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尾联:运用设问,诗人在自问 自答中用“雁足传书”的故事 寄托思乡之情,使全篇笼罩着 表达了诗人浓浓思乡之情。
主题
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 绘了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 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1、诗歌中直接表达思乡之情,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
的乡思愁绪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诗歌中通过对偶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并使人心胸 宽阔的句子是:
诗意
1、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 小 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
2、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 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 3、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 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4、我的家信该怎样寄回乡?北飞的鸿 雁啊给我带回洛阳。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首联:
①运用对偶,与尾联“乡书”“归 雁”相呼应。
8.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运用设问,表达了诗人浓浓思乡之情。
·
天 净 沙
秋 思马
致 远
曲 小令
曲牌名
天净沙
题目 秋思
马致远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人, 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更被 时人美誉为“曲状元”。因为 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 之祖”。
划
天净沙·秋思
分
马致远
节 奏
枯藤\老树\昏鸦,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诗歌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 的自然规律,这两句诗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7.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句,尤其 要注意加点字的分析。
“生”和“入”运用拟人,“海日”和“江春 ”象征新生事物。
哲理: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给人乐观、向 上的力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整体感知
王湾:洛阳(今河南)人,唐代诗人。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 写的。次,停泊。
②潮平两岸阔,指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 开阔。
③海日生残夜,指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 升起。 ④残夜,夜将尽未尽时分, ⑤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⑥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 洛阳。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
几根枯藤缠绕着一棵棵秃树, 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 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 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 秋景。
渲染了凄凉、萧条、 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 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 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 那里有安居乐业的人们。
文学常识
中 国
近体诗
绝句(唐) 律诗
古
词(宋)
典
小令
诗 歌
曲
散曲 戏剧
套数(元)
律诗
唐诗
绝句
五言 七言
1.共有八句 律 诗 2.二、四、六句押韵 的 特 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征 4. 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D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
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 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 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 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 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炼字:“生”和“入”运用拟人。“海日” 和“江春”象征新生事物。
哲理:蕴含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给人 乐观、向上的力量。 揭示出新旧交替的变 化规律。(既写景又点明时令—冬末春初)
画面描述: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 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 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②以“客路”“行舟”点明远离故 乡,暗含漂泊羁旅之情。(内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颔联:运用对偶手法,通过写一幅小景, 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 景表现出来。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 分开阔,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展开想 象,描绘画面)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颈联)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白描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九种景物 渲染悲凉的气氛
形成对比
小桥流水人家,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直抒胸臆,表现了长 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 苦,思念家乡,
主题
这首散曲描绘了一幅绝 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 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 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7.诗词鉴赏(3分)
此句色彩鲜明、气氛融合,与 前一句悲凉秋景形成鲜明对比,思乡 之情更浓。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 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 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 辉中,向远方踽踽(jǔ)而行。
从侧面写出了游子 长期漂泊之苦。
断夕 肠阳 人西 在下 天 涯
主旨句,直抒胸臆,表达天涯 游子之悲苦,及思念家乡的思想感 情。
次北固山下 (唐) 王 湾
次北固山下
停泊”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 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 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 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这首 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天净沙 秋思
• 马致远
•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 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1分)
• 答:
•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答:
答案:
•
(1)深秋晚景图
(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