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村庄规划示范案例

全国村庄规划示范案例

全国村庄规划示范案例】就地解决三农问题,
建设景区型民俗接待村——富泉村村庄规划
2014-10-14 13:38:33 绿维创景字号:T|T
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
我国有大量的山地村庄,不可能全部搬迁进城镇,也不能够全部拆迁后集中到一个社区中居住。

这些村庄如何发展,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次规划的蒙山旅游区富泉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山旅游区大洼艺术写生基地入口处,总面积790.5 公顷,由池家寨村和城泉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四个散点分布,共有318 户946 人,山地多,耕地少,
是典型的山村,也是一个典型的旅游区依托型村庄。

此外,该村古迹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耕读文化丰富且保存完好。

例如,千年古墓群及穆桂英点将台,还有八路军蒙山大队的根据地楼子石等等,资源组合度很好。

但项目组通过多次对村庄进行实地考察,发现福泉村在资源、经济收入与就业、人口、产业、村庄环境与村民住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这些问题的实质是具有典型山村特征的三农问题。

核心思路
二、核心思路
面临山村的发展问题,如何在保护村庄风貌的基础上让村民过上城市人水平的生活, 实现不离村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富泉村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对于全国无数山村而言, 可能会 找到一种借鉴与模式。

因此,绿维创景认为,要达到以上目标,这次村庄规划,不能局限于 土地基础设施及房屋改造等硬件建设, 还必须按照三农问题解决方案的逻辑, 形成三大基础: 可持续的产业基础、卫生方便的现代生活基础、城市水平的社会保障基础。

基于此,本次规划充分发挥富泉村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以
业结构合理、功能配套完善、交通便捷畅通、生产生活便利、村容村貌整洁 标,充分发挥富泉村的位于大洼景区入口处的交通节点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 区山村原味、 艺术风情浓郁、 产业结构合理、 功能配套完善、 交通便捷畅通、 生产生活便利、
村容村貌整洁 ”的村庄,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增加村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村 庄生活环境,提升村庄活力,打造 “生态山村型民俗旅游接待村 ”,以 “蒙山富泉村 ?石屋艺术 谷”唱响沂蒙大地,树立全国旧村改造提升典范。

解决策略
三、解决策略
绿维创景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一)以问题为导向,三农问题解决方案为基础,形成发展架构
以三农问题解决方案为基本架构进行富泉村村庄试点规划工作。

二)确立旅游产业主导地位,实现特色化发展
乡村风情浓郁、产 ”为规划总体目
打造 “沂蒙老
三农问题的解决方案,首先必须解决产业发展问题,没有产业发展,仅仅依靠政府输血,新农村建设必然失败。

富泉村位于蒙山旅游区范围之内,其周边区域的类似资源开发多选择依附蒙山的旅游路径,因此绿维创景认为,富泉村需要在差异化竞争的基础上走旅游发展之路实现特色化发展:以泛旅游产业设计为核心,构建富泉村“造血”体系,一举解决经济与产业问题,部分解决人口问题。

(三)旅游引导下村庄整体提升的统筹发展模式
根据村庄现状,绿维创景认为富泉村适合使用TRD ( Tourism-oriented Rural Development)发展模式,即旅游引导下村庄整体提升的统筹发展模式。

四)以生活提升为目标,生活服务设施改造与产业服务设施一体化以生活提升为目标,生活服务设施改造与产业服务设施一体化,提升村民生活水平。

落地规划设计
四、落地规划设计
尊重原有村庄基底,通过产业引入、生态修复、统筹发展、村庄整治、旅游建设,重构富泉村新格局,实现富泉村的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

(一)村域产业规划
富泉村产业形式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业和外出劳务。

规划针对目前产业现状,制定“产村一体,一区一业”的产业发展战略,为不同年龄层次的村民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同时在村民集中分布的四大地块形成四大产业组团(有机农业与休闲农业区、农副产品深加工养殖业、高效设施农业区、休闲旅游与生态运动区),并通过特色
产业发展轴、特色旅游发展轴互相串联,与其它区域资源相通。

项目组将旅游产业作为富泉村的主导产业,以石屋为核心吸引力资源,强化本土石材建造石屋的传统特色,凸显传统石屋的生态之美、民俗之美,打造“生态山村型民俗旅游接待村”,形成以生态、养生和写生为特色的融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地,形成艺术村的突破发展。

浑天霞蔚鸟瞰图
游客中心效果图
二)村庄整治规划
池家寨西村整治后鸟瞰图
村庄步行道路环境整治效果图
村庄步行路及排水渠整治效果图
村庄重要休憩节点整治效果图
(三)景观及特色风貌保护规划
在富泉村村庄田园景观规划过程中,注重对田园风光的保护利用,从 “山、水、路、田、 林、村 ”六个方面着手,打造 “显山、露水、秀村、融绿 ”的特色山村风光。

建设有特色的村庄不只是基础设施的投入或居住环境的改善等,更重要的是通过专业 的规划形成独特的, 有文化记忆的, 有历史延续的村庄。

在本规划中, 项目组以用地功能为 基础,同时考虑不同区块的景观特征以及历史形成的空间格局和肌理形态, 将富泉村划分为 旅游综合服务风貌区、 高效农业田园景观风貌区、 特色产业加工风貌区、 传统村落旅游风貌 区、古遗址旅游风貌区、 山林生态涵养景观风貌区六大风貌分区。

每一分区根据自身的特点
及要求,实行不同的保护措施。

村内道路效果图
滨水游憩道路效果图四)民居改造设计
本项目的民居改造以体现历史与文化传承、保护传统建筑原真性、修旧如旧、现实可做节约成本、生态环保可持续为基本原则,保护村庄风貌,整治村庄环境,传承历史脉络,重现村庄价值。

概括起来,即“整体保护、就地改造;局部保留、功能置换;沿线修景、重点修缮”。

房屋改造六大类型
保障运营
五、保障运营
为保障规划工作的切实运营,绿维创景综合考虑富泉村未来发展各利益主体,特别是村民、
开发商和村庄/景区管委会的三方利益,提出融合了政府扶持、绿维智力支持、社会扶持三维一体
的扶持体系,联合村民和优势资源的两联一招的招商运营模式以及包含1”、村庄规划实施领导小
五个组和农民广泛积极参与的保障与补偿机制。

三大创新及示范意义
六、三大创新及示范意义
富泉村是一个旅游区山地村庄,全国类似的村庄很多,我们希望通过对“富泉村村庄规划设计”的编制,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村庄规划理念,摆脱村庄规划照搬城市规划模式、脱离农村实际、指导性和实施性较差的现状。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一些具有推广示范意义的创新成果:第一是旅游导向型村
庄TRD ( Tourism-oriented Rural Development )发展模式与四种类型,第二是产村一体化的发展策略,第三是村庄发展的扶持体系、招商模式与保障补偿机制。

后期效果
七、后期效果
由于绿维创景在富泉村庄规划中对景点景观设计、旅游服务设置的细致到位,提出了乡村风貌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措施,并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策略和农民增收措施等,2013年11月20日,《山东省临沂市蒙山旅游区柏林镇富泉村村庄规划》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一批全国村庄规划示范名单,成为全国28 个村庄规划之一。

富泉村规划不仅入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汇编的《2013 年村庄规划示范案例集》,近期还受邀刊登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即将出版的《美丽村庄规划示范案例》一书,作为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村庄规划理念、创新和改进村庄规划方法、提高村庄规划编制水平、增强村庄规划实用性的、具有示范意义的优秀村庄规划范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