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亭湖高级中学【最新】高二小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C.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2.下列与参考系有关的成语是( )A.三足鼎立B.刻舟求剑C.滴水穿石D.立竿见影3.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
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km。
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A.80km/h是平均速度,100km是位移B.80km/h是平均速度,100km是路程C.80km/h是瞬时速度,100km是位移D.80km/h是瞬时速度,100km是路程4.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在OA段运动得最快B.汽车在AB段静止C.CD段表示汽车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D.4 h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零5.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1s内下降的高度为10mD.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与高度无关6.一个竖直向下大小为18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沿水平方向,大小等于24N,那么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是A.42N B.30N C.24N D.6N7.在田径运动会跳高比赛中,小明成功跳过了1.7m的高度,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明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C.小明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D.小明起跳以后在下降过程中重力消失了8.如图所示,一艘炮艇沿长江由西向东快速行驶,在炮艇上发射炮弹射击北岸的目标.要击中目标,射击方向应()A.对准目标B.偏向目标的西侧C.偏向目标的东侧D.无论对准哪个方向都无法击中目标9.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下列不正确的实验要求是()A.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平行B.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相互垂直C.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其量程10.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获得的一段纸带如图所示,A、B、C、D为相邻的四个计数点,已知AB=1.80cm,BC=2.00cm,CD=2.20cm,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是用秒表测出的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C.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0.42m/s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0.2m/s21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战斗机战斗前抛弃副油箱,是为了增大战斗机的惯性B.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C.火箭升空时,火箭的惯性随其速度的增大而增大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12.如图所示,小球以大小不同的初速度水平向右,先后从P点抛出,两次都碰撞到竖直墙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两次碰到墙壁前的瞬时速度相同B.小球两次碰撞墙壁的点为同一位置C.小球初速度大时,在空中运行的时间较长D.小球初速度大时,碰撞墙壁的点在上方13.A 、B 两个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之比:4:3A B S S =,转过的圆心角之比:3:2A B θ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它们的线速度之比:4:3AB v v =B .它们的角速度之比:2:3A B ωω=C .它们的周期之比:3:2A B T T =D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3:2A B a a =14.如图所示,用长为L 的细线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θ,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小球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和向心力三个力B .向心力是细线的拉力和小球所受重力的合力C .向心力等于细线对小球拉力的水平分力D .向心力的方向一定处在小球运动的水平面内15.如图,一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质量为m 物体A 相对斜面静止,则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为A .sin g αB .cos g αC .tan g αD .cot g α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沿着半径为R 的半球形金属壳内壁滑下,半球形金属壳竖直固定放置,开口向上,物块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 ,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对物体在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B.受到的摩擦力为2v mR μC.受到的摩擦力为2()v m gR μ-D.受到的摩擦力为2()v m gR μ+17.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物体位于M处,用绝缘丝线系上带正电的小球,分别挂在P1、P2、P3的位置,可观察到小球在不同位置时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不同.关于此实验得出的结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的带电性质有关B.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间的距离有关C.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所带的电量无关D.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丝线的长度有关18.关于电容器的电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容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B.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间距、正对面积等有关C.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法拉D.电容器带电时,两个极板只有一个板上有电荷19.下列关于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说法正确的是()A.小磁针N极在某点所受的磁力方向跟该点的磁感线方向一致B.磁感线在空中能相交,并且是客观存在的一系列曲线C.磁感线较密处,磁感应强度较小;磁感线较疏处,磁感应强度较大D.磁通量的单位是特斯拉20.如图所示A、B为两个同心圆环,当一有界匀强磁场恰好完全垂直穿过A环面时,A环的磁通量为Φ1,B环磁通量为Φ2,则有关磁通量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Φ1<Φ2B.Φ1=Φ2C.Φ1>Φ2D.无法确定21.一正电荷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其速度v 的方向和受到的洛伦兹力F的方向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磁场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F 方向相反B.垂直纸面向里C.垂直纸面向外D.与F 方向相同2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着光滑的14圆弧槽,它的末端水平,上端离水平地面高为H,将一个小球从上端无初速释放,要使小球离槽后的水平位移有最大值,则()A.圆弧槽的半径应该为12H,水平位移的最大值为HB.圆弧槽的半径应该为16H,水平位移的最大值为HC.圆弧槽的半径应该为12H,水平位移的最大值为√53HD.圆弧槽的半径应该为16H,水平位移的最大值为√53H二、填空题23.具有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功能的两只手机在间距小于10cm时可以通过________波直接传输信息,其载波频率为1.5×107Hz,载波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则该载波的波长为________m.24.手持小型电风扇的电压为8 V,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2A,电风扇的电机内阻为0.6Ω,则电风扇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为________W,热功率为________W.三、实验题25.(1)某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_______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B.每次改变拉小车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D.每次小车的质量要远大于塑料桶的质量(2)某组同学根据数据,画出a-F图像如图所示,那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3)本实验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法四、解答题α=︒,一个总质量为m=75 kg的滑雪者从离斜面底26.如图甲所示,斜面的倾角为37端距离为x=8 m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自由下滑,已知雪橇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不计空气阻力.(sin370=0.6,cos370=0.8,g=10m/s2)则:0.25(1)滑雪者下滑的加速度a1为多大?(2)滑雪者下滑至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多大?(3)若滑雪者在斜面底端时,只依靠惯性上滑至原来的位置(如图乙),那么滑雪者在斜面底端时必须获得一定的初速度v0,则这一初速度v0至少为多大?27.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物块自高台上A点以4 m/s的速度水平抛出后,刚好在B 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半径为0.5 m的光滑圆弧轨道运动。
到达圆弧轨道最底端C点后沿粗糙的水平面运动4.3 m到达D点停下来,已知OB与水平面的夹角θ=53°,g=10 m/s2(sin 53°=0.8,cos 53°=0.6)。
求:v;(1)到达B点的速度B(2)物块到达C点时,物块对轨道的压力;(3)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8.如图所示,有一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的水平圆盘,上面放置劲度系数为k=46 N/m 的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于轴O上,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A,物块与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开始时弹簧未发生形变,长度为l0=0.5 m,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g=10 m/s2,物块A始终与圆盘一起转动.则:(1)圆盘的角速度为多大时,物块A开始滑动?(2)当角速度缓慢地增加到4 rad/s时,弹簧的伸长量是多少?(弹簧伸长在弹性限度内且物块未脱离圆盘).(3)在角速度从零缓慢地增加到4rad/s过程中,物块与盘间摩擦力大小为f,试通过计算在坐标系中作出f-ω2图象.参考答案1.D【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选项A 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B 错误;伽利略发现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选项C 错误;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选项D 正确;故选D.2.B【解析】三足鼎立、滴水穿石以及立竿见影均不涉及物体的位置变化情况,故均与参考系无关,而刻舟求剑是以船为参考系来研究剑的运动,故涉及参考系,故B 正确,ACD 错误.点睛:明确参考系的定义,知道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常常用某个物体作为标准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明确成语的意义即可明确是否涉及参考系.3.D【详解】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表示在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所以80km/h 是指瞬时速度;到杭州还有100km ,100km 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路程,故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