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教师的板书技能与设计概要

历史教师的板书技能与设计概要


二、独立战争的经过:
1、起点—莱克星顿的枪声 (1775、4、19、) 2、大陆会议的召开(费城) 大陆军的组成(华盛顿) 《独立宣言》的发表(杰佛逊) ——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1776、7、4、)
三、独立战争的性质和 意义
性质:以民族解放战争形式 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1)、 2)、
四、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1789、)
五、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二、独立战争的开始
1、第一届大陆会议 2、莱克星顿的枪声 第二届大陆会议 3、华盛顿
第四章 美国独立战争
一、独立战争的起因:
1、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美利 坚民族的形成 2、英国殖民压迫和剥削的加深 (限制工商业、禁止西迁、 苛捐杂税)
3、转折—萨拉托加大捷 (1777、10、) 4、胜利—英美和约的签订 (1783、) 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五、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二、独立战争的开始
1、第一届大陆会议 2、莱克星顿的枪声 第二届大陆会议 3、华盛顿
第四章 美国独立战争
一、独立战争的起因:
1、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美利 坚民族的形成 2、英国殖民压迫和剥削的加深 (限制工商业、禁止西迁、 苛捐杂税)
3、转折—萨拉托加大捷 (1777、10、) 4、胜利—英美和约的签订 (1783、) 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二、独立战争的经过:
1、起点—莱克星顿的枪声 (1775、4、19、) 2、大陆会议的召开(费城) 大陆军的组成(华盛顿) 《独立宣言》的发表(杰佛逊) ——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1776、7、4、)
三、独立战争的性质和 意义
性质:以民族解放战争形式 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1)、 2)、
四、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1789、)
离开课件,我们还会不会上课
历史教师的板书技能与设计
板书与讲授法
地位:板书与讲授法是历史课堂中常用的 教学方法,是历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课 堂教学时综合运用教授技巧和板书技巧的 一门艺术。
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仍将普遍使用。
板书的功能与作用
概念:板书是一项教学活动。 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黑板(多媒体) 上用文字、图形、线条、符号等要素再现 和突出教学主要内容的活动。
广州 联军委员会 1858年《天津条约》 1860年《北京条约》
四、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19AD 50-60年代
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政治上 经济上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五霸
(前770-前476年) 二、战国七雄 (一)平王东迁,王室衰微(背景) ( 前475-前221年) (二)五霸继出、争夺中原 齐、楚、燕、韩、赵、魏、秦 1、齐桓公首霸 (开端) 桂陵之战—齐围魏救赵 管仲改革——基础 马陵之战—齐再败魏 尊王攘夷——手段 长平之战—秦大败赵,奠 葵丘会盟——顶峰 定秦统一基础 2、晋楚角逐 (继续) 晋文公城濮成霸业 楚庄王败晋霸中原 3、吴越争霸 (尾声) (三)诸侯争霸的实质和作用

板书的分类
纲要式(提纲式与结构式) 结构式
线索式
表格式
《美国独立战争》教材要点
一、独立战争起因
1、殖民地的移民 2、经济的发展,美利坚民 族的形成 3、英对殖ຫໍສະໝຸດ 地经济发展的 压制 4、波士顿倾茶事件
三、《独立宣言》 四、独立战争的胜利
1、艰苦的战争 2、萨拉托加大捷 3、约克郡英军投降 1、制宪会议 2、1787年宪法 3、联邦政府的成立
1787年宪法 首任总统华盛顿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三、《天津条约》和《北京 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1、英法提出修约要求及实质
2、根本原因 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 3、英法借口爆发战争 (1866、10、) 1、1858年中和俄美英法《天 津条约》 2、1860中英法《北京条约》
二、经过(1856-1857)


内容:课题名称、授课提纲、教学要点和 重点、补充材料等
板书的功能
强化(醒目)
1
使知识系统化、纲要化
2
3
交流的工具与渠道
自我书法及设计的展 4 现
板书的作用

对教材内容进行概括与浓缩,能反映出教学的重 点 启发思维,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直观生动,巧妙构思,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美观大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1787年宪法 首任总统华盛顿
《美国独立战争》教材要点
一、独立战争起因
1、殖民地的移民 2、经济的发展,美利坚民 族的形成 3、英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 压制 4、波士顿倾茶事件
三、《独立宣言》 四、独立战争的胜利
1、艰苦的战争 2、萨拉托加大捷 3、约克郡英军投降 1、制宪会议 2、1787年宪法 3、联邦政府的成立
郑和下西洋与达·迦马航行对比表
航海家
时 间
船队人数
船只数目
郑 和
1405-1433 第一次2.7万多人 62艘大海船
达· 迦马
1497-1498
160人
4条海船
百家争鸣
代表人物 学派 主 张 著 作 《墨子》 《孟子》 《荀子》
墨子(翟) 墨家 兼爱、非攻、尚贤、节葬 孟子(轲) 儒家 荀子(况) 儒家 庄子(周) 道家 韩非子 法家 民为贵、君为轻、仁政 人定胜天
地主阶级
探 索
维新派 革命派
(君主立宪) 制度 (民主共和)
资产阶级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民主与科学)
思想
结构性板书



主要优点: 有利于理清历史,简化知识。有助于学生记忆和 巩固知识。 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的能力 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缺点:会增加历史知识的要素,从而扩充教学内 容。由于注重历史知识的整体性与连贯性,会妨 碍其运用非重点教学内容的教授过程,从而限制 它的适用范围。
无为而治、鄙视富贵利禄 《庄子》 中央集权、法治
《韩非子》
必修二 ·农耕时代的商业
一、重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
发展阶段 商人 城市 商路 原始社会末期,物物交换,原始商业产生。 夏商周 产生 都市逐渐繁 国内商路 荣,但经济 春秋战国 大商 职能不强。 秦汉 丝绸之路 魏晋南北朝 隋唐 都市繁华 宋元 全面繁华 海路为主 明清 商帮 工商业市镇 政策
纲要式板书(提纲式和结构式)
提纲式(最传统) 主要依据教材内容进行编排,将教材要点 浓缩成提纲,采用小标题形式,按顺序分 层次排列。 优点: 紧扣教材,便于学生宏观把握历史知识 内容具体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教材重点 层次分明。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进行探索》
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技术 洋务派 (师夷长技以自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