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城市廊道可以分为两大类:人工廊道和自然廊道。 前者是以交通为目的的铁路、公路和街道等,后 者有以交通为主的河流以及环境效益为主的城市 自然植被带等. 廊道(街道)是城市建设的的重要内容,在城 市范围内部寻求合理的道路配置和结构,减少 过境公路对城市的干扰,有助于建设一个良好 的城市景观格局。
1、道路廊道的规划设计既要保持城市中各种景 观之间的物质流动和传输的畅通,又要最大限度 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道路廊道的形态特点 (宽度、曲线度、坡度等)应综合考虑道路的功 能、经济条件、地形地貌和生态特征,网络连接 度和环通度则要根据具体的城市定位性质和发展 特点加以规划。
城市景观建设
城 市 绿 地 系 统 建 设 城 市 景 观 廊 道 建 设
城 市 文 化 景 观 建 设
城市绿地景观建设
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城市范围内的一切人工的、半自 然和自然的植被以及水体,除了公共绿地和防护林 外,还包括大田、菜地和水体等。它构成城市系统 内重要的执行自然的“纳污吐新”负反馈调节机制 的子系统,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生态平衡的调控者,具有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调节小气候、美化城市景观、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 种生态功能。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塑造城市形 象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南 宁 南 湖 公 园
小结:我们在进行城市绿地景观建设中应当注 意培育天蓝、地绿、山青、水秀、景美、生机 勃勃、有显著环境效益的丰富多样的生态景观。 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增设森林公园,扩展居 民户外活动空间,发挥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服 务功能。做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居在园中, 人在景中
城市廊建设
北京直门立交桥
釜 山 地 铁
小结: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应利用公路、高速公路和 未来地铁、轻轨铁路等集约化、立体化交通网和 公共交通工具引导人口快速、便捷地集散,充分 发挥人工廊道的经济毅然效益。同时在人工廊道 之间建立和维持以植被带与河流为主的自然廊道 区,发挥自然廊道的生态效益。
城市文化景观建设
城市景观不仅是城市内部和外部形态的有形表现, 它还包括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是物质与精神 的总和。自然景观是城市的基础,文化内涵则是 城市的灵魂。(希腊的雅典卫城、北京的故宫、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等成 为了城市的永恒标志。)
雅 典 卫 城
北 京 故 宫
巴 黎 圣 母 院
圣 彼 得 大 教 堂
景 观 生 态 学
斑块 - 廊道 - 基底模式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空间异质性和斑块性 复合种群理论 景 观 功 能 等级理论 斑块动态 景 观 结 构 景观连接度 临界阈理论和渗透理论 地域分异理论 景 观 动 态 人类活动和影响
格局 - 过程 - 尺度
城市大气污染
城市交通拥堵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正步入城市化高速 发展时期,城市化在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 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水土资 源破坏严重.城市热岛效应等。这些不仅直接影响城 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损城市的社会形象和生态质 量。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大量的城市问题很 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景观布局,造成了城市内 部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从而削弱了城市生态系统 的功能。因此,我们在实际城市建设中,应注意加 强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原理在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中的 运用。
概括而言,城市绿地系统应建立绿色廊道组成的网 络骨架,其中公园,绿地等“斑块”一般位于重要的 “结点”位置,提供娱乐和游憩场所。以此“点” 结合“线”、“面”构成城市生态网络。
城在林中
路在绿中
居在园中 人在景中
“绿都”南宁城市建设
近年来,南宁市大力开 展城市建设,加强生态 环境保护,着力打造中 国绿城,大力实施“城 乡清洁工程”,努力将 南宁打造成为真正宜人 居住的绿城。城市规划、 建设、管理取得明显成 效,城市基础设施日趋 完善。南宁市是5个首 批获得全国城市建设最 高奖“中国人居环境奖” 的城市之一,同时还获 得“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 比卫生城市”、“全国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 城市”、“全国创建文 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等荣誉称号。2007年, 荣获全球人居领域最高 规格奖“联合国人居 奖”。
总结: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时, 应当注意将自然引入城市,形成 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使 文化融入建筑,实现多元汇聚、 便捷沟通、高密高流、绿在其中。
城市绿地系统中,公园、花园、小游园、广场相当 于景观中的“斑块” ,街道绿化、城市滨水绿带 相当于廊道,城市的其它部分,如工业区、商业区、 居住区等为基质,希望通过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结 构来最大地体现其环境、社会、经济效益。所以合 理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构造应是:多样化的生态环境、 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 的植物群落;立体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完 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景观生态。
论景观生态学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蒋慧荣 曹国威 罗丹丹 罗勇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主要来源于地理学 的景观理论和生物学的生态理论。它把地理学家 研究自然现象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 学家研究一个生态区的机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 结合为一体,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及价 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 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 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 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 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大中型的绿色斑块作为城市的“绿 肺”,不仅具有多种的生态功能,同时也为景观增色不少。 小型的绿色斑块则可以作为物种迁移和再定居的“踏脚 石”,改善城市景观的视觉效果,提高城市景观的异质性。 大中型绿色斑块虽然数量少,但总面积却比小型斑块大,故 应以大中型绿色斑块为主,小型绿色斑块为补充,相对均匀 地分布于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生态环境效 益。
文化景观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当地自然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 是人们生活与自然和谐的体现,然而历史时期遗存的文化 景观往往很难适应现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建国初期为了发 展北京的城市建设,将城墙拆除,导致古都风貌受到损坏, 浙江定海古城在改造旧城发展经济的口号下,大量的文化 景观被毁弃。有的城市虽然提倡保护,但只是对单体的建 筑进行保护,而不注意文化景观氛围的保护。以致城市历 史文化遗产不断破坏,形成千城一面,名“城“实亡的情 况。出现“高楼遍地开花,到处水泥森林”等现象,城市 文化的内涵和风貌日渐消失在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和改造之 中,雷同的城市外貌使城市失去了自身的个性。所有这些 值得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2、水体廊道和植被廊道路是城市廊道路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二者的规划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 环境质量,完善城市生态功能,增加城市景观多样 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消除道路廊道路所带来的种 种环境问题,将城市内部的自然、半自然、或人工 植被斑块连接起来,有利于各斑块中物种进行迁移。 此外,水体廊道和植被廊道形状曲折、穿越多种景 观斑块,富有美学观赏价值如(中国传统园林中讲究 “曲径通幽”。)
绿色廊道的合理分布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廊道 必须有足够的宽度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国城市街道普 遍狭窄,建筑拥挤已成痼疾,需慢慢治理。城市绿地系统中 绿色廊道除改善小气候外,主要还起分割屏障,连通的作用。 在规划市区边缘时,根据地形和可能条件,设置营造较宽的 城市防护林带,并和邻县的农田防护林网联结。在规划市 区时,要在居住区, 城市绿地系统中,廊道能有机地联结不 同地域。不同尺度的绿地,直接影响着城市绿地网络的连 通性及网络结构功能的整体优化。连通性好的城市绿色廊 道能在夏天引入凉风,消除热岛效应;在冬季能防止寒风的 侵袭。故城市绿地系统中,绿色廊道必须成网状分布,连成 一个系统。
浙江定海古城
拆毁前
被拆毁
历史文化名城负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名城 的保护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 以景观生态学视角, 从文化景观斑块、文化景观廊道和文化景观基质的 角度对名城的文化传承、文化物种和文化生态多样 性进行研究。并从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发展角 度,在城市所有的时空尺度上,从文化景观的文化适 应、文化传承到文化创新进行景观规划和管理,以 达到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