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吐温作品创作特色论文

马克.吐温作品创作特色论文

马克.吐温作品创作特色探讨摘要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小说大师,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充满幽默和讽刺的作品,给后世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学遗产,甚至在一百年后的今天,他的作品在全世界读者之中仍然散发着无穷魅力,本文仅就其独特的创作视角与艺术特色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马克·吐温创作视角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马克·吐温(mark twain)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samuel,langhorne clemens),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小说大师之一。

他独特的创作视角、高超的语言艺术轰动了当时的美国文坛。

马克·吐温最擅长的是通过对幽默和讽刺手法的精湛运用,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的描写,反映当时美国存在的社会问题,正因为如此,他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可见其著作在美国文学界的重要地位与重要文学价值。

马克·吐温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律师家庭,其所处时代正是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发展的阶段,他做过印刷学徒工、打印员、领航员、矿工等,艰苦的人生阅历对马克·吐温熟识各类人物、认识社会现实有巨大的帮助,同时他对人民群众口头语言及民间故事、传说的热爱,也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马克·吐温的创作视角1 马克·吐温矛盾的宗教视角首先,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宗教情结。

马克·吐温早年对《圣经》的阅读使他的脑海中充满了圣经人物、事件和观点,而这些内容作为引喻、类比和主题反复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比如,《亚当夏娃日记》分别写于1893年和1905年,是马克·吐温遭受一系列人生挫折时期的作品。

作家以《旧约·创世纪》中亚当、夏娃的故事为支架,以亚当、夏娃各自写日记的形式,并以两人的名字为小说命名,反映了美国清教主义对马克·吐温的影响之深。

小说中的亚当全神贯注、一门心思地工作,对自然界的美丽事物无动于衷,反映了清教徒不贪求享乐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艺术、对任何感官上的美所持的讨厌态度。

其中,对亚当、夏娃品尝禁果和离开伊甸园后经历的描述,体现出了浪漫主义色彩。

在小说中,夏娃为了情,毫不畏惧困苦,最终摘下苹果与亚当一起品尝。

之后,夏娃仍然把爱情作为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

亚当也终于欣赏到夏娃的热情与活力,当夏娃先他而去以后,他意识到住在伊甸园外比他独自生活在伊甸园中要幸福得多。

这表明人类的“堕落”其实是一种幸运的“堕落”,而不是宗教认为的“原罪”。

其次,小说中的反宗教精神。

作者虽然信奉宗教,但同时也对宗教持一定的反对,这在其作品中也有明确的体现。

在马克·吐温的最后一部重要作品《神秘来客》中,西奥多和他的小伙伴们没有做出任何有价值的事情,他们捏制的泥人、泥马最终变成荒唐可笑的跛子,捏制的枪炮也不能使用。

实际上,他们没有做任何事情来反抗虚伪的成人世界和邪恶的宗教。

就像马克·吐温所安排的那样,他们注定要成为撒旦虔诚的学生。

同样,在作家的小说作品《坐在黑暗中的人》中,作家严厉批评了在中国的美国传教士,无情地揭露了其盘剥中国农民的暴行,同时描述了中国人民对美国传教士的怀疑与反抗,从侧面反映了作者的反宗教精神。

2 充满争议的女性视角马克·吐温在其作品中少有有个性、有张力、充满人格魅力的女性,这就使外界认为马克·吐温根本不了解女性或者憎恶女性,相反地,有些研究学者则认为女性形象在马克·吐温的小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男性角色所不能替代的,也是无法替代的。

文学评论界对此的争论一直未停止,并延续至今。

纵观马克·吐温的作品,的确不难发现,在其作品中鲜有有独特人格魅力之女性形象,经常出现的是老妇人和小姑娘这一对人物形象,如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小姑娘是贝茜(becky),这是一个乏味而无趣的小姑娘,同时,老妇人这一形象由波莉(polly)来扮演。

波莉和贝茜在作者的笔下如同一个人,都是心地善良,但缺乏头脑,成为汤姆取笑的对象。

不过,在马克·吐温其他的短篇小说中,也有许多成功的女性形象,如他的小说《傻瓜威尔逊》中的露西(roxy),以及他的短篇小说《一个真实的故事》中的拉锲尔姨妈。

从这些作品的女性形象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的矛盾体,这种矛盾是社会矛盾在她们身上的集中反映。

可以说,虽然马克·吐温没有写出不朽的女性人物,但他却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利用女性形象来反映光怪陆离的美国社会。

3 马克·吐温的儿童视角马克·吐温是写作高手,通过细心阅读他的儿童故事,我们可以发现,他细致地描写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摹仿心,多变而又丰富的想象力,对不平凡事物的追求以及逞强好胜等心理特点。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其对儿童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探究他的深刻思想及娴熟而成功的写作技巧。

在塑造儿童形象时,马克·吐温善于捕捉儿童的内心世界,对儿童在不同场合的所思所想都描绘得细腻生动。

1878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出版,标志着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创作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汤姆·索亚历险记》以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密西西比河的一个小镇为背景,描写了主人公汤姆·索亚和他的小伙伴们厌倦枯燥、刻板的生活,追求新奇、冒险生活的故事。

通过描写汤姆和小伙伴追求冒险、寻找自由的经历,揭露了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反映了当时美国南方社会沉闷死板庸俗的生活现状,表达了孩子们本性希望获得自由、公正的美好人生理想,这是小说的独到之处。

《王子与贫儿》从19世纪民主和平等的观点出发,描写了亨利八世统治下的英国。

但实际上,小说要反映的却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严酷社会现实。

马克·吐温用出色的幽默夸张的手法刻画儿童人物性格,使一个栩栩如生、令人难忘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但其所取得的成就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儿童文学的范围,大大赋予了他们深刻的精神内涵和丰满的性格,同时深化了小说主题。

4 马克·吐温对自由的热爱马克·吐温对自由的热爱能从其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题集中反映出来。

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展现了19世纪中叶美国中西部社会的真实图景,揭露和批判了美国蓄奴制度的罪恶,表达了黑人追求自由和独立权利的强烈愿望。

小说通过两个主人公哈克与吉姆的深厚友谊的描写,阐明了为自由而斗争不应该只是黑奴自身的事情,而应是一切被压迫人民共同的目标,进而唤起所有黑奴与普通民众对自由的热爱之情,以及与落后的专制的罪恶制度做坚决斗争的决心。

为了更好地塑造作品的主人公并深化主题,作者大量采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可以说,马克·吐温揭露和否定了美国的社会文明,表达了不论种族和肤色、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深化了反对种族歧视的主题,阐明了自己的种族观、自由观。

二马克·吐温作品的艺术特色1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口语化风格马克·吐温的经历复杂而丰富,他做过农民、渔夫、伐木工人、金矿工人等等,这些经历使他广泛地接触社会,熟悉了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民间语言。

因此,他的口语在写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独特的语言运用方式吸引着对美国新大陆好奇的欧洲人,也同时深深地影响了马克·吐温的写作风格。

在他的作品里,他运用了大量的方言和地方上独特的表达方式:他对民间口头语言加以提炼,创造出了一种富有深厚生活气息、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语言。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吐温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作品用诙谐的语言描写了小镇的生活情景,而文中“你说我不坏,不过是淘气罢了”,“我是个毛头孩子”等语言,则体现了汤姆的天真烂漫,并在轻松幽默的故事背后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市民的市侩。

总之,马克·吐温的作品之所以被称为乡土文学,主要是他大量地运用了方言,这些具有不同特点、不同色彩、有着鲜明差别的土语,并非马克·吐温随意或想当然地构造出来的,而是他早年流浪时收集到的各个地方的幽默语言,是他深入生活、认真记录、苦心钻研的结果。

2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讽刺和幽默马克·吐温将幽默与讽刺结合起来,通过对作品中一个个小人物的描写,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丑陋现象。

如作家的成名作《加拉维拉县著名的跳蛙》描写了一个叫吉姆的市民的悲喜剧:吉姆整天无所事事,却养成了一个非常特别的爱好——打赌,而且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他以赌为快,无论什么场合什么物品,都是他要打赌的对象。

正是通过这样近乎癫狂的描写,作者淋漓尽致地反映出了美国小市民精神空虚、无所作为且不劳而获的恶习,从而增强了小说的幽默感和讽刺感,强化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竞选州长》也是作家成功运用讽刺手法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通过竞选州长这一事件从侧面揭露了所谓的“自由竞选”中自由的真正含义,讽刺了美国“自由竞选”实际是资产阶级政客们为窃取政治地位不择手段的一场阴谋勾当。

通过作家深刻入微的描写,我们看到了19世纪美国政治斗争肮脏的内幕。

同样,小说《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也是一篇具有强烈讽刺色彩的文学杰作。

马克·吐温用他高超的艺术技巧,撕下了资产阶级道德清高的假面具,暴露出他们拜金主义的实质。

总之,马克·吐温用他独树一帜的幽默同讽刺相结合的创作艺术,为读者揭露了美国社会的丑恶现象,具有现实意义。

3 引人入胜的叙事结构《汤姆·索亚历险记》在开篇第一行就推出主人公的名字,但却迟迟不让他出场,如此造成“悬念”,然后再不紧不慢地叙述下去。

另外,《汤姆·索亚历险记》从头到尾几乎完全是叙事,故事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这种结构十分适合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因此非常易于儿童阅读,这也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自出版后一直畅销的重要原因。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则采用插曲式结构,在主人公漂泊游历的主线上,串连起一些相对独立的故事,从而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的现实画面,揭示主人公性格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让叙述者与主人公合二为一,这样一来,读者更容易融入作家所描绘的事件与设计的环境中,增强了叙述的真实感,同时完整地将作品的故事情节突出在读者的面前,这种叙事方法对20世纪美国作家的创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后很多作家都模仿他的创作方式去创作、构思,可以说,马克·吐温作品的叙事方式对当时的美国文学界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综上所述,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以其对美国文学发展的卓越贡献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领域中的地位和声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