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槽车运输途中
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液化石油气槽车是由普通载重汽车底盘和一个移动式压力容器(即液化气储罐)组成,作为运输车辆,途中随时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如果事故危及罐体,安全附件(安全阀、液面计、压力表、温度计、紧急切断阀)球阀及快装接头,造成上述设施损坏,将发生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造成火灾,爆炸等灾害性事故,为在事故状态下采取有效应急抢险,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一、液化石油气槽车因交通事故导致险情,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车辆损坏,但罐体、管路、阀门及安全附件完好,液化气无泄漏。
2、槽车运行部分受损,无法开动,罐体、气、液相阀门损坏,快装接头变形
无法就地倒罐。
3、槽车运行部分受损,罐体、焊缝或母材破裂造成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
4、液化石油气槽车因泄漏已着火,情况十分危急。
二、险情出现后的一般处理原则:
1、险情出现后,驾驶员、押运员首先应打电话向单位领导报告事故地点及险
情,向当地110、119报警,求得当地公安机关、消防部门的援助,维护现场。
2、到达事故现场各协作单位职责:
(1)、公安交警及当地派出所职责:
A、划分警戒区,对道路实行交通管制。
B、警戒区内实行烟火及用电管制,必要时组织疏散居民,维护现场及周边地区治安。
(2)、消防部门职责(参加抢险的消防车须戴防火罩)
A、抢救伤员。
B、用消防水对事故槽车进行喷淋冷却,用水枪驱散空气中的液化石油气。
C 、配合事故党委进行险情处理。
(3)、事故单位抢险人员职责。
A、带足、带够抢险所必须的设备和器材,抢险工具必须是防爆工具,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器。
B、确定抢险方案,进行抢险作业。
C、事故处理后,用可燃气体报警器对事故现场及周边低洼处进行检测,直至所有检测点均不报警,通知交警部门解除警戒。
三、可能发生的险情及处理方法
1、车辆损坏,但罐体、管路、阀门及安全附件完好,液化气无泄漏。
处理方法:
(1)、事故发生地离本市不算太远,且槽车可以拖走,征得交警部门许可,立
即派出一部槽车或其他载重车辆,将事故槽车拖回站卸车,再做下一步处理。
(2)事故发生地离厦门太远或槽车无法拖回,事故槽车驾驶员和押运员现场监护,夏天需对罐体进行喷淋,站里再准备一部空槽车,并携带卸液设备到现场,将事故槽车中的液化气倒入另一部槽车,再将事故槽车拖至事故地点附近修理厂检修或用大型手板车运回厦门检修。
2、槽车运行部分受损,无法开动,罐体、气、液相阀门损坏,快装接头变形无法就地倒罐。
处理方法:
槽车押运员就地监护,并联系当地110协助,司机联系修车单位就地修理,然后将槽车开回站内,更换气液相管带有快装接头球阀、然后卸车,卸车后将槽车开去修理厂彻底检修,或事故发生地离厦门太远,可联系当地液化气站,就地更换阀门并卸车。
3、槽车运行部分受损,罐体、焊缝或母材破裂造成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
处
理方法:
(1)、若裂纹在罐体上部,泄漏出来的是液化气气相,可考虑用木片堵塞裂缝,上面再覆盖橡胶板,用铜带或铁丝捆扎,以减少或消除泄漏,在具备条件倒罐时,迅速组织倒罐。
当阀门或快装接头已损坏无法倒罐时,可用电气相管接临时火炬,在安全地带让其稳定燃烧。
(2)、若裂纹在罐体下部或底部漏出的是液化气的液相,危险性和抢险的难度都增大。
较理想的处理方法是从液相阀接消防水带往罐体内注入高压消防水;由于水比液化气重,注入的消防水积少成多沉于罐体底部,起到水封的作用,从裂缝中流出的将是水而不是液化气,再从气相管接临时火炬,在安全地带让其稳定燃烧;若无法往罐体内注入高压消防水,可用棉衣或棉被覆在泄漏处,再用铁丝捆扎固定,用水浇湿,由于液化气气化吸热,泄漏处的棉衣将会结冰,封住泄漏点,减少或消除泄漏,然后从气相管接火炬在安全地带让其稳定燃烧。
4、液化石油气槽车因泄漏已着火,情况十分危急。
处理方法:
(1)、如果泄漏点有办法止漏,应迅速组织灭火并加以堵漏。
(2)、如果泄漏没有办法堵住,就不能盲目灭火,应让其稳定燃烧,同事对罐体进行喷淋冷却,防止罐体因超温超压发生爆炸,在这种情况下现场只能留少数精悍人员,无关人员应撤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以上预案是提供可能出现的几种险情的处理方法,但实际情况与之不一定完全符合,现场的领导、技术人员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