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储罐的危险性分析
储罐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小到家用的煤气罐,大到国家战略储备的大型储罐,甚至有时我们在大街上会看到大型储罐车。
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储罐,与之相伴。
可是,储罐有时又是十分危险的东西,近年来,不时发生着与之相关的爆炸火灾事故,酿成惨剧。
储罐和油库事故无非由以下三个因素造成:人的因素(失误、管理)、物的因素(失效)、环境因素(自然)
一.首先来分析环境因素可能对油库、储罐带来的危险性。
1.雷电。
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雷电中携带的能量和高电流给油库的安全
带来很大的威胁,在现实中造成了很多事故。
雷击对油库的危害有四种形式:直接雷击;雷电副作;雷电波引入;反击。
近十年来,仅全国石油储罐发生雷击事故就有二十余起。
典型的黄岛油库遭雷击爆炸火灾事故,造成19人死亡,79人受伤,原因是一个库区遭受对地雷击产生的感应火花,引爆油气。
2.地震。
地震会使油库倾斜,严重时使油库倾覆,漏油起火,以致酿成重大
火灾事故,平移是由于地震发生时,移动了罐体,以致改变了罐与罐之间的安全距离,或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也会使对接管道、法栏造成破坏。
3.洪涝。
洪涝灾害引起油罐破裂,管道受损,油品大量泄露造成事故,同时
还会造成水系统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4.酸雨。
工业和汽车的发展,使得酸雨越来越频发,由于其呈酸性,所以会
腐蚀建筑物,油库也会受到酸雨的腐蚀,如果长期受腐蚀而不采取任何防护补救措施,油库就有可能造成损坏漏油。
二.物的因素。
主要涉及储罐的结构设计,周围的设施对其可能造成的危险性油罐的设计不合理或设备老化等问题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火灾爆炸的发生。
1.间距不足,带电体与地面其他带电体,其他设备间的距离设置不足。
2.绝缘失效,选用的电气设备不合格,电气设备或线路的绝缘等级与电压等级不匹配,与使用环境不适应。
3.电气线路,电动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灯具,电热等设备缺陷,安装不当,采用不合格的电气产品,接地措施不当,管线材质低劣或施工质量差,导致强度达不到要求而出现裂缝或断裂
4.焊接不到位,导致罐体不牢靠,诱发漏油事故
5.阀门失效。
阀门质量差,或长期为检修导致其失效,操作会导致漏油。
6.静电。
煤油系高绝缘液体介质,具有良好的起电性能。
通常,油品带电后,在油品内部及其周围都存在电场。
当油品中静电场聚集至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发生放电。
一般在油品内部放电不会有着火危险,但是在大气中发生放电则可能造成危害。
如在罐内、油表面和其他接地体等发生放电,能引起着火或爆炸。
静电是造成油罐火灾的重要原因,它通常不容易被察觉。
1989年中石化总公司海门油库发生一起油罐火灾爆炸事故,当时正在装卸煤油。
经过调查发现爆炸的原因有三个。
1静电产生和积聚;2管线内油品流速高达3.1-3.8m/s,大大超过了安全流速,产生大量静电,放电;3由于流速过大,产生大量油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
三.人的因素,主要是罐区的工作人员,或者罐车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油库管理
混乱,会造成一些事故。
尤其是在一些加油站,人员混杂,易造成事故。
1.管理混乱,油库管理方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不规范,安全教育不到位,会造成工作人员不按照操作规范操作,安全意识薄弱,会诱发火灾事故。
2001年9月1日,辽宁沈阳某油库发生一起油罐连锁爆炸事故,事故的原因是四名工作人员全部擅离职守,一辆十轮油罐车到某石油站油库提汽油。
大量汽油流到车上和地上,司机进入驾驶室启动发动机,踩油门时排气管“放炮”冒火星,将溢油点燃。
引发火灾,油流到车库和其他罐区,导致室内油罐爆炸。
国内的这类油罐爆炸事故屡见不鲜,主要就是人员意识薄弱,素质不高导致的。
2.私带火种。
油库、加油站这些易燃易爆区域是严禁携带火种的,不过,有些人缺乏这种意识,经常会发生加油站因吸烟而引发的爆炸火灾事故。
1991年4月22日,某油库参加作业的人员用打火机照明,观察液位读书,点燃可燃混合气,引发火灾。
3.检修不合规。
油库或罐区的设备可能出现故障,需要动火检修,由于会使用焊接等装置,处理不当就极易造成火灾。
动火检修有一系列规范,必须严格遵守,有安全工作人员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