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军行》PPT课件

《从军行》PPT课件

9
ALOHA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唐】王昌龄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 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 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 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 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以往我们学过一些边 塞诗,还记得吗?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填一填。(课后第一题)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写景
读后两句诗,借助注释,说一说 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突出了战场的 环境特点
幻灯片下显示动态图片
“百战”是指一百1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诗意:
青海湖上阴云密布,烽烟滚滚,连绵雪山一片黯 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读诗的前两句,这两句写景中有戍守边疆将士们对自 己能担负保家卫国责任的自豪,也有边疆环境恶劣,将领 戍边生活艰苦的孤寂心情,种种感情都融进了这苍凉 辽 阔、迷茫昏暗的景象中。
公元448年北魏灭楼兰国。前 后经历了约600余年的鄯善国(楼 兰国),至此灭亡。
“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中哪个字让你感受 最深?为什么?

①这样一座孤城,萧索、 荒凉。在万丈高山的衬托下, 显得孤单和渺小。
②将士们久住孤城,举目 无亲,孤苦伶仃,思家怀乡。
39
思考 第一、二句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通过青海湖、长云、雪山、孤 城、玉门关等景物,勾勒出戍边将士 战斗、生活的典型环境;同时,开 阔、萧索的景色描写,也从侧面反映 出将士戍边生活的孤寂和艰苦。
4
对对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在你们的印象中, 边塞是个怎样的地方?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战争……
自然环境艰苦
战争场面惨烈
历史背景
我国在秦、汉时代 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 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 至汉,至唐,一直没有 间断,在阴山一带,匈 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
长云
雪山
孤城
玉门关
青海
指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
东北部、青海省境内,中国最 大的内陆湖。由祁连山脉的大 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 的断层陷落形成。
长云
云连绵不断,铺天盖地。
雪山
这里的雪山,是指祁连 山,海拔4000~5000米,终 年积雪,雪光闪耀。祁连山 因它的雪白而壮丽。
“黄沙百战”,你能想象到什么样的场景?
可以想象到战士们在边 塞黄沙漫天的恶劣环境中无 数次奋勇拼杀的场景。
幻灯片下显示动态图片
金甲;古代征战将士穿的 甲衣头盔,均用金属片连 缀而成,不易被刺破。
金 甲
“穿”是“穿上金甲”吗? 不是,穿是磨破的意思。
金属制作的盔甲会磨破!不可思议呀!这说明什么?
说明战争频 繁激烈,征战时 间漫长。
暗雪山
如今怎么就暗了下来呢?
阴云密布,烽 烟滚滚,让皑皑雪 山变暗了,边塞变 暗了。
青海长云暗雪山
人有时会因心情的不同而对周围的景物有不同的感 受,就如杜甫在国破家亡时看到盛开的繁花溅泪,听到 鸟的叫声亦惊心。再读读这句,对“暗”还有不同的理 解吗?
将士们远离家乡,远离亲 人,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心 情也是暗淡的。
20
有感情地朗读也是理解古 诗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学 习古诗的方法还有哪些?
看注释 看图画 想象画面
请同学们借助这些方法,默读这首诗,一句一 句地读,边读边看注释,读完一句想想这句的意思。 读完一首,想想整首诗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地 方做上记号,同桌也可以边读边讨论。
自己轻声读一读前两句,说说你从中看到了 边塞的哪些景物?
战士们身上的盔甲已经被塞外风沙 磨得破旧不堪的样子,而就在此时此 地,将士的报国之志有没有被磨灭?
没有,反而变得更加坚定,在身经百战之后,发
出 不破楼兰终不还 豪壮誓言。这多么震撼人
心、令人钦佩。
楼兰是汉朝时的一个小国, 到唐朝时早就消失了,在诗中指 什么?
楼兰:西域古国名。汉朝时, 国家的西北边境,常常受到楼兰军 队的攻击。此处泛指西域地区各部 族政权。
朗读指导:
这首诗慷慨悲壮,荡气回肠,要读出 战士们的英雄气概。特别是读后两句,语 调上扬,要读出战士们的决心。
17
范读欣赏
朗读 (幻灯片下播放)
从军行
点击下一页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 ,要读准字音,读得字 正腔圆,读出节奏。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孤城”是什么意思?
孤零零的一座城池
“玉门关”在哪里?
玉门关,古关名,故 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看了图片及文字,你觉得玉门关处在一个怎样的地方?
玉门关在茫茫戈 壁滩上,显得那么荒 凉、孤寂、冷清。
青海湖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 为什么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
相距数千里
孤城遥望玉门关
在唐代,西边有吐蕃(tǔ bō) ,北边有突厥, 当时的青海是唐军和吐蕃多次交战的地方,而玉门关 外就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座城池是唐重要的 边防城。看着青海和玉门关,就使战士想到曾经在这 两个地方发生过的战斗场面,不由心潮澎湃。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 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 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 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王昌龄采用乐府古 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9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 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 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 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 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 怨》等。
《从军行》组诗共七 首。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诗
是《从军行(其四)》
11
王昌龄在他的笔下,为我 们展示了怎样的边塞风光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请大家认真朗读: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