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虫病毒

昆虫病毒


威德投资有限公司
河南济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W1-78GV: 武汉大学研制,在全国不同经纬度的20多个省市, 防效80-96%,油桐尺蠖NPV:(科学院病毒所):8省20多个地区, 2500亩次,86.97-94.82%。
棉铃虫NPV:1985。飞防,40-60万亩 斜纹夜蛾NPV:广州,20-30条/亩+100斤水+0.01%洗衣粉, 北京。 舞毒蛾NPV:辽宁、黑龙江。 马尾松毛虫NPV、CPV:广东。 “福建一号”:省茶科所。6000亩,70-95%每亩减少农 药费用20-50元,为我省发展无农药污染优质茶叶,扩大茶叶 出口创造条件。
六、常见昆虫病毒与分类
1)双链DNA:杆状病毒科、痘病毒科、多分病毒科、泡囊病毒 科和虹彩病毒科; 2)单链 DNA 病毒中的细小病毒科; 3)双链 RNA病毒,其中有呼肠孤病毒科、二分 RNA 病毒科; 4)单链 RNA 病毒,其中有微 RNA 病毒科、野田村病毒科和 T 四病毒科; 5)DNA 和 RNA 的反转录病毒,包括前病毒科和变位病毒科
第五讲 昆虫病毒
自从1898年贝杰林克(Beijerinck)首次提出“病毒” 的概念以来,已经过去100多年时间。病毒的种类由 最初的几十种、几百种,发展到今天的4000多种
1935年,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Stanley)发现烟草 花叶病毒的侵染性能被胃蛋白酶破坏,
一、病毒的特征
形态微小,结构简单的非细胞结构生物,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 核酸 核酸 蛋白质-外壳
五、病毒生物农药的优点
① 选择性好,仅能寄生一种或少数同科同属亲缘相近的昆虫种 类,不损伤天敌,不易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 ② 传播性强 : 很快扩散蔓延,造成流行病,能垂直传播,造成 区域流行病。 ③ 持久性久:“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包涵体可抵抗不良环境, 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是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能起长期控制作 用。 ④ 经济效益高:剂量低,使用简便。 ⑤ 安全性

三、病毒的复制过程
四、昆虫病毒
1 昆虫病毒病
昆虫感病后,行动迟缓,取食量降低,后期死亡,一般虫体 倒挂在植物体上
昆虫病毒的特点:
昆虫病毒一般都在细胞内形成蛋白质包含体 家蚕脓病的多角体,就是包涵体的一种。包涵体内的 病毒粒子只有当它们从包涵体中释放出来以后,才有 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包涵体具有保护病毒免受不良 环境影响的作用。除了形成包涵体的病毒外,还有许 多不形成包涵体的昆虫病毒。
七、昆虫病毒的新方向
1 病毒-昆虫细胞培养体系 2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抗凋亡,基因图谱
3 昆虫病毒表达载体
4 应用研究
CANCER THERAPY: Associate Professor Wang Shu (extreme left) with graduate students Mr Ram Vinod Roy and Mr Yang Jingye research on insect virus as vectors.
从病毒生产方式,二个阶段: 40年代到60年代,野外采集;人工饲养虫到杀虫剂。 北京、广东(斜纹夜蛾NPV)、武汉、华东(棉铃虫NPV)都进行 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国有20株进入大田应用或示范,7株制
成制剂,先后建立5座工厂,一种新的生物农药产业。
湖北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海南绿舟、圣
我国,始于60年代,先是调查、收集,70年代后做了大量工
作。1971年,棉铃虫NPV在美国成为第一个商品化制剂,1987 年我国也将此病毒投入商品化生产。美国加强了对舞毒蛾、 黄杉毒蛾、苜蓿尺蠖等NPV的研究。 从防治对象来看,可分为二个阶段:40年代到60年代,食叶性 森林害虫;70年代后,农业害虫。
2 历史与现状
1149年我国记载有家蚕高节病、肿脚病等,脓病;1918年 Acqua证明为病毒病
1913年White证实了蜜蜂的囊孵病为病毒病;
Glaser等发现舞毒蛾的一种病毒病 1980年记载了800种昆虫的1200多种病毒病,到目前有2000种 病毒病
昆虫病毒的应用始于1940‘s 第一个成功例子,是1949年加拿大偶然引进欧洲云杉叶蜂NPV, 流行病,控制害虫在经济阈值以下。 40-60年代主要应用细菌防治,70年代才利用病毒。 俄:黄叶蜂NPV、甘蓝夜盗蛾、舞毒蛾、美国白蛾、天幕毛 虫等。 捷:美国白蛾GV 法:松带蛾CPV 日:1974年注册了赤松毛虫 CPV,直升飞机喷洒。还对茶小 卷叶蛾、茶卷叶蛾GV进行研究利用。 埃及、中:斜纹夜蛾NPV 新西兰:牧草蝙蝠蛾WNPV 斐济:独角仙病毒 国际上:至少有60多株进入大田应用或示范,约20多株制 成杀虫剂,仅就俄罗斯而言,1990年已有14种病毒杀虫剂,其 中有7种年总产量为60多吨,防治面积150万公顷。
尤其是昆虫浓核病毒 (DNV) 不断被发现。我国在短短 12 年 内就发现了 3 种 DNV ,它毒力强,潜伏期短,易流行,但研究 甚少,值得探讨。
混用:棉铃虫NPV+西维因;舞毒蛾NPV+DDT;8010+GV。
我国至70年代发现56株病毒。80年代立项,至1991年已从188 种昆虫中分离到291株,其中110株为国际首次发现,按ICTV 分类,它们分属4个科:杆状、痘、细小、呼肠孤和尚未分类 的小型球状RNA病毒。出版了《中国昆虫病毒图谱》(1986), 目前有200-250种,2004年,报道有近2000种,病毒资源的调 查是研究开发昆虫病毒生防的先导,是建立我国病毒资源库 的基础,今后应继续采集、分离与鉴定。
核衣壳

封套
衣壳粒
病毒粒子
特征:
个体微小:纳米 核酸:单(双)链DNA,单(双)链RNA,
蛋白:保护核酸,与侵染有关,含有酶,破坏细胞膜结构
封套:可以是细胞质膜,也可以是核膜,可以被重组 复制:病毒的繁殖方式为复制 病毒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生物Biblioteka 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
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二、病毒分类
植物病毒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 动物病毒 专门寄生在人或动物细胞里的病毒。 细菌病毒(噬菌体) 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面的病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