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
前一篇:五人墓碑记后一篇:峡江寺飞泉亭记
西湖游记二则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
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西湖游记二则全文翻译: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

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软。

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
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次开放,更是奇特的景观。

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宋朝张功甫遗留下来的,赶紧去看看吧!”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

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原文“绿烟”的“烟”有比喻义,唐温庭筠有句云:“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菩萨蛮》)可证。

故译文如此。

),桃红似雾,弥漫二十多里,到处都传扬着歌声和器乐声,年轻的妇女们汗流如雨,衣著华丽的富家子弟往来不绝(“盛”,有热烈意,极言来者之众,这里用意译。

),比堤边的草还要多,真是美丽、妖艳极了。

但杭州人游湖,限于午、未、申这三个时辰。

其实,湖水被染成绿色,暮烟凝聚在山间(原句是“对文”,“工”“妙”同义,只好把它们合二而一,用“佳景”作意译并移入下句充当主语。

),这两种佳景都出现在旭日初升、夕阳还未落山之际,(有了它们)才把西湖浓媚的姿态发挥到了极点。

月景尤其难以用言语形容,花和柳的情态,山水的容颜和情意,另是一种趣味。

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讲给那些俗人听呢!
西湖游记二则对照翻译:初至西湖记
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

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软。

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游六桥待月记
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次开放,更是奇特的景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宋朝张功甫遗留下来的,赶紧去看看吧!”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

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原文“绿烟”的“烟”有比喻义,唐温庭筠有句云:“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菩萨蛮》)可证。

故译文如此。

),桃红似雾,弥漫二十多里,到处都传扬着歌声和器乐声,年轻的妇女们汗流如雨,衣著华丽的富家子弟往来不绝(“盛”,有热烈意,极言来者之众,这里用意译。

),比堤边的草还要多,真是美丽、妖艳极了。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但杭州人游湖,限于午、未、申这三个时辰。

其实,湖水被染成绿色,暮烟凝聚在山间(原句是“对文”,“工”“妙”同义,只好把它们合二而一,用“佳景”作意译并移入下句充当主语。

),这两种佳景都出现在旭日初升、夕阳还未落山之际,(有了它们)才把西湖浓媚的姿态发挥到了极点。

月景尤其难以用言语形容,花和柳的情态,山水的容颜和情意,另是一种趣味。

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讲给那些俗人听呢!
经典文言文:
硕鼠陋室铭蜀道难一剪梅行路难如梦令小石潭记
鱼我所欲也湖心亭看雪雁门太守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钗头凤过秦论鸿门宴使至塞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江城子密州出猎
相见欢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故人庄夜雨寄北苏幕遮买椟还珠归园田居其一秋兴八首
旅夜书怀五柳先生传鹊桥仙湘夫人短歌行李凭箜篌
引水龙吟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商山早行秋词涉江采芙蓉关山月春夜洛城闻笛公输江南逢李龟年峨眉山月歌望海潮
扬州慢石钟山记扁鹊见蔡桓公将进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