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精度及其计算

测量精度及其计算



RM






NO. 有效日期: 检定员: XXXX计量站
NO. 日期: 检定员: XXXX计量站
◆ 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原则:
a.依据测量设备的说明书,检定规程或有关文件的 规定,可以缩短,不应延长。 b.根据前几次校准/检定结果,有必要时(例如技术性 能变化较大等),应缩短计量确认间隔。 c.调整确认间隔时,应有文件依据,应考虑一切有 关数据以确定是否合适。 d.使用范围和使用的严酷程度、环境条件影响、所 要求的测量准确度等。 e.使用频度高的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应适当的缩 短,以保证测量设备性能满足要求。
◆9.测量设备未进行有效地管理
(1)测量设备分类的要求(见指南) a.根据测量设备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分 类管理。 b.一般可将测量设备分为A、B、C三类进行管理。
A类测量设备一般应包括:
①.本单位最高测量标准和用于量值传递的测量 标准(有时称为工作测量标准或工作标准); ②.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测量器具; ③.用于工艺控制、质量检测中对测量数据要求 高的关键测量设备; ④.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的关键测量设备。
◆ 确定计量确认间隔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原则: 一是使测量设备在使用中不符合技术条件的风险 应尽可能减小; 二是维持最少的确认费用。 ◆ 测量设备应在计量校准/检定时(或之后)进行计 量确认,贴上相应的计量确认标记。
◆11.计量/检测人员无证就上岗工作
a.应保证所有计量确认工作都由受过培训且具备 相应资格的人员来实施。 b.计量检定人员、检验人员都应有相应的资格证 明书。 c.应有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d.操作人员能依据有关的计量检定规程、校准方 法(规范)、操作规程、测试方法标准等正确操作。 应对计量确认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考核制定管理的 程序文件,并切实执行。 一个校准/检测岗位一般要求有两名持证人员。
7.自制的测量器具未定型就投入使用; 8.测量设备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未被确认就使用; 9.测量设备未进行有效地管理; 10.计量标识不符合要求; 11.计量/检测人员无证就上岗工作; 12.有关记录信息不完整; 13. 测量不确定度使用不正确。
◆1.测量标准未进行正确地溯源
a.摸清家底,充分论证,有无必要,有无能力建标; b.测量标准应经过考核合格,有《测量标准证书》; c.有正确的溯源关系,有溯源计划,按期送检,有溯 源证明文件(检定、校准证书); d.测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应满足要求; e.有现行有效的校准/检定或测试方法; f.有持证人员; g.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h.测量标准应有维护、维修及使用记录等档案; i.有符合要求的计量标记等; j.有溯源等级图。
测量标准: 用于校准/检定较低等级测量标准和工作测 量器具的测量设备 做量值传递用。 测量器具(有时也称工作量具): 直接用于测量而不用于校准/检定工作的测 量设备。 做测量用。 测试(检测)设备: 用于原材料检验、生产加工、产品性能测试 的设备。 做测试用。
国家测量标准或测量基准 量 值 ↓ 传 递 溯 企、事业测量标准(若有) ↑
手 段
依 据 结 论
文 件
(不推荐校准周期) 有效期)、检定结果通知书 (不推荐测试周期)
l
l l l
ì ¨ ¼ ¼¼ ¼¼ ¼¼ °¼ ×¼ ¼ × ¼ ÷ ò
â ¾ ô½ ² Á Æ ß ì ¨ ¼¼ â ¾ ê » ² Á ±×
»
õ Ê
È ±
Ï ¼
¼¼ ×
á û ë ¼ ¸ Ó » Ê Ò Ç ±¼ õ ª ó È Ï ² ¹ · º Ï ñ ¨Ï º ¼ » ±·ò µ ¶ Ï ¹ ñ · £ » ¤Ê Ð ×Ö é (Ð ×Ê ½ ) £ » ý Ý
B类测量设备一般包括:
①.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测量设备及其配套仪器; ②.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固定安装在生产加工设 备或试验设备上的测量设备; ③.对测量数据有准确度有一定要求,但测量器 具本身的寿命较长、性能稳定且使用不频繁的测 量器具。
C类测量设备一般包括:
①.对产品质量影响不大的测量设备; ②.只需要功能正常的指示性仪表。
ë ¨Ö Ê » ¶ ¤é
◆3.测量器具校准/检定项目不全,未按使 用要求进行
a.一般应按计量检定规程检定; b.需要使用的项目必须检定;
◆4.校准/检定工作未采用现行有效的检定 规程、校准规范
校准/检定工作应采用现行有效的检定规程、校 准规范,选取的原则是国家级、部门、行业检定 规程、校准规范,已被代替的不应再使用。
计量工作
一 二 计量工作存在的问题 计量机构工作规则

计量工作存在的问题
计量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测量标准未进行正确地溯源; 2.测量器具未按要求进行校准/检定; 3.测量器具校准/检定项目不全,未按使用要求 进行; 4.校准/检定工作未采用现行有效的检定规程、 校准规范; 5.自编的检定、校准方法未被确认; 6.校准/检定的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
(4) 测量设备的管理要点
a.测量设备都要有台帐,A和B类测量设备要有设 备清单,要进行质量控制。 b.专用测试设备(若有)也应纳入分类管理办法进 行。 c.应有本单位测量标准清单,可参照(指南)表的 形式列出测量标准清单。其技术性能可根据所用 测量设备的建标报告(或技术说明书),表中要有 测量标准的型号、编号、校准/检定日期、校准/ 检定的计量技术机构设备的计量确认 日期(或有效期)、校准/检定结论、计量确认人员等。 i. 计 量 确 认 标 记 一 般 可 用 “ 合 格 ” 、 “ 准 用 ” 、 “限用”、 “禁用”(停用)和“封存”标记等。 其中: ①.合格标记用于校准/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 ②. 限用标记用于经过校准/检定表明只在某量程、 某功能合格的多功能、多量程的测量设备; ③. 准用标记用于没有计量特性要求,只作功能性 检查正常的测量设备。
sm
1 x j xm m1 j 1
m


2
a.应根据测量设备的稳定性、用途和使用情况,在 一定的时间间隔内(通常是定期地)对其进行计量 确认,计量确认的间隔应能保证测量设备的技术指 标不超过允许的误差极限。 b.对每台测量设备,制造厂都应委派有资格的人员 负责,保证按要求进行计量确认,使测量设备处于 受控状态。 c.应规定部分或全部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工作(包 括校准/检定工作)由外单位承担时,制造厂应能保 证这些单位也能按计量确认的要求进行计量确认, 包括保存那些单位测量能力资格的证明文件。
◆ 影响计量确认频度因素主要有:
①. 设备的类型; ②.从以往的校准/检定记录获得的数据趋势; ③.保存和维修记录史; ④.使用的范围和严酷程度; ⑤.磨损和漂移趋势; ⑥.与其它测量设备(测量标准)相互核查的频度; ⑦.内部核查(校准/比对等)的频度和方式; ⑧.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振动、辐射等); ⑨.要求的测量准确度; ⑩.因测量设备发生故障,将不准确值作为 准确值使用而引起的后果等。
项目
对 象 目 的
校准、检定、测试(检测)的异同 校 准 检 定 测试(检测)
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 产品、材料 或测量标准 或测量标准 或服务 确定校准值 验证是否 确定被测件定量的特 或校准曲线 合 格 性或承受影响的特性 与高一级 与高一级 用测量或试验 标准比较 标准比较 设备测试 校准规范 检定规程 测试方法标准 或检定规程 校准值或 合格/不合格 测试结果 校准曲线 合格/不合格 校准证书 检定证书(检定周期或 测试报告
d.工作测量器具清单 凡用于测量、检验和试验的测量仪器、实物量具均 为工作测量器具,包括对产品质量有关的原材料检 测等用的工作测量器具。表中列出: 工作测量器具的型号、编号、校准/检定日期、校 准/检定的部门等。 e.质量一致性检验和鉴定检验用的测量设备清单 表中应列出测量设备的型号、编号、存放地点、测 量项目、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校准/检定日期等, 还应列出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的项目、控制方法等。

企、事业工作测量器具
XXXX测量器具溯源等级图框图
上级测量标准名称 测量项目测量范围及测量不确定度 直接测量或间接测量
本测量标准名称
测量项目测量范围及测量不确定度
直接测量或间接测量
被检测量器具名称
测量项目测量范围及允许误差极限
信号源检定装置量值传递关系图
信号源检定装置
频率范围:0.01518GHz
④.禁用标记用于出现故障、未经过校准/检定、 经过校准/检定不合格或超过计量确认周期的测量 设备。 ⑤.封存标记用于闲置的测量设备。 ⑥.一般“合格证”为绿色;“准用证” 为黄色、 “限 用证”为蓝色;“停用证”(禁用证)为红色。
RM



NO. 有效日期: 检定员: XXXX计量站
RM 限 用 NO. 有效日期: 检定员: 限用范围: XXXX计量站 RM
◆10.计量标识不符合要求
(1).计量标识:便于管理、防止误用、便于检查 (2).计量确认是为保证测量设备处于能满足预期使 用要求的状态所需的一组操作。 (3).计量确认一般包括校准/检定、必要的调整、 修理和随后的再校准/检定,以及所要求的封缄 和标记。 (4).对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测量设备进行质量 控制,使这些设备处于允许的误差极限之内, 满足使用要求。
d.应有措施确保所有的测量设备符合预期要求, 并能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确保测量设备的测量范围、测量准确度、分辨力、 灵敏度满足要求。 e. 应有计量确认标记的使用和管理文件。 f.计量确认标记可以是不干胶、有带子的标签等永 久性标记。 g.经计量确认的所有测量设备都应在其明显位置处 贴上相应计量确认标记,以表明测量设备的计量状 态,当测量器具上不宜作标记时,应采用其他有效 的方法,并用文件规定。
XXX单位
XXX单位
信号源 35台
频率范围: 0.011GHz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