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上册第12课《认识固体》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第12课《认识固体》教学设计

《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12课《认识固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第一课,本课安排了“摆棋子”和“和固体有什么特征”两个探究活动进行教学。

活动一是通过摆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军棋的棋子和棋盒的形状,尝试用不同的摆法将棋子全部放进棋盒里。

活动二是指导学生对身边常见的一些固体,如:铅笔、橡皮、杯子等物体通过用尺测量、用手掂量、用简易天平称量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固体是有一定形状、体积和质量的。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物体都很熟悉了,但物体可细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学生去没有明确的区分方法,也就是对什么样的物体被称为固体,固体有什么样的特征没有明确的认识,所以,也不会区分出许多物体中哪一些才是固体。

所以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摆棋子”和“固体有什么特征”这两个活动来认识什么固体是怎样的,固体都有一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等特征。

三、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用不同的摆法将棋子全部放进棋盒里。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军棋的棋盒和棋子的形状,让其思考怎样用不同的方法把棋子全部放入棋盒中。

并通过自己亲手尝试把棋子全部摆放入棋盒中。

2.指导学生用手和不同的工具。

通过掂量、测量、称量等方式认识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大小和质量的特征。

四、教学目标
1.知道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归纳固体的特征。

3、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兴趣。

4、认识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发现并归纳固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选用什么方法来观察比较、发现并归纳固体的特征。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小组用学具一套、课件、相关图片
学具准备:每小组准备军棋一盒、铅笔长短各一支,橡皮一块、塑料杯一只,塑料、积木、石头、泡沫块、塑料尺和软尺各一把,简易天平一台。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出示军棋一盒,让学生认识。

问题:这是什么?谁会玩军棋?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摆棋子
问题:请你观察军棋的棋子和棋盒的形状是怎的?你们能尝试用不同的摆法将棋子全部放进棋盒里吗?
交流:学生观察棋盒和棋子的形状,分别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教师归纳板书。

讨论:怎样把长方体且大小一样的棋子用不同的摆法全部放入长方体的棋盒里呢?
任务:把棋子摆放入棋盒中。

活动:学生动手操作把棋子放入棋盒中。

要求:①以小组为单位把桌面上的棋子全部摆放入棋盒中。

②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至少一种棋子的摆法。

③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记录1中。

交流:各小组展示并阐述自己摆棋子的方法。

小结:棋子盒棋盒都是有一定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是长方体的,所以摆放时要注意观察它们摆放的方向。

2.活动2:固体有什么特征
问题: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由金属、塑料、木材和石头制成,像棋子一样,它们都是固体。

这些固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讨论:固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吗?固体都有一定的质量吗?用什么方法测量呢?交流:猜想固体应有的特征,交流测量不同固体的特征可以选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

任务:找出固体有哪些特征。

活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找到固体具有的特征。

要求:①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用塑料尺和软尺、手、简易天平等测量铅笔、橡皮、军棋、杯子、塑料小方块、石头、泡沫块的长度和质量的大小。

②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固体有什么特征。

③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记录2、3中。

小结:固体的特征是有一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等特征。

八、板书设计
第12课认识固体
棋子
摆棋子
棋盒
形状
固体的特征大小
重量
(设计者:萧顺欢、巫卫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