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第一单元化学实验基本方法(90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K39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使用化学药品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药品对应的警示标志正确的是解析:酒精、汽油都是易燃液体,浓硝酸、浓硫酸都是腐蚀性试剂。
答案:B2.下列有关仪器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B.用容量瓶保存0.5mol·L-1的盐酸C.用滴定管量取25.00mL溶液D.用量热计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解析: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溶液,不能用来保存溶液,B项错误。
答案:B3.某同学将下列药品置于实验室的四个药品柜中,其中存放不合理的是药品柜甲柜乙柜丙柜丁柜药品浓硫酸冰醋酸浓硝酸生石灰烧碱纯碱铜铁A.甲柜B.乙柜C.丙柜D.丁柜解析:浓硝酸易挥发,挥发出的HNO3会与生石灰发生反应,而使药品失效,B项符合题意。
答案:B4.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方法是物质分子式熔点/℃沸点/℃密度/g·cm-3溶解性乙二醇C2H6O2-11.5198 1.11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C3H8O317.9290 1.26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A.萃取法B.过滤法C.分液法D.蒸馏法解析: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分离。
答案:D5.下列图示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解析:NO 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因为其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与NO 。
答案:C6.下列有关仪器的名称、图形、用途与操作的叙述均正确的是选项 A B C D 名称 250 mL 容量瓶 分液漏斗 酸式滴定管冷凝器图形用途与操作配制1.0 mol ·L -1的NaCl 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配得溶液的浓度小于1.0 mol ·L -1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分液时,碘层需从上口放出可用于量取10.00 mL 的Na 2S 2O 3溶液蒸馏实验中将蒸气冷凝为液体解析:定容时仰视刻度,当液面已超过刻度线后才认为与刻度线相切,致使溶液浓度偏低,A 项正确;酒精易溶于水,不分层,B 项错误;Na 2S 2O 3溶液用碱式滴定管量取,C 项错误;蒸馏实验中水应从下口进上口出,D 项错误。
答案:A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Na 2CO 3溶液时,发现量取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将含有Ba(NO 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蒸干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解析:将已经取出的试剂再放回试剂瓶中,会污染试剂瓶中的试剂,所以取用试剂时应“少量多次”,避免浪费,A项不正确;Ba(NO3)2属于重金属盐,是有毒物质,不可以倒入水槽中再冲入下水道,B项不正确;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C项不正确;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不能立即注入容量瓶中,否则定容后冷却的溶液的体积会减小,使浓度偏大。
答案:D8.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收集NH3B.防止铁钉生锈C.制备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D.稀释浓硫酸解析:铁钉应与电源负极相连,B项错误;点燃H2前必须验纯,以防爆炸,C项错误;稀释浓硫酸应将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项错误。
答案:A9.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实验正确的是A.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为NO2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为SO2C.将过量过氧化钠加入酚酞试液中,有气体产生,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向某溶液中依次加入溴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则原溶液中含有Fe2+解析:A项,该气体也可能为溴蒸气,错误;B项,氯气、臭氧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错误;C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所以酚酞试液变红,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最终会氧化、漂白酚酞试液,使之褪色,正确;D项,先加硫氰化钾,溶液不变红,再加溴水溶液变红,才能检验原溶液中含有Fe2+,错误。
答案:C10.下列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有不合理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主要操作A NaCl(固体)SiO2水过滤、蒸发B Na2CO3(固体)NaHCO3(固体)—加热C乙酸乙酯乙酸碳酸钠溶液蒸馏D Fe Al NaOH过滤解析:C项操作错误,应该是分液。
答案:C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应盛放在无色密封的细口玻璃试剂瓶中B.碘易升华,应保存在盛有水的棕色试剂瓶中C.氢氟酸具有酸性,应盛放在带有玻璃塞的细口玻璃瓶中D.水玻璃呈碱性,不能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解析:浓HNO3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防止其见光分解,A项错误;常温下碘不升华,应保存在广口试剂瓶中,B项错误;氢氟酸会腐蚀玻璃,C项错误;水玻璃(Na2SiO3)对玻璃制品有黏性,D项正确。
答案:D12.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选项相关实验预期目的A 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大理石粉末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探究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 把装有颜色相同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两支试管(密封)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 在蔗糖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D 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探究CuSO4溶液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解析:C项,蔗糖中加入稀H2SO4,水浴加热,蔗糖水解,检验水解产物,需先加入NaOH中和过量的稀H2SO4,再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
答案:C13.下列是制取CoCl2·6H2O的一种工艺流程图:若在实验室进行操作Ⅰ,则操作Ⅰ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容量瓶、玻璃棒、烧杯B.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C.量筒、玻璃棒、烧杯D.分液漏斗、蒸馏烧瓶、酒精灯解析:根据流程图可知,溶液经过操作Ⅰ后可以过滤,说明操作Ⅰ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所以需要用到的仪器是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B项正确。
答案:B14.如图1可实现由亚硫酸钠和硫粉反应制硫代硫酸钠(Na2S2O3)。
已知: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盛装浓硫酸的仪器的名称为分液漏斗B.B、D中都可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防止污染C.该装置设计不够严密,可能会出现倒吸D.析出硫代硫酸钠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解析:Na2S2O3的溶解度在低温时较小,一般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析出,D项错误。
答案:D15.下列有关实验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现象、解释或结论A制取氨气用氯化铵和消石灰混合加热铵盐与碱加热生成氨气B鉴定SO2通过品红试液褪色C检验浓硫酸的脱水性将浓硫酸逐滴加入硫酸铜晶体中晶体逐渐由蓝变白D除去乙烯中的SO2通过装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颜色变浅解析:B项,鉴定SO2,可先将气体通过品红试液,若品红试液褪色,再加热变红,才能确认该气体为SO2,错误;C项,该实验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是脱水性,错误;D项,乙烯与高锰酸钾溶液能反应,错误。
答案: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5分)16.(7分)已知KNO3、KCl的溶解度如下:10℃20℃30℃40℃50℃60℃KNO320.931.645.863.985.5110.0KCl31.034.037.040.042.045.5现有KNO3和KCl的混合物,按如图流程进行分离。
(1)分别写出操作①~⑤的名称:①,②,③,④,⑤。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
答案:(1)溶解;蒸发浓缩;过滤;冷却;过滤(2)KCl;KNO3(每空1分)17.(10分)实验室可在浓盐酸中滴加浓硫酸制备氯化氢气体。
(1)以该方法制备氯化氢气体时,其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字母)。
(2)选择上述装置后,要使浓H2SO4顺利滴下的操作是。
(3)中学阶段利用装置C可制得的气体是(写出两种气体的化学式)。
(4)下列方法制备气体宜使用装置D且能随关随停的是(填字母)。
a.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b.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c.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d.用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制备二氧化硫(5)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
答案:(1)A(1分)(2)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1分)(3)O2、NH3(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分)(4)bc(2分)(5)2H2O22H2O+O2↑;2Na2O2+2H2O4NaOH+O2↑(各2分)18.(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个课题是“NO2能否支持木条燃烧?”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NO2气体,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忽略N2O4的存在,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均已略去)。
Ⅰ.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浓硝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开始后木条上的火星逐渐熄灭,有的同学得出“NO2不能支持木条燃烧”的结论。
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Ⅱ.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1)硝酸铜固体加热分解的产物有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当集气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时,木条复燃了,有的同学得出“NO2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
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Ⅲ.为了更直接说明“NO2能否支持木条燃烧?”这一问题,请你重新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
答案:Ⅰ.(1)4HNO3(浓)4NO2↑+O2↑+2H2O(2分)(2)不正确;带火星的木条熄灭可能是由于加热时产生大量水蒸气(各1分)Ⅱ.(1)2Cu(NO3)22CuO+4NO2↑+O2↑(2分)(2)正确;硝酸铜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基本相同,若NO2不支持燃烧,则木条不会复燃(各1分)Ⅲ.用金属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NO2气体,并用浓硫酸或无水氯化钙进行干燥,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二氧化氮中观察现象(2分)19.(8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右图分别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其中仪器A的名称为,B的正确读数为。
(2)邻苯二甲酸氢钾(,相对分子质量为204.0)是常用的基准物质。
某同学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测定未知NaOH溶液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