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PCM编译码实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加电后,将交换模块中的跳线开关KQ01置于左端PCM编码位置,此时MC145540工作在PCM编码状态。
2. PCM串行接口时序观察(1)输出时钟和帧同步时隙信号观测: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输出时钟信号(TP503),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
分析和掌握PCM编码抽样时钟信号与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同步沿、脉冲宽度等)。
(2)抽样时钟信号与PCM编码数据测量: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
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
3. PCM编码器(1)方法一:(A)准备:将跳线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跳线开关K001置于右端选择外部信号,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1000Hz、电平为2Vp-p的正弦波测试信号送入信号测试端口J005和J006(地)。
(B)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
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
分析为什么采用一般的示波器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
(2)方法二:(A)准备:将输入信号选择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将交换模块内测试信号选择开关K001设置在内部测试信号(左端)。
此时由该模块产生一个1KHz的测试信号,送入PCM编码器。
(B)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内部测试信号(TP501)做同步(注意:需三通道观察)。
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帧同步时隙信号、发送时钟的对应关系。
4. PCM译码器(1)准备:跳线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K504设置在正常位置,K001置于右端选择外部信号。
此时将PCM输出编码数据直接送入本地译码器,构成自环。
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1000Hz、电平为2Vp-p的正弦波测试信号送入信号测试端口J005和J006(地)。
(2) PCM译码器输出模拟信号观测:用示波器同时观测解码器输出信号端(TP506)和编码器输入信号端口(TP501),观测信号时以TP501做同步。
定性的观测解码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质量、电平、延时。
5. PCM频率响应测量:将测试信号电平固定在2Vp-p,调整测试信号频率,定性的观测解码恢复出的模拟信号电平。
观测输出信号信电平相对变化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相对关系。
实验结果见彩印图片实验三、基带传输系统实验实验内容:1.α=0升余弦滤波成形信号观察(1)准备工作:将数字调制解调模块中的KG01选择在下端测试数据位置,KG02设置成3级m序状态,数据时钟选择开关置于1-2状态,KG04置于α=0升余弦滤波状态。
KP01置于1-2状态。
(2)以发送时钟做同步,观察发送信号的波形。
观察多零点抖动与眼皮厚度。
(3)用KG02输入不同的测试数据,观察TPi03的信号要从信号。
总结信号特征并解释原因。
2.α=1,α=0.4,α=0.4开根号升余弦滤波的眼图观察(1)准备工作:除KG04外,其余同步骤1.KG04设置成α=1,α=0.4,α=0.4开根号升余弦滤波状态。
(2)以发送时钟做同步,观察发送信号的波形。
观察多零点抖动与眼皮厚度,记录TPM02,TPM03波形。
(3)用KG02输入不同的测试数据,观察TPi03的信号。
记录TPM02,TPM03波形,总结信号的特征并解释原因。
眼图的观察方法:用一个示波器跨越在抽样判决器的输入端,然后调整示波器水平周期使其接收码元的周期同步3.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要求连接好导线。
4.然后调节不同的电压和电流观察波形。
5.观察过以后,调节频道和斜率等等各种不同的细节,然后调节示波器的噪声。
最终能得出来以下的眼图结果。
(1)最佳抽样时刻是“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
(2)定时误差灵敏度是眼图斜边的斜率。
斜率越大,对于定时误差越敏感。
(3)图的阴影区的垂直高度表示抽样时刻上信号受噪声干扰的畸变程度。
(4)图中央的横轴位置对应判决门限。
(5)抽样时刻时,上下两阴影区的间隔距离之半为噪声容限,若噪声瞬时值超过它就可能发生错判。
(6)图中倾斜阴影带与横轴相交的区间表示了接收波形零点位置的变化范围,即过零点畸变,它对于利用信号零交点的平均位置来提取定时信息的接收系统有很大的影响。
实验四AMI/HDB3和CMI码型变换实验实验步骤:1. AMI 码编码规则验证(1)首先将输入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D01 设置在M 位置(右端)、单/双极性码输出选择开关设置KD02 设置在2_3 位置(右端)、AMI/HDB3 编码开关KD03 设置在AMI 位置(右端),使该模块工作在AMI 码方式。
(2)将CMI编码模块内的M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X02 产生7位周期m序列,用示波器同时观测输入数据TPD01 和AMI 输出双极性编码数据TPD05 波形及单极性编码数据TPD08 波形,观测时用TPD01 同步。
分析观测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关系是否满足AMI 编码关系,画下一个M 序列周期的测试波形。
7位周期序列TPD01(下)与AMI输出的双极性编码数据TPD05(上)7位周期序列TPD01(下)与AMI输出的单极性编码数据TPD08(上)(3)将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D01拨除,将示波器探头从TPD01测试点移去,使输入数据端口悬空产生全1码。
重复上述测试步骤,记录测试结果。
(4)将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D01拨除,将示波器探头接入TPD01测试点上,使输入数据端口不悬空产生全0码。
重复上述测试步骤,记录测试结果。
2. AMI 码译码和时延测量(1)将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D01 设置在M 位置(右端);将CMI 编码模块内的M 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X02产生15 位周期m 序列;将锁相环模块内输入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P02 设置在HDB3 位置(左端)。
(2)用示波器同时观测输入数据TPD01 和AMI 译码输出数据TPD07 波形,观测时用TPD01 同步。
观测AMI 译码输出数据是否满正确,画下测试波形。
问:AMI编码和译码的的数据时延是多少?(3)将CMI编码模块内的M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X02产生7 位周期m 序列。
重复上译步骤测量,记录测试结果。
问:此时AMI 编码和译码的的数据时延是多少?思考:数据延时量测量因考虑到什么因数?3. AMI 编码信号中同步时钟分量定性观测(1)将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D01 设置在M 位置(右端),将CMI 编码模块内的M 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X02产生15 位周期m 序列;将锁相环模块内输入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P02 设置在HDB3 位置(左端)。
(2)将极性码输出选择跳线开关KD02 设置在2_3 位置(右端)产生单极性码输出,用示波器测量模拟锁相环模块TPP01 波形;然后将跳线开关KD02 设置在1_2 位置(左端)产生双极性码输出,观测TPP01 波形变化。
通过测量结果回答:① AMI 编码信号转换为双极性码或单极性码后,那一种码型时钟分量更丰富,为什么? 答:单极性码能量丰富②接收机应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何种码型才有利于收端位定时电路对接收时钟进行提取。
(3) 将CMI 编码模块内的M 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X02 产生全“1”码,重复上述测试步骤,记录分析测试结果。
(4)将CMI编码模块内的M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X02 产生全“0”码,重复上述测试步骤,记录分析测试结果。
思考:具有长连0 码格式的数据在AMI 编译码系统中传输会带来什么问题,如何解决?4.AMI 译码位定时恢复测量(1)将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D01 设置在M 位置(右端),将CMI 编码模块内的M 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X02 设置在15位序列状态位置,将锁相环模块内输入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P02 设置在HDB3 位置(左端)。
(2)先将跳线开关KD02 设置在2_3 位置(右端)单极性码输出,用示波器测量同时观测发送时钟测试点TPD02 和接收时钟测试点TPD06 波形,测量时用TPD02同步。
此时两收发时钟应同步。
然后,再将跳线开关KD02 设置在1_2 位置(左端)单极性码输出,观测TPD02 和TPD06 波形。
记录和分析测量结果。
(3)将跳线开关KD02 设置回2_3 位置(右端)单极性码输出,将CMI编码模块内的M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X02 设置为全1码或全0码。
重复上述测试步骤,记录分析测试结果。
实验五、FSK调制解调实验实验步骤:1.FSK信号传号频率与空号频率的测量(1)准备工作:将选择开关KG03置于右端,将FSK调制解调模块中的跳线开关KE01,KE02均置于右端,KG01放置在测试位置(2)TPE02是已调FSK波形,通过开关KG02选择全1码输入数据信号,观测TPE02的信号波形,测量其基带信号周期和频率----传号频率(3)通过开关KG02选择全0码输入数据信号,观测TPE02信号波形,测量其基带信号周期和频率----空号频率。
将测量结果与1码比较2.FSK调制基带信号观测(1)准备:同实验步骤1(2)通过开关KG02选择0/1码输入数据信号,TPM02是发送数据信号,TPE02是已调FSK 波形。
并以TPM02作为同步信号,观测TPM02与TPE02点波形应有明确的信号对应关系3.锁相环特性观察(1)准备:与步骤1不同之处是将KE02置于1-2端,这样接收的信号来源于外部测试信号(2)用信号源加入TTl方波测试信号。
通过:J007,J006加入测试信号,改变测试信号的频:从5KHZ—30KHZ进行变化,观察PLL鉴相输出TPE04的信号波形,在观察TPE06的波形。
4.解调数据信号观察(1)准备:同步骤1(2)测量FSK解调数据信号测试点TPE06的波形,观察时仍用发送数据作同步,比较两者的对应关系。
(3)通过开关KG02选择其它码,测量TPE06信号波形,观察解调数据是否与发送数据保持一致5.不同参数的FSK基带信号观测:调节电位器WE01,WE02,分别调整频率间隔和中心频率,观察基带信号TPE02随调整的变化情况。
6.不同频率下的解调信号观测:通过开关KG03选择码元速率在左端32K位置,观测对解调输出有什么影响,为什么?1.FSK 基带信号观测(1)TPi03 是基带 FSK 波形(D/A 模块内)。
通过菜单选择为 1 码输入数据信号,观测TPi03 信号波形,测量其基带信号周期。
(2)通过菜单选择为 0 码输入数据信号,观测 TPi03 信号波形,测量其基带信号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