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4章开放经济的政策运用与经济均衡
第4章开放经济的政策运用与经济均衡
2020/11/19
图4.27 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不完全流 动时的财政政策效应分析之二
③ BP曲线斜率大于LM曲线的斜率时。 如图4-28所示,
图4.28 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财政政策效应分析之三
2020/11/19
(三)资金完全流动的财政、货币 政策效应分析。
1.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二、 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和货币政 策的效应分析
如图4-20,货币扩张会使LM曲线右移,这带来利率的下降、国民收入的提高。 财政扩张会使IS曲线右移,这带来利率的上升、国民收入的提高。但是在不同 程度国际资金流动的影响下,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会受到影响。
2020/11/19
(一)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财政、 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第一,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这意味着产出 完全由总需求水平确定。另外,名义汇率 与实际汇率之间不存在区别。
第二,即使在长期,购买力平价也不存在。 因此,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完全依据国际收 支状况进行调整。
第三,不存在汇率将发生变动的预期,投资 者风险中立。
第四,资本自由流动,利率评价理论成立。
2020/11/19
2020/11/19
二、内外经济均Leabharlann 与政策搭配(一)斯旺的政策搭配原理
2020/11/19
图4.1 支出转换与支出变更政策的搭配
IB线(内部均衡线)代表实际汇率与国内 支出的结合
EB线(外部均衡线)表示实际汇率与国内 支出的结合以实现外部均衡
2020/11/19
(二)米德冲突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Meade)于 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中最早提出 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
递,这是固定汇率下经济调整的关键机制,其 调节的过程见图4-9。
2020/11/19
(1) 当资金完全不流动时的经济平衡
图4.10 国际资金完全不流动时, 开放经济的平衡
2020/11/19
图4.11 固定汇率制度下经济 平衡的收入机制
第一,收入机制。
当经常账户存在逆差时,为维持汇率稳 定而卖出外汇储备使名义货币供给减少。在 短期内,价格水平不发生变动,因此实际货 币供给减少了。实际货币供给的减少会带来 LM曲线左移,这会造成利率上升与国民收入 下降,从而减少进口支出,改善经常账户收 支。
2020/11/19
(三)蒙代尔的政策搭配与调节路径
2020/11/19
I ……盈余、 通货膨胀
II ……赤字, 通货膨胀
III ……赤字、 失业
IV ……盈余、 失业
第二节 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分析框架
一、 1S曲线 开放经济条件下实现均衡的条件是: C+I+G+X=C+S+T+M
2020/11/19
以图4-14为例,当经济处于A点时,国内利率低 于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所需要的水平,国际收支处 于逆差状态。由于此时利率机制引起的货币供给 调整不是迅速完成的,这导致LM曲线不会非常迅 速地移至平衡位置。
这样,在国际收支逆差导致货币供给降低的过程 中(即LM曲线左移),国内利率的提高通过利率机 制吸引资本流人,国民收入的减少通过收入机制 减少进口支出,国内价格水平的下降通过价格机 制带来自主性贸易收支的改善(即IS曲线、BP曲 线右移),从而共同使开放经济恢复平衡(即图中 B点)。
第四章 开放经济的经济均衡 与政策运用
第一节 经济的均衡与政策搭配 第二节 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分析框架 第三节 开放经济的平衡与调节机制 第四节 开放经济的政策运用效应 第五节 经济政策的国际传递
2020/11/19
第一节 经济的均衡与政策搭配
一、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一)经济平衡与均衡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二、LM曲线
希克斯在分析中将货币需求称为期望流动 性,用L表示;又以M代表中央银行发行的 货币量,于是这条满足货币市场供求均衡 的曲线就称为LM。
需要注意的是,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 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即 L (i)越平坦, LM也越平坦;越小,即L (i)越陡峭,LM也 越陡峭。
2020/11/19
2020/11/19
(2)当资本完全流动时
图4.17 浮动汇率制度下资本完全流动时的经济平衡
2020/11/19
如图4-17所示,若经济位于A点时,国际收支逆 差,但与仅存在经常账户时持续逆差逐步导致 货币贬值、IS曲线逐步移动这一调整方式不同, 此时由于该国利率水平低于世界利率水平,大 量资本迅速流出,这使得贬值一步到位,出口 需求迅速上升,因此IS曲线迅速右移使利率迅 速上升直至重新等于世界利率水平,在这一利 率上升过程中大量资本流入使经济恢复平衡。 所以,国际资本流动使平衡的实现得极为迅速。
2020/11/19
以上我们分析了浮动汇率制度下,资本流动下的 开放经济平衡的实现。可以看出,国际资本流动 深刻地改变了原有平衡的性质。在此还需要指出 的是:
第一,在国际资本流动的条件下,开放性给经济 带来的双重影响表现得格外显著。
第二,由于资本项目的交易已占国际间经济交易 的绝大部分,因此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与宏观经 济平衡发挥了极为重要甚至有时是决定性的影响。
T pX ep * M (Y )
2020/11/19
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则一国利率水平越高, 资本流人越多而流出越少。所以容易知道, 资本净流出额F与名义利率负相关,可以写 成F=F (i)。根据国际收支差额B=T-F,可 知当国际收支平衡时,必然满足:
pX ep * M (Y ) F (i)
2020/11/19
第二,价格机制
在货币供给降低过程中,经济中的货币存量越来
越少,这样在中长期价格可灵活调整时,这会导致物
价水平P的下降。由于实际汇率
本国物价水
平的相对下降意味着本币实际汇q率 的eP贬* / 值P (q值变大)。
假定马歇尔一勒纳条件等要求均可以满足,实际汇率
的贬值会带来出口的上升与进口的下降,这一经常账
2020/11/19
BP线的三种情形
2020/11/19
IS、LM、BP三条曲线交于一点,从而确立 了可以实现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 同时均衡的实际收入与名义利率的组合。在 E点,整个开放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见图 4-8)。
2020/11/19
第三节 开放经济的平衡与调节机制
一、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经济平衡与调节 由国际收支导致货币供给量的波动并进一步传
2020/11/19
二.浮动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的平 衡与调节
我们同样分析经常账户收支逆差的情况。在浮动 汇率制下,汇率的变动本身就是自动平衡的机制。 在这种情形下,经济失衡的自动调节过程如图415。
2020/11/19
(1)当国际资本完全不流动时
图4.16 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完全不流动,经济自动调整的机制
2020/11/19
如图4-16,当国际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经常账户 收支实际上构成了外汇市场的供求,这一供求 的变化直接引起了外汇市场上的价格——汇率 的调整。由于货币供给不发生变动,因此本国 LM曲线不发生变化;但在外汇市场上,由于经 常账户收支逆差,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导致本 国货币名义汇率的贬值,也就是e贬值。根据实 际汇率的定义,在价格水平不发生变动时,这 同样带来实际汇率的贬值。在马歇尔一勒纳条 件等要求可以满足时,实际汇率贬值会带来贸 易余额的改善,从而使CA曲线与IS曲线右移最 终达到平衡(B点)。
由于金融市场上利率及资本流动的调整是极其 迅速的,因此在对经常账户进行调整的各种机 制尚未来得及发挥效力时,利率机制就已使国 际收支恢复平衡。可见,资本流动使开放经济 更快地恢复平衡。
2020/11/19
(3)当资本不完全流动时
图4.14 固定汇率制下资金不完全流动时的经济平衡
2020/11/19
4.2.1
据此运用四象限图解法即可画出BP曲线(见 图4-4)。
2020/11/19
2020/11/19
图4.4 开放经济的BP曲线
如果外汇市场平衡条件为:
BP CA K X M K X (q) M (Y ) K (i,i*) (1)若国际资金流动的利率弹性为零(比如资 本和金融账户严格管制),则BP为一垂直于横 轴的曲线。
1.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图4.21固定汇率制度下,资 金完全不流动时的经济平衡
2020/11/19
图4.22固定汇率制度下,资 金完全不流动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2.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图4.23 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完全不流动时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2020/11/19
(二)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财政、 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2020/11/19
(一)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 效应分析
图4.32 浮动汇率制度下,资本完 全不流动时的经济平衡
户收支的改善会造成CA曲线与IS曲线的右移。
2020/11/19
价格机制的调节过程
2020/11/19
(2) 当资本完全流动时
图4.13 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完全流动时的经济平衡
2020/11/19
如图4-13所示,若经济位于LM曲线与IS曲线 相交的A点时,此时国内利率高于世界水平, 资金迅速流入,这立即推动LM曲线右移直至 LM’.
图4.29 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完全 流动时的经济平衡状态
2020/11/19
图4.30 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完全 流动时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2.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图4.31 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完全流动时的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2020/11/19
三、 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 策的效应分析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我们对财政、货币政策研究 的分析方法同上节相比有很大不同,这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