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结合识汉字》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识字课
一、设计思路
开头设有复习部分是很有必要,先让学生复习学过的偏旁,并进一步巩固这些偏旁所代表的含义,这是为下一步的教学进行铺垫,体现出由浅入深的的设计理念。
而“转转盘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寓教于乐。
教学第三个环节:自主识字,寻找规律。
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其中“把词语放到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这一个环节则说明识字离不开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更便于对生字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环节观察检验,写好汉字检查一方面是教师了解学生自主识字的结果,掌握学情,另一方面仍是促进学生自主识字。
板书设计则增设字音、字形的归纳,让学生一目了然,更加突出形声字的特点、突出形声字形旁的意义。
全教案的练习都突出了形声字形旁的意义,目的是帮助学生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忆汉字、再次突出形声字的特点、突出形声字形旁的意义。
二、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形声结合识汉字》是部编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的第一次识字写字专题课,也是对形声识字的方法的一次总结,使得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这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三个基本字“仑、仓、尧”带出的一串生字及它们的组词。
第二部分是帮助理解和熟记生字的一首儿歌,文中还配有一幅精美的插图,提供了识字的情境。
依据低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的设计运用了游戏活动的教学手段,利用情趣牵引,启发学生自主识字。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也在学习实践中积累了不少识字方法,而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的方法,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要鼓励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并学会运用,使学生自己认识更多的汉字。
(三)教学条件
电子交互白板、PPT课件、生字卡片、田字格硬笔书法稿纸。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仑、轮”等16个会认字,会写“仑、仓”等8个生字,并学会运用。
2.进一步认识形声结合识汉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加偏旁扩大识字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2.培养仔细观察,多动脑筋的好习惯,体会掌握学习方法的好处。
四、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五、教学难点
大量识记同音字、近音字并能加以运用。
六、教学学法
(一)自主学习法要求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
经过自学,应基本读准字音。
(二)诵读品味法要求学生在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的基础上,能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文中的韵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
通过读可以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优秀文化的精神。
(三)创造性学习法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创新的精神,积极学习识字方法。
七、课前准备
(一)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给生字注音。
(二)积累识字的方法。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部首,你们认识吗?它们都跟什么有关?
课件展示:
三点水:与水有关;虫字旁:与昆虫有关;
言字旁:与说话有关;足字旁:与脚有关;
日字旁:与太阳有关;木字旁:与树木有关……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我知道同学们都是猜谜能手,下面我们同学比比看谁猜谜本领大!听好了:谁是保护庄稼好卫兵?”
学生齐声回答:“青蛙”。
教师:“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对啦!出示“青”字,认读并读词:青色、青草、青天(强调后鼻音)……
(同时出示活动偏旁的生字卡片)
那大家看看课件上的这个字(青),你会读吗?如果让你给“青”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组成新的字,猜一猜,会是什么字呢?(学生自由发言)
(三)自主识字,寻找规律
1.学生回答:“晴、清、睛、请、情、蜻、精……”
教师:“真棒!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和读音,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读音相似,只是声调不同或字形相似,只是部首不同。
”
教师:“你们说的很对。
像晴、清、睛、请、情、蜻、精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字义跟形旁“日、氵、目、讠、忄、虫、米”有关;韵母都是“ing”,跟声旁“青”有关。
这样的字的规律是:基本字相同,读音相同或相近,基本字表声,偏旁表字义。
这样的字就叫做形声字。
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认识一些生字,你们将会发现,这种方法对学习一些生字很有帮助。
学生齐读课题:“《形声结合识汉字》”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快来看。
(在课件展出“喜羊羊”的图片)大家伙肯定都喜欢聪明的喜羊羊,我也喜欢他。
喜羊羊知道咱们班同学识字本领强,想和你们比一比,赛一赛,争当识字大王!你们敢和聪明的喜羊羊比赛吗?
喜羊羊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转转盘”,请小朋友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