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红眼睛教案【篇一:预防红眼病安全教案】预防红眼病安全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红眼病的病因,症状,预防。
2、教育学生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文明习惯。
【教学重点】:预防红眼病。
【教学难点】:红眼病的病因,症状。
【教学准备】:上网查找有关红眼病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案例导入1、近来病例2、交流对红眼病的认知二、学习1、红眼病是有什么引起的?2、患红眼病有哪些感觉?3、红眼病传播有何特点?4、患了红眼病要注意些什么?5、怎样预防红眼病?生讨论后回答,教师作适当的提示。
师小结:我们弄清楚了关于红眼病的几个问题,重点是第4和第5个问题。
严格按要求去做就可免遭红眼病的危害。
一旦染上红眼病,一定要按我们今天学得去做,不能勉强上学,否则,既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又容易传染给其他同学。
三、巩固提问1、怎样预防红眼病?2、得了红眼病后应怎么办?认识和预防流行性感冒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有关内容,让同学们清楚当前是流感发生的多发性季节病,认识流感的重要性,一旦遇到感冒发烧应该及时治疗,掌握流感的主要症状;.使学生了解流感有关知识并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护。
2、明确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客观依据,消除惊慌恐惧心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3、掌握明确科学的防护措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流感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交流生病史。
2、引出学习主题并板书(二)了解病症1、什么是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约每隔十年发生一次变异,继之会发生世界性大流行。
是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强的传染性。
型与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发病后全身症状严重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
流感一年四季都可流行,一般多在冬春季节,而大流行多数从夏季开始。
而我国南方每年的3月至7月的是发生季节性流感的多发性季节,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
流感发病突然,发病率高,常呈暴发流行并多次反复。
病人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病毒随咳嗽、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为主,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也有可能。
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流感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起病急,症状为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全身酸疼,体温高达39—40℃,2—5天后热退,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
流感类型1、单纯型:最常见,症状如上所述,病程约一周。
2、中毒型:全身中毒型症状严重,具有脑炎、脑膜炎或中毒性心肌炎等临床表现。
3、肺炎型:老幼患者及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易发生本型流感,可由流感病毒引发,也可继发于细菌性肺炎。
(三)辨析1、给学生看一些片段和图片,从视觉上认识流感。
2、判断这样的病症是否属于流感?为什么?第(1)天该同学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
第 (2)天该同学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增多。
2、讨论。
自我认识和分析3、小结:传染病的早期症状难分,一旦发现不适需及时报告老师,这就是我们每天为什么都要坚持的晨检和午检,就是要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四)治疗过程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鼻腔清洁。
2、对症治疗。
高热烦躁者,给解热镇静剂,高热持续伴呕吐、食欲差,适当静脉补液,并辅以物理降温。
3.抗病毒治疗。
病毒唑、板蓝根、金刚胺等。
(五)预防措施1、三避免:①避免到人群拥挤场所扎堆;②不要随意用手触摸鼻子、嘴巴和眼睛;③避免密切接触流感样带症状者,特别是来自美国、墨西哥来的人。
2、五做到(核心是: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①做到睡眠充足;②做到摄入足够、齐全、丰富的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严把病从口入这一关:如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干净、不吃小商小贩的食品、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等。
③做到坚持合理锻炼身体;④做到勤用肥皂洗手,尤其饭前、便后、咳嗽、喷嚏后;养成勤剪指甲、勤洗澡的好习惯。
⑤做到远离或避开不加防护的咳嗽、喷嚏者,自己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等遮掩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等及时丢入垃圾箱桶,然后用肥皂清洗双手。
⑥做好厕所、走道等校内场所环境卫生工作,保持房间通风出气,卫生良好。
3、及时:发现症状,及时就医,并要到正规大医院就医;同时注意休息、多喝水。
4、稳定:情绪乐观,心理稳定,切忌惊慌。
六、小结:流感并不可怕,每年都会发生,但我们要做到的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最重要。
认识区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
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
那么我们就要做到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如何预防火灾一、教学目标1、认识火灾的危害,能够意识到火灾发生时每个人的责任。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在日常生活中要具有防火意识,能够消除火灾隐患,知道怎样报警。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演练,知道报火警的方法以及火灾来临时简单的自救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报火警的方法,并牢记火灾中的自救和互救知识。
难点:体会灾害来临时自护自救和互救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列举近来发生的火灾事件。
(配以图片)2、听到这样的消息,看了这样的画面,你们想说些什么?(生答)3、出示教学主题《如何预防火灾》。
二、历史再现,探寻原因1、沉痛的记忆小结:大家每带来一个案例就给了我们心灵上的一次震动,看来我们身边的火灾的隐患还真不少,真是触目惊心。
我们不能小看这些生活中的火灾隐患,如果轻视它,也许就会酿成大祸。
2、惨剧的发生原因剖析。
三、预防为主,远离火灾1、说说防止火灾,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2、发生火灾后应该做什么呢?模拟情景:(1)我们正在上课的时候发生了火灾。
(逃生的方法)第一小组进行模拟演练。
(评价)(2)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和实物学用干粉灭火器师:孩子们如果这时你的身边有灭火器,你会使用吗?(生:不会)介绍:灭火器有很多种,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等,我们常用的是——(出示实物)干粉灭火器。
(2)下午你正在写作业,发现邻居家着火了,你的邻居住在建明小区三栋3单元3楼303室(报警的方法)第二小组进行模拟演练。
(评价)拨打119的时候,注意事项:a.说明失火地点,说清单位和街、巷名称,不要使用简称。
b.要说清是什么物质着火和火势大小。
c.说明报警人的姓名和所用电话。
d.任何人都不能假报火警,发现有人假报火警,应及时制止。
四、总结升华,学以致用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模拟演练,能看出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自救与互救的知识,课下我们还要积累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常识。
其实火灾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希望大家在真正遇到火灾的时候一定要镇静,争分夺秒,想出巧妙的办法,安全脱险。
家庭火灾预防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家庭火灾,提高安全意识。
2、学习火灾时的自我救助。
教学重点如何在预防家庭火灾教学难点火灾中如何逃离教学流程一、家庭火灾案例分析1、讲述案例2、引导分析二、认识火灾隐患1、实例再现2、排查隐患三、如何预防厨房防火1、学会安全使用煤气、液化气●使用煤气、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做到点火后不离人。
防止火焰意外熄灭而造成煤气、液化气泄漏。
●使用带安全熄火保护装置的安全型灶具,不用时一定要关闭气源。
防止漏气,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不存放可燃物。
煤气灶旁严禁存放汽油、煤油等易燃液体和木柴、纸盒等可燃物,液化气瓶要远离火源、热源,钢瓶严禁卧放,严禁随意倾倒液化气残液。
●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通知专业维修人员来修理。
2、慎防油锅火灾像这类油锅起火的事件在生活中较为常见。
那么,如何看好自己厨房中的油锅呢?●加热的油锅要有人看管,不要长时间远离,当食油在锅内被加热到【篇二:小班语言《红红的小东西》公开课】教学活动设计稿执教人【篇三:小班科学教案】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教案第一周常规教育第二周1课时一、活动内容:我是兔子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兔子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及用途。
2、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丰富词语:毛茸茸、三瓣嘴、蹦蹦跳跳。
三、活动准备:小兔玩具一个、一个萝卜、一棵青菜、一把青草。
三、活动过程:1、认识兔子的外形特征:(1)教师:我们以前做过很多小兔子的游戏,今天老师把真的小兔子带来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大家高兴吗?(2)教师出示实物兔子,让幼儿观察一会。
提问:①、小白兔的头上都有什么?②、它的嘴是怎样的?嘴边还长着什么?(丰富词语:三瓣嘴)③、小白兔的身上有什么?毛是什么颜色的?谁来摸一摸小白兔的毛是怎样的?(丰富词语:毛茸茸)④、小白兔的身体后面有什么?小白兔的身体下面有什么?⑤教师把小白兔抱起来让幼儿观察提问:小白兔四条腿一样长吗?⑥教师把小白兔放在地上让幼儿观察提问:小白兔走起路来是什么样子的?(丰富词语;蹦蹦跳跳)。
(3)教师小结;兔子的头上有两只长长的耳朵、白兔还有红红的眼睛、上嘴唇中央有条裂缝、所以我们叫它三瓣嘴,嘴边还有胡须。
兔子身上有毛,毛是白色的,也有黑色的和灰色的,身体后面有条短尾巴,下面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
2、让幼儿知道兔子的生活习性及用途:教师提问:谁知道小白兔爱吃什么?谁来喂喂小白兔?请几位幼儿给小白兔喂青菜、青草、萝卜。
兔子长大了有什么用呢?教师出示兔毛制品让幼儿认识。
让幼儿知道兔子是一种对人类有用的小动物,从而教育幼儿要爱护小兔子。
3、教师说:小白兔是一种很可爱的小动物,如果我们念首儿歌给它听,它一定会很高兴的。
教师先念一遍,然后教幼儿念。
(小白兔,真可爱,两只耳朵竖起来。
红眼睛,毛儿白,爱吃萝卜和青菜。
后腿长,前腿短,蹦蹦跳跳跑得快。
)从而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小兔的认识。
4、教师说:今天我们和小白兔在一起真高兴。
下边我们学小白兔跳好不好?幼儿随教师学小白兔跳出教室,去外面草地上吃青草,结束活动。
2课时一、活动内容:我是哺乳动物二、活动目标:1、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丰富幼儿对哺乳动物的了解。
三、活动准备:兔子、狗、猫、养、牛、老鼠、大象等动物图片,幼儿用书四、活动过程:1、观察图片,找出相同点教师总结:哺乳动物就是大部分身上有皮毛,都是吃妈妈的奶长大的。
2、幼儿观察图片,进一步体会。
3、还知道哪些动物世界哺乳动物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几种常见的哺乳动物名称。
4、提问:人是不是哺乳动物?教师提示:人类是特殊的也是最高等的哺乳动物。
5、复习回顾,让幼儿知道常见的哺乳动物名称。
第三周1课时一、活动名称:我的家二、活动目标:1、了解兔子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2、通过观察知道小兔子的可爱,学会爱护小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