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存在如下合作关系(ABCD)A :教师个体与学生集体间的合作B :教师个体与教师集体间的合作C :教师个体与学生集体间的合作D :教师集体与学生集体间的合作(2) 全面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A :智力教育B :情感教育C :社会劳动教育D :人际交往教育(3) 经过形成全员育人局面,要逐步实现(ABCD )A :育人队伍网络化B :育人内容系列化C :育人手段多样化D :育人方法科学化(4) 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的主要特点有(ABC)A :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B :表达方式上具有明显的政治化、宗教化、理论化、神秘化倾向C :道德调节功能进一步强化D :主要是借助于宗教来实现的(5) 封建社会较之奴隶社会道德调节功能的强化体现在(AB )A :利用外部强制力量B :通过调节人们的内心修养C :借助风俗传统D :创立比较系统的伦理学体系(6) 教师职业道德体系,包括三个基本要素(BCD)A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B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C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D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7) 关于幸福的层次性,认识正确的是(ABC)A :幸福有高级与低级之分B :高层次幸福是个人与他人、社会幸福相一致C :低层次幸福仅是个人的幸福D :我们倡导的幸福是以奉献集体为前提的幸福(8)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两难”、“多难”选择,反映了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ABC)。
P141A :不同价值的冲突B :不同义务的冲突C :不同角色的冲突D :主观与客观的冲突(9) 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有以下观点(ABC)A :神启论B :本性论C :感性欲望论D :本体论(10) 教师职业荣誉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AD)A :推动作用B :崇尚作用C :自我欣赏作用D :激励作用(11) 社会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劳动技能和知识,促使其(cd)协调发展A :生理活动B :心理活动C :实践活动D :学习活动(12) 教师公道正派的道德品质,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要求(BC )A :办事公道B :赏罚分明C :一视同仁D :牺牲自我(13)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包括(abcd )A :教师职业理想B :教师职业责任C :教师职业作风D :教师职业技能(14) 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描述正确的是(abcd )A :贯穿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始终B :居于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C :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具有最高的约束力D :教师必须遵循的根本行为准则(15) 教师道德内化的过程要经过(ABC)A :服从阶段B :同化阶段C :内在阶段D :升华阶段A(16) 教师职业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ABC)A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B :是创造性运用教学规律的过程C :是创造性运用教育艺术的过程D :是长周期性的活动过程(17) 以下价值冲突体现了不同价值体系之间对立的是(AD)A :善与恶B :大善与小善C :高层次的义务与低层次的义务D :履行义务与不履行义务(18) 全面发展原则的实施要求(ABCD )A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来认识B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面教育C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D :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19) 教师职业幸福的作用表现在(ABC)A :有利于教师巩固自己的道德理想B :有利于教师形成高尚的精神情操C :有利于推动教师创造性地工作D :有利于教师获取丰富的物质财富(20)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包含以下内容(ABC)A :尊重人B :关心人C :爱护人D :爱自己(21)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因为(ab)A :具有为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B :人口、资源、环境与资源的矛盾C :人文精神的失落D :道德的滑坡(22) 道德一词在我国古代最早是分开使用的,以后引申为(ABCD)。
A :原则B :规范C :规律D :道理(23) 以下关于教师职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P66A :教师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B :教师职业是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职业C :教师职业是需要自我牺牲精神的职业D :教师职业是及其繁重的职业(24)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在于(ABCD)A :使人们有条件接收较高水准的教育B :使人突破劳动及社会角色地位的单一化、固定化C :逐步消除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对立和分裂D :使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力量(25) 教师这一职业在人类生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包括(ABC )A :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B :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C :是人类不断走向更高层次文明的桥梁D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26) 关于师生关系的教育意义,如下正确的阐述是(ABCD )A :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可塑性B :师生关系影响信息的传递C :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心理D :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27) 教师职业公正的内容包括(ABD)A :对己性公正B :同侪性公正C :朋友性公正D :对象性公正(28) 师生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BCD )A :关系上的特殊性B :人格上的平等性C :教学上的相长性D :情感上的相容性(29) 实现职业幸福,教师就要做到(ABC)A :应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B :应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C :应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D :应收获巨大的物质财富(30) 要在教学业务方面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就必须(ABCD )A :认真备课,做到一丝不苟B :在举止上,要做到稳重端庄C :科学施教,做到兢兢业业D :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做到甘于奉献(31) 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体现在(ABC)A :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B :维护和推动社会发展C :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D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32) 教师道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ABC )A :理论学习的方法B :实践锻炼的方法C :慎独D :闭关(33)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原则有(ABCD )A :集体主义原则B :人道主义原则C :功利主义原则D :精神价值原则(34) 教师职业幸福的特点具体是指(ABCD )A :精神性B :关系性C :集体性D :无限性(35)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是(AB)。
A :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B :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C :推动社会变革的需要D :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36) 教育公正包括(ABCD)A :教师对他者的公正B :他者对教师的公正C :教师公正D :对教师的公正(37)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表述正确的有(ABCD)A :应提倡和遵循人道主义原则、教书育人原则、全面发展原则B :人道主义原则居于基础层次C :教书育人原则处于中间层次D :全面发展原则居最高层次(38) 教师职业良心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其特点是(AB)A :层次性高B :教育性强C :自律性强D :社会化程度高(39)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abc )A :人格上平等B :价值取向和谐C :交互活动中民主D :知识水平上一致(40)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有(ABCD )A :示范性B :复杂性C :创造性D :长周期性(41) 确立和实现教师职业理想的方法( ABCD)A :对教师职业要有正确理解B :对教育事业要有正确理解C :对教育规律要有正确认识D :对教育工作要有献身精神(42) 教书育人是(ABCD)A :教师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原则B :教师应当做到的神圣职责C :判断教师道德行为的根本标准D :衡量教师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43) 教学相长要求教师要做到(BCD )A :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B :科学定位自己的角色C :向学生学习D :换位思考(44) 教师职业责任包括(ABC)A :对学生负责B :对学生家长负责C :对社会负责D :对家人负责(45) 原始社会道德的特点(ABC)。
A :维护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益B :在道德内容上具有简朴性C :在调节范围上存在狭隘性D :具有阶级性(46) 道德习惯(abcd)A :是道德品质形成的标志B :是道德品质的表现C :是在道德行为的反复实践中形成的D :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高度统一(47) 道德把握世界的目的主要是(abcd)A :进行道德研究B :增强选择能力C :形成道德理论D :增强人的主体意识(48) 职业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劳动者的(ABCD)A :自我体验B :自我教育C :自我锻炼D :自我修养(49) 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acd )A :自觉性B :果断性C :自制性D :坚毅性(50) 育人主要指培养的人才要有(ABCD)A :正确的政治方向B :良好的道德品质C :分析问题的能力D :解决问题的能力(51) 教师职业公正的特点是(BCD)A :高层次性IB :教育性C :实施的实质性D :主体的自觉性(52) 以下关于“教师职业公正的首要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BD)A :价值性B :实质性C :教育性D :自觉性(53) 道德对经济的反作用体现在(ABD)A :道德有助于巩固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B :道德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C :道德由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D :道德引导着人民的生活方式(54)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A :教师要自觉选择和运用符合教育方针的教育方法B :教师不能采用野蛮的“教育方法”C :教师不能只抓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D :教师可以适度地体罚学生,但要严格注意分寸(55) 下列属于当今社会新特征的是(cd)A :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B :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C :科学综合化趋势加强D :知识总量迅速膨胀(56) 教师职业道德应原则,一般包括(ABC )A :人道主义原则B :教书育人原则C :全面发展原则D :一视同仁原则(57) 旧唯物主义认为,道德是(AC)。
A :生活的基础即是道德的基础B :神的启示C :由物质生活水平决定的D :与生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