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农业合作社

第十章农业合作社

地域关系组织起来 ②合作社成员应只限于农场主 ③民主 管理 ④与合作社签署长期的、带强制性条款合同的入社 农户应达到相当的比例 ⑤使用专家从事经营管理活动 ⑥ 高度集中的管理结构
在他的宣传与影响下,19世纪30年代组 织起了300多个合作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季特为代表的尼姆学派
• 季特是法国合作运动的先驱人物,他认 为,社会的改造需要合作不需要革命,主 张建立消费合作社。
• 在农业方面,他主张耕者有其田,在工 业方面,主张自己办生产合作社,并自己 参加劳动。
(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关于合作经济的理论
本章学习要点:
一、合作社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二、农业合作社的含义、原则、作用、运 行特征 三、中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一、合作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合作思想的起源
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源于16世纪初英国的“圈地运 动”,托马斯.莫尔认识到资本主义和私有制是造成人民 贫困和不幸的根源,于1516年出版《乌托邦》提出改造 社会的方案,即只要完全废除私有制,财富就可以得到公 平的分配,人们就可以得到足够的福利。
1623年意大利的托马斯.康柏内拉在出版的《太阳城》 中虚构了一个人们过着幸福生活的理性社会,一切财产和 财富由公社的共职人员分配,没有贫困,自觉劳动。
评价
合作社思想就是在这些设想中孕育而 生,并对后来的合作社运动的发展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但是,早期的合作经济 思想的萌芽,有许多不科学成分,是出 于经济目的的合作,而没有明确提出合 作经济思想。
(2)合作联邦学派。这一学派认为合作经济应 是社会中起支配作用的经济体制。第一,它把合作 运动的进程视作终结,合作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 为达到另一种体制的手段或途径;第二,它把私有 财产作为其经济结构的基础 ;第三,主张消费者至 上。
2.进化派
• 认为合作社是资本主义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资 本主义内部的进化发展,最终目标是完善资本主 义制度
• (1)竞争尺度学派。这一学派以美国的艾德温•诺斯
(E.G.Nourse)等人为代表。他们以合作为尺度来衡量 资本主义体系的功效,把合作运动视为抑制资本主义阴暗 面的手段。他们认为,合作经济不可能成为资本主义社会 中起支配作用的经济机制,只能起辅助作用。
• (2)萨皮罗学派 。①合作社应按商品种类而不是按
• 特点:合作社是改造资本主义制度的社 会工具。寄希望于统治阶级的支持,反对 阶级斗争,反对暴力革命。
(二)西方近代合作经济思想的演进
在近代合作思想史上,争论主要集中在合作社的 功能与目的上,这种争论导源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是采取阶级斗争的方式还是走改良道路的方式。
主张走改良道路的人,试图把合作社作为改革 社会和进行经济斗争的形式,希望以此联合劳动人 民,改善他们的地位与素质,并逐步改造资本主义, 他们主张流通领域的各种合作。
(2)通过合作社改造小农应遵循的原则(不 采取暴力,通过示范完成)
(3)引导中农、大农入社,逐步消除雇工剥 削
(4)剥夺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所有权
3.列宁关于合作制的理论
列宁《论合作制》一文的基本思想:
(1)合作社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 (2)合作社适合农民的特点 (3)使全体居民都加入合作社需要很长时间 (4)国家要从各个方面帮助合作社发展 (5)完成合作化,要进行文化革命
• 英国的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继承并发展 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思想萌芽,提出了建立合作 公社的设想,并进行了大胆的试验,使空想社会主 义合作思想系统化并变成了暂时的现实。
评价
• 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 社会主义目睹和批判了原始积累时期资本 主义的社会弊端,幻想一个没有剥削、没 有贫困、协同劳动、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合作社就是这个理想社会的组织基础。
以蒲鲁东为代表的无政府合作思想
认为作为政治的国家应该取消,主张废 除以特权和垄断造成的不平等,建立以劳 动为根据的公平交换,使个人与家庭获得 全部劳动果实。
为此,要建立交换银行,下设两个会, 一个办理生产,一个办理消费,联合办公, 一方面组织原料供应,一方面满足需求。
以路易·勃朗和斐迪南·拉萨尔为 代表的国家社会主义合作思想
而主张阶级斗争或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认为 合作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会起什么作用,较注重 其政治作用,这部分人更注重生产本身的合作。
主要代表
1.以蒲鲁东为代表的无政府合作思想 2.以路易·勃朗和斐迪南·拉萨尔为代表的国家
社会主义合作思想 3.以威廉·金为代表的基督教社会主义的合作
思想 4.以季特为代表的尼姆学派
• 路易·勃朗是生产合作理论的奠基人,主 张建立大规模的生产合作,生产合作组织 是从资本家的压迫下救出劳动者的好办法。
• 斐迪南·拉萨尔接受了勃朗的主张,认为 只有组织生产合作社,才有助于劳动者的 解放。
以威廉·金为代表的基督教社会主 义
的合作思想
他认为合作社是推翻资本主义和破除工 资制度的有利工具,他把资本、劳动、知 识看作是合作社的三大要素,主张劳动者 要团结起来。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经济的一般理论 (1)国家政权对合作社性质的决定作用 (2)合作社产生的条件 (工厂制度与信用制度) (3)合作社应为公有制 (4)生产合作是合作制的主要形式 (5)合作制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 农业合作的基本理论
(1)对于小农,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 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
(四)当代合作社思想流派

三大学派
• 改革派(社会主义学派、合作联邦学派)
• 进化派(竞争尺度学派、萨皮罗学派)
• 美国学派
1.改革派
改革派把合作社视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改革, 最终目标是改造资本主义。
(1)社会主义学派。这一学派认为社会主义是 合作运动的最终目标,合作仅仅是为达到这一目标 的手段或准备阶段。
空想主义的合作思想
到 19世纪初叶,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入了 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三个伟大的空想社 会主义者:
• 法国昂利·圣西门(Henri Saint—Simon)于1821 年出版了《论实业制度》一书,把设想的未来社会 叫做“实业制度”。
• 沙尔·傅立叶(Charles Fourier)于19世纪初发表 了《论家务农业协作社》和《新世界》等著作,对 未来社会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和谐社会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