格式,表示提起下文和句间停顿。

盗:这里指农民起义队伍。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入:偏义复词,意在“入”。

非常:意外的变故。

伯:项伯的字,刘邦称项伯的字,表尊敬,自称臣,表谦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