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计量经济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__________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结合。
2.数理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__________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的_________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3.经济数学模型是用__________描述经济活动。
4.计量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侧重面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和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
5.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6.建模过程中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工作,即选择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取值范围。
7.确定理论模型中所包含的变量,主要指确定__________。
8.可以作为解释变量的几类变量有_外生经济_变量、_外生条件_变量、_外生政策_变量和_滞后被解释_变量。
9.选择模型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_经济行为理论_。
10.研究经济问题时,一般要处理三种类型的数据:_时间序列_数据、_截面_数据和_虚变量_数据。
11.样本数据的质量包括四个方面_完整性_、_可比性_、_准确性_、_一致性_。
12.模型参数的估计包括_对模型进行识别_、_估计方法的选择_和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13.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预测前必须通过的检验分别是_经济意义_检验、_统计_检验、_计量经济学_检验和_预测_检验。
14.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随机误差项的_异方差_检验、_序列相关_检验、解释变量的_多重共线性_检验。
15.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_结构分析_、_经济预测_、_政策评价_、_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_。
16.结构分析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_弹性分析_、_乘数分析_和_比较静力分析_。
二、单选题:1.计量经济学是一门(B)学科。
A.数学B.经济C.统计D.测量2.狭义计量经济模型是指(C)。
A.投入产出模型B.数学规划模型C.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D.模糊数学模型3.计量经济模型分为单方程模型和(C)。
A.随机方程模型B.行为方程模型C.联立方程模型D.非随机方程模型4.经济计量分析的工作程序(B)A.设定模型,检验模型,估计模型,改进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C.估计模型,应用模型,检验模型,改进模型D.搜集资料,设定模型,估计参数,应用模型5.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B)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平行数据6.样本数据的质量问题,可以概括为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B)。
A.时效性B.一致性C.广泛性D.系统性7.有人采用全国大中型煤炭企业的截面数据,估计生产函数模型,然后用该模型预测未来煤炭行业的产出量,这是违反了数据的(A)原则。
A.一致性B.准确性C.可比性D.完整性8.判断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符号、大小、相互之间关系的合理性属于(B)准则。
A.经济计量准则B.经济理论准则C.统计准则D.统计准则和经济理论准则9.对下列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哪一个模型通常被认为没有实际价值的(B )。
A.i C (消费)i I 8.0500+=(收入)B.di Q (商品需求)i I 8.010+=(收入)i P 9.0+(价格)C.si Q (商品供给)i P 75.020+=(价格)D.i Y (产出量)6.065.0i K =(资本)4.0i L (劳动)10.下列模型中没有通过经济意义检验的是(C )。
A. tt X Y 12.00.112ˆ+=,其中t Y 为第t 年城镇居民储蓄增加额,t X 为第t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
B. t tX Y 30.00.4432ˆ+=,其中t Y 为第t 年农村居民储蓄余额,t X 为第t 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
C. t t tX X Y 2112.124.00.8300ˆ+-=,其中t Y 为第t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 X 1为第t 年居民收入总额,t X 2为第t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D. tt t t X X X Y 32121.005.024.078.0ˆ-++=,其中t Y 为第t 年农业总产值,t X 1为第t 年粮食产量,t X 2为第t 年农机动力,t X 3为第t 年受灾面积。
三、多选题:1.可以作为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解释变量的有以下几类变量(ABCD )。
A.外生经济变量B.外生条件变量C.外生政策变量D.滞后被解释变量E.内生变量2.样本数据的质量问题可以概括为(ABCD )几个方面。
A.完整性B.准确性C.可比性D.一致性3.经济计量模型的应用方向是(ABCD)。
A.用于经济预测B.用于经济政策评价C.用于结构分析D.用于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E.仅用于经济预测、经济结构分析四、简答题:1.计量经济学定义。
P1答: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
是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
2.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
P9-P18答:(1)理论模型的设计(○1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2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3拟定理论模型中待估参数的理论期望值);(2)样本数据的收集;(3)模型参数的估计;(4)模型的检验(○1经济意义,○2统计,○3计量,○4模型预测);(5)应用(○1结构分析,○2经济预测,○3政策评价,○4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
3.理论模型的设计包含的三部分工作。
P94.在确定了被解释变量之后,怎样才能正确地选择解释变量。
P9-P10答:(1)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所研究的经济现象中暗含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行为规律。
(2)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
(3)要考虑所有入选变量之间的关系,使得每一个解释变量都是独立的。
5.如何恰当地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
P116.常用的样本数据类型。
样本数据质量。
P12,P13常用的样本数据类型有三类: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和虚变量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是一批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的统计数据(一致性、可比性、别太集中、序列相关);截面数据是一批发生在同一时间截面上的调查数据(异方差);虚变量数据也称为二进制数据,一般取0和1,经常被用以表征政策、条件等因素。
样本数据的质量: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口径)、一致性(母体与样本一致)。
7.什么是虚变量;带常数项的计量模型引入虚拟变量个数原则。
P13,p1458.计量经济学模型必须通过四级检验。
P149.计量经济模型成功的三要素。
P1610.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关系。
P23-P2411.计量经济学模型几方面应用领域。
P18-P2012.什么是相关关系、因果关系;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13.数理经济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的区别。
14.从哪几方面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15.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有何不同?《计量经济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数量关系,经济理论,统计学,数学2.理论,确定,定量,随机3.数学方法4.理论,应用5.单方程模型,联立方程模型6.选择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数值范围7.解释变量8.外生经济,外生条件,外生政策,滞后被解释9.经济行为理论10.时间序列,截面数据,虚变量11.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一致性12.对模型进行识别,估计方法的选择13.经济意义,统计,计量经济学,预测14.序列相关,异方差性,多重共线性15.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16.弹性分析、乘数分析与比较静力分析二、单选题:1.B2.C3.C4.B5.B6.B7.A8.B9.B10.C三、多选题:1.ABCD2.ABCD3.ABCD四、简答题:1.答: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
是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
4.答:(1)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所研究的经济现象中暗含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行为规律。
(2)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
(3)要考虑所有入选变量之间的关系,使得每一个解释变量都是独立的。
5.答:(1)选择模型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经济行为理论。
(2)也可以根据变量的样本数据作出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关系的散点图,作为建立理论模型的依据。
(3)在某种情况下,若无法事先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那么就要采用各种可能的形式试模拟,然后选择模拟结果较好的一种。
7.答:虚变量数据也称为二进制数据,一般取0或1。
虚变量经常被用在计量经济学模型中,以表征政策、条件等因素。
对于含有截距项的计量经济模型,若想将含有m个互斥类型的定性因素引入到模型中,则应该引入虚拟变量个数为m-1。
9.答:成功的要素有三:理论、方法和数据。
理论:所研究的经济现象的行为理论,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方法和计算方法,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工具与手段,是计量经济学不同于其他经济学分支科学的主要特征;数据:反映研究对象的活动水平、相互间以及外部环境的数据,或更广义讲是信息,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原料。
三者缺一不可。
10.答: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两者都是研究非确定性变量间的统计依赖关系,并能测度线性依赖程度的大小。
其次,两者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相关分析仅仅是从统计数据上测度变量间的相关程度,而无需考察两者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因此,变量的地位在相关分析中饰对称的,而且都是随机变量;回归分析则更关注具有统计相关关系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分析,变量的地位是不对称的,有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分,而且解释变量也往往被假设为非随机变量。
再次,相关分析只关注变量间的具体依赖关系,因此可以进一步通过解释变量的变化来估计或预测被解释变量的变化。
12.答:相关关系是指两个以上的变量的样本观测值序列之间表现出来的随机数学关系,用相关系数来衡量。
因果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在行为机制上的依赖性,作为结果的变量是由作为原因的变量所决定的,原因变量的变化引起结果变量的变化。
因果关系有单向因果关系和互为因果关系之分。
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之间一定具有数学上的相关关系。
而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并不一定具有因果关系。
13.答:数理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14.答:(1)从计量经济学的定义看;(2)从计量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科中的地位看;(3)从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看;(4)从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过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