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学复习资料

植物学复习资料

植物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第一章植物学分类基础被子植物的分科植物界的基本类群1、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2、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

同种个体具有基本相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同种个体间能进行自由交配,产生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后代,即种间存在生殖隔离;同种植物占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要求适合该种生存的一定生态条件。

3、种下单位:亚种、变种、变型(没有品种)4、双命名法:属名+ 种加词+ 命名人姓氏(缩写)5、植物检索表编制方式;定距(或等距)检索表、平行检索表6、根的类型:定根、不定根7、根系的类型:直根系、须根系8、茎的几种分类: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平卧茎、匍匐茎9、叶序:叶互生、叶对生、叶轮生、叶簇生10、被子植物一朵典型的花组成:花梗(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11、完全叶:叶片、叶柄、托叶12、果实:受精后,胚珠发育为种子,子房发育为果实。

13、根据性质将果实分为2种类型:真果(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如豆类、桃、李、油菜等)、假果(除子房外,还有花托、花被甚至是花序参与发育而成的,如梨、苹果、瓜类、菠萝等)14、单果肉质果:浆果(番茄)、核果(桃)、梨果(梨、苹果)、柑果(柑、桔)、瓠果(黄瓜)干果:裂果:荚果(大豆)、角果(油菜)、蓇葖果(八角)、蒴果(烟草)闭果:瘦果(向日葵)、颖果(稻、麦、玉米)、坚果(板栗)、翅果(榆、槭)、分果(胡萝卜)聚合果(草莓)聚花果/复果(桑葚、菠萝)16、分科:两等六界十五门eg::苹果(蔷薇科)菊科(被子植物第一大科)兰科(被子植物第二大科、单子叶植物第二大科)豆科(被子植物第三大科、双子叶第二大科)禾本科(被子植物第四大科、单子叶第一大科)蔷薇科(双子叶第三大科)17、补充:圆叶(黄栌、莲)扇形叶(银杏)早春开花(腊梅、玉兰、荠菜、丁香)先花后叶(紫荆)叶基偏形(榆叶)完全叶(贴梗海棠)第二章种子和幼苗1、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结构2、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幼小植物体的雏形,为种子最重要的部分。

3、胚的组成:胚芽、胚轴(连接胚根、胚芽和子叶)、胚根、子叶4、 种子萌发的条件:充足的水分、足够的氧气、适当的温度(种子萌发对温度的要求,就表现出最低、最高、最适的温度三基点) 5、6、 种子的类型有胚乳种子 单子叶(小麦、水稻等)双子叶(蓖麻) 无胚乳种子 单子叶(兰科植物)双子叶(豆类、花生等) 7、第三章 植物细胞与组织1、 细胞:除病毒、噬菌体和类病毒外,细胞是构成所有生物有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2、小麦、玉米、水稻 蚕豆、豌豆、荔枝、柑桔、核桃、橡胶树子叶留土幼苗洋葱瓜类、豆类(蚕豆、豌豆除外)、棉花、蓖麻子叶出土幼苗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3、 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组成成分)原生质体:细胞内由原生质组成的各种结构。

(结构名称) 4、 细胞壁的特化:木化、栓化、角化、矿化细胞壁结构: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5、 细胞器:悬浮在胞基质中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单位。

6、内质网:粗面内质网(rER,表面上有核糖体)光面内质网(sER,表面上无核糖体)8、后含物:植物细胞新陈代谢活动产生的贮藏物质、代谢中间产物及废物等。

(解释现象:菠菜不可与豆腐同吃——菠菜的后含物中含有大量的草酸,会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不易吸收) 9、叶绿体 被膜片层 基粒片层—类囊体 基质片层 基质10线粒体 被膜 外膜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 基质嵴表面有许多有头、柄和基部组成的基粒(电子传递粒),含ATP 复合酶,是氧化磷酸化的关键装置。

11、细胞核 核被膜 (双层膜,具核孔) 核仁核质 染色质核液12、核孔: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大部分物质交换的通道(不确定。

) 13、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自由形成14、组织:在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并担负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组合。

原生质体质膜细胞质质体线粒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液泡 核糖体 溶酶体 圆球体 微体 细胞骨架细胞核细胞器后含物细胞壁胞间层 初生壁 次生壁有生命的部分无生命的部分植 物 细 胞基质15、组织分类(注意看P43图)分生组织按分布部位分分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按来源与性质分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成熟组织基本/薄壁/营养组织、保护结构、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解释现象: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韭菜叶子基部有居间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间插于茎、叶、节间的基部或成熟组织之间,能使植物长长,所以割去叶子的上部后,叶子还能生长)16、石细胞:厚壁细胞、机械组织、死细胞17、输导组织: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组织:导管和管胞运输同化产物的组织:筛管和筛胞第四章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1、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分。

2、根尖分区:根冠分生区原表皮表皮基本分生组织皮层原形成层中柱(维管束)伸长区成熟区(根毛区)3、根毛:表皮细胞外侧壁向外突出形成的封闭的管状结构。

4、根的增粗双子叶植物根中组织分化的过程5、双子叶植物的初生结构构造 表皮( 根毛) 皮层 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 内皮层(凯氏带) 中柱 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外始式) 原生木质部 后生木质部 初生韧皮部(外始式) 原生韧皮部 后生韧皮部 薄壁细胞6、双子叶植物的次生结构构造(看书)分生区 生长锥: 原套、原体 叶原基 腋芽原基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过渡区;细胞有丝分裂活动减弱 成熟区:细胞有丝分裂和伸长活动,明显趋于停止 9、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表皮保护组织,具角质层、气孔器、表皮毛 皮层 厚角组织 皮层薄壁组织维管柱( 中柱) 维管束 初生韧皮部 (外始式)束内形成层初生木质部 (内始式)髓射线 髓10、双子叶茎的增粗相同点:由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组成,初生木质部的成熟方式为内始式12、年轮:在四季交替明显的地区,多年生的双子叶木本植物一年内维管形成层活动只产生一个生长轮,即称年轮。

(解释现象:大树的树干中空但依然枝繁叶茂——边材: 靠近树皮部分的木材是近几年形成的次生木质部,颜色较浅,具有活的木薄壁细胞,有效地负担输导和贮藏的功能称为边材。

心材:靠近中央部分的木材,是较老的次生木质部,失去了输导和贮藏的功能,这部分细胞的颜色一般较深,称为心材。

)13、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异面叶)表皮上表皮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维管束)相同点:都有表皮、叶肉和叶脉;均只有初生结构(解释现象:单子叶植物的叶子向上打卷——在两条平行脉之间的上表皮内,分布着数列成一组的泡状细胞。

每组细胞有大小不等的长薄壁细胞组成,中间一列最大,向两侧依次减小,在横剖面上排列成扇形,细胞内有较大的液泡。

干旱时泡状细胞易失水而引起叶片向腹面卷曲,从而降低叶面蒸腾量。

双子叶植物的叶落地时背面朝上——双子叶植物一般是异面叶。

由于叶片背、腹面受光情况不同,叶肉分化为近腹面的栅栏组织和近背面的海面组织。

栅栏组织由1~4层长柱形、含大量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长轴与表皮垂直,排列较紧密;海绵组织含叶绿体较少,细胞的大小和形状不规则,形成断臂状突起且相连接而形成较大的细胞间隙。

)15、营养器官间的联系:根、茎维管组织的联系——过渡区;茎、叶维管组织的关系(茎的节部结构)叶迹:从茎的维管柱斜出穿过皮层到叶柄基部为止的这段维管束;枝迹:茎维管束分枝后通过皮层进入枝的部分。

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关系——根条比率;顶芽、侧芽的关系——顶端优势;水分的吸收、运输与蒸腾:根毛→根的皮层→内皮层→根的木质部→茎的木质部→叶的木质部→气孔光合产物的制造、运转与利用:生长中心优先供应、邻近优先供应16、同源器官:来源相同,外形和功能不同的器官。

如茎刺和茎卷须,支持根和贮藏根等。

同功器官:外形相似、功能相同,但来源不同的器官。

如茎刺和叶刺。

同源器官是趋异适应的结果;同功器官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第五章 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1、开花:当雄蕊中的花粉粒和雌蕊中的胚囊(或二者之一)已经成熟时,花萼、花冠即开放,露出雄蕊和雌蕊传粉的现象。

2、传粉:花被打开、花药开裂、成熟的花粉借外力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3、传粉方式: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

从生物进化的观点看,异花传粉是进化的传粉方式4、双受精:花粉管进入胚囊后释放出的两个精细胞,一个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合子,另一个与极核融合成为受精极核的受精方式。

5、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生活史中的重要环节和转折点。

6、雌配子体:7细胞8核的成熟胚囊。

雌配子: 成熟胚囊中的卵细胞。

7、雄配子体:在被子植物中,有小孢子发育而来的2-细胞型或3-细胞型花粉统称为成熟花粉粒,又称雄配子。

8、花药的发育过程:9、花粉粒的形成过程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 减数分裂 四分体→单核花粉粒→熟花粉粒(雄配子体)→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 10、子房的结构花药原基11、胚囊的发育:P176图考试基本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分单选、多选)判断改错解释现象简答(可画图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