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档案
历史档案
制作: 晓风
夏朝
夏朝 ; 夏朝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禹建立的国 家,夏禹国,初于中岳嵩山(古称外方山)南麓阳 城(河南登封),后迁于方山(古称龙山)东麓颍水居 夏,夏邑(河南禹州),后称阳翟。太康迁斟鄩(河 南偃师),仲康,相,癸桀王数代均都于斟鄩。夏 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度变成 王位的世袭制度。夏朝共传14代17王(一说13 代16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还是部落联盟首领有 争议),约471年,后为商朝所灭。.履癸(桀、 杰)
春秋战国东周皇帝
周平王姬宜臼,(约前781——前720)前770年—前720年在位50年。 周桓王姬林,(?——前697年) 前719年—前697年在位23年 周僖王姬胡齐,(?——前677年)前681年—前677年4年。 周庄王姬佗(?——前682年10月)前696年—前682年在位14年 周惠王姬阆,(?——652年12月)前676年—前652年在位25年 周襄王姬郑,(?——前619年)前651年—前619年在位23年 周顷王姬壬臣,(?——前613年)前618年—前613年在位6年 周匡王姬班,(?——前607年10月)前612年—前607年在位6年。 周定王姬瑜,(?——前586年11月)前606年—前586年在位21年。 周简王姬夷,(?——前572)前585年—前572年在位14年。 周灵王姬泄心,(?——前545年)前571年—前545年在位27年。 周景王姬贵,(?——前520年)前544年—前521年在位25年。 周悼王姬猛,(?——前520年10月)前520年—前520年在位不足1年。 周敬王姬匄,(?——前476年)前519年—前476年在位44年。 周元王姬仁, (?——前469年)前475年—前469年在位7年。 周贞定王姬介, (?——前441年)前468年—前441年在位27年. 周哀王姬去疾, (?——前441年)前441年—前441年在位3个月。 周思王姬叔, (?——前441年)前441年在位5个月。 周考王姬嵬, (?——前426年)前440年—前426年在位15年。 周威烈王姬午,(?——前402年)前425年—前402年在位24年 周安王姬骄,(?——前376年)前401年—前376年在位26年。 周烈王姬喜, (?——前369年)前376年—前369年在位8年 周显王姬扁,(?——前321年)前368年—前321年在位48年。 周赧王姬延,(?——前255)前314年—前255年在位60年
灭亡原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商朝到商纣王时已把自己的国家搞得很糟。他特别讲究阔气,尤其喜欢吃喝。他在王宫里设了酒池肉林。酒池就是 凿一个大得可以行船的池子,里面灌满了酒。肉林就是在酒池边上竖立许多木桩,上面挂着烤得香喷喷的肉。纣王 和贵族在酒池边上尽清地酗酒,到肉林一伸脖子就能吃到肉。 纣王特别宠爱一个叫妲己的女人。妲己尽想出一些坏主意,叫纣王干一些伤天害理的事。例如,她叫商纣王用一 种炮烙的残酷刑罚来惩治那些反对他的人。炮烙就是用炭火把铜柱烧热后,强迫人在铜柱上爬,掉下来被熊熊燃烧 的炭火活活烧死。 纣王这样荒淫残暴,经常有人劝阻他,但他总是不听。他的异母哥哥微子启对他说:“我们这样拼命喝酒,败坏 了先祖留下来的美德。喝酒使我们的百姓、大臣们都做出偷窃奸邪的坏事来,眼看我们殷朝就要灭亡了。”纣王不 听微子启的劝告,微子启只得偷偷离开他。纣王的堂兄弟箕子也劝纣王,纣王不但不听,反而把他囚禁起来。纣王 的叔叔比干好言规劝他悬崖勒马,他居然命人杀死比干,剖开肚子,取出心来观赏。纣王这样残暴,吓得谁也不敢 再规劝他了。大臣们有的装病不出,有的虽上朝但一言不发。一些大官甚至偷偷地拿起商朝太庙里的祭器、乐器, 投奔了周武王。 纣王对大臣们尚且这样残暴,对待老百姓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他要造鹿台,就强迫老百姓去服劳役;他要喝酒, 就随意把老百姓的口粮夺去酿酒;他要吃肉,就迫使老百姓没日没夜地到深山密林去猎取野兽;他的爱姬妲己喜欢 看杀人,他就随便地把老百姓拉去砍头、剁足、剖肚子。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只好扶老携幼,哀号哭泣着 四处逃亡。 纣王的暴政,使得商朝的统治再也维持不下去了。这时周武王在姜尚和他叔父周公旦的协助下决定进攻商朝。公 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领兵车300辆,虎贲(近卫军武士)3000人,士卒45000人,会合各小国部队,从孟津出 发,向商朝都城朝歌进军。周武王在牧野,竖起伐纣大旗,在誓师大会上,历数纣王腐败荒淫、凶恶残暴的种种罪 恶,然后指挥大军向商军进攻。此时纣王正带着他心爱的妲己和宠臣在鹿台欣赏歌舞,饮酒作乐。当下属把周军进 攻的消息告诉他时,他才慌忙召集大臣商量对策。因商军主力当时正在东南地区对第三页 付东夷,一时调不回来,纣王只好临时把大批奴隶武装起来,共70万人,开赴前线,抵抗周军进攻。 当周殷两军摆开阵势,准备厮杀时,殷军在阵前纷纷起义,掉转戈矛和周军一起杀向商纣王。纣王大败,带着少 数卫士逃回朝歌。他知道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就把玉石和其他宝贝围在腰上,在鹿台大吃一顿,然后放一把火, 把自己烧死了。商朝就这样灭亡
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 周族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在陕甘一带活动 讨伐商纣王的周武王[8] ,后以岐山之南的周原为主要的根据地。至公元前11世纪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强大。 它一面征伐附近小国,扩充实力;一面把它的都邑从周原迁到今长安区沣水西岸,建 成丰京。它不断向东进逼的势态,加剧了与商朝的矛盾。商王帝辛(商纣王)一度将 西伯昌囚于羑里。周臣用美女、珍宝进献商王,帝辛才放了西伯昌。西伯昌回到国内 后,进一步加紧了伐商的准备。此时,商王朝政治腐败,内外矛盾空前尖锐。[9]周文 王(昌)长子伯邑考先于文王而死(死因未载;《封神榜》称其被纣所杀),立姬发 为太子。文王认为伐商条件已成熟,临终前嘱太子发积极准备伐商。武王即位以后, 趁商朝主力征战在外之际,周武王率军东征,武王九年,大会诸侯于孟津,(今河南 孟津,为古代重要渡口)。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之多。在大 会上,周武王举行了誓师仪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是一次“诸侯所 由用命”的重要会盟[10]。出兵车300乘、士卒4.5万人、虎贲3000人,浩浩荡荡地 向东进发。庸、蜀、羌、鬃、微、卢、彭、濮等许多小国也率兵配合。 到二月五日,武王的联军就在殷都的郊外牧野与纣王的军队摆开了决战之势[11]。纣 王也集合起了十几万人与武王相抗衡,可是,因为民心的归向,纣王的军队毫无战心, 反而倒戈帮助武王。所以,没费太大的力气,武王就攻进了都城朝歌。纣王眼看大势 已去,就登上花费巨资为自己建造的鹿台自焚身亡。殷商王朝也就这样灭在了纣王的 手中[11]。
商朝皇帝列表 汤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 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商朝历史
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又一个王朝。公元前1600年商族部 落首领商汤灭夏创立,商王朝经历17代31王。共历经554年,至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灭。 商代期间曾多次迁都。到盘庚在位时,定都于殷,并固定下来,从此商朝也称殷朝。商朝建立后, 从仲丁到盘庚的一百多年间,商朝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诸子弟争相代立的长期王位纷争。商朝历史 就进入了中衰时期。为摆脱政治动乱和灾害困扰,商王先后五次迁都:仲丁自亳迁于嚣(今河南荥 阳);河亶甲自嚣迁相(今河南内黄);祖乙居庇(今山东定陶);南庚自庇迁奄(今山东曲阜); 盘庚自奄迁殷(今河南安阳市)。盘庚迁殷是商代历史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扭转了商王朝的颓势, 走上了中兴的道路,出现了“百姓第二页 由宁,殷道复兴”的政治局面。从此商王朝结束 了屡次迁都的动荡岁月,直至商亡再也不曾迁都,迎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盘庚迁 到新邑之后,当时并没有把这个地方叫做“殷”,甲骨文中把它称作“大邑商”,商朝也不称为殷 朝。周灭商后,为了表示对商人的轻蔑,便把商都附近商王的田猎区殷原这个“殷”地名称呼商人。 于是,商朝也就称为“殷”或“殷商”。这座商朝王都在武王灭纣以后遭到破坏,逐渐废弃,成为 废墟,所以称“殷墟”。 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夏朝只是中国传说中的朝代,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历史上夏朝的存在, 因此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应该是商朝。其实并不是那样,夏朝是一个王朝。并且按照他们所定的文明 标准,中国的文明史最多只能从商朝的盘庚迁殷算起,那么也就是说,中国的文明史其实和只有 3000年,而不是中国学者所说的5000年。这也是证明殷商和商朝的一个证据。 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也不断,桀继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整日不理朝政。四 方诸侯们纷纷背叛于商。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部落首领汤联合其他部落消灭了夏王朝。从此, 商朝建立。商朝开始定都在於亳(今河南商丘)。夏亡后都城西迁,仍就称为“亳”(今河南偃师 一带)。
西周历史
周人起源 周人是一个后起的姬姓部族,兴起于今陕甘一带,十分重视农业。他们认为后稷是他 们的始祖,并把他尊为农神,西周的农官之长便以“后稷”命名。从后稷到到文王中间有若干个王, 《史记· 周本纪》、《世本》记载有十五代,依次是后稷(名弃)、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 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昌,而《汉书》记载有十八代。然 而自后稷至文王千余年,只经过十几代是不可能的,后人多对此表示怀疑[6]。 到了不窋时代,周人迁徙到戎狄之间。公刘时为了发展农业又迁至自然环境优异的豳。到达豳地以 后,周人开垦田地、营建房屋、并确立了一套举行祭祀、宴会的礼仪。“京”、“京师”就是源自 公刘时代对国都的称谓。[6]商王武丁时期,周成为商的封国。公亶父(后来被追尊为周太王)时, 为避免西北戎狄部落的滋扰,周人再次迁都至歧阳周原。这时政治设施有了长足发展,王宫设皋门、 应门,国都设宗庙、社稷即始于此时。[7] 太王死后,少子季历继位。由于与太伯所建吴国、任姓诸侯保持友好,加之商朝国力衰微,周的力 量不断壮大。商王武乙时期,周开始武力开拓领土,首先花了三年时间征服鬼方。之后,季历继续 进攻山西地区的戎狄,在攻打燕京戎时受挫,然而接着还是攻克了余无戎。打败余无戎后,季历被 商王文丁任命为牧师(一种相当于方伯的职位)。由于季历将周国的领土大大向西北扩展,受到了 文丁的猜忌,终于被文丁害死。[6] 季历死后,其长子继位,是为周文王,他曾被商王册命为西伯。崇侯虎向纣报告了西伯对处死九侯 的不满,西伯因此被囚禁于羑里,直到西伯的属下进贡美女和财物才被赦免。周文王一面殷勤侍奉 殷王纣,一面借口征讨叛国四处开拓领土,周的势力得以大幅度扩张。文王团结诸侯,解决了虞、 芮两国的争端,先后征服了犬戎、密(密须)。之后又灭掉了山西地区的黎,并攻克盂(又作于、 邗)。崇侯虎所在的崇是当时的东方强国,也在激烈的攻城战之后被周攻占。文王在克崇后迁都到 丰,仁政爱民,并建立了一套以卿士为首的官制,健全了政治机构,积聚了一大批有才能的贵族, 为周王朝的建立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