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标本采集考核试题

微生物标本采集考核试题

微生物标本采集解读
微生物标本采集时机 ( )
A. 尽早采集:使用抗生素前
B. 抗生素停止用药1-2天后
C. 抗生素下次用药前
D. 抗生素血药浓度较低时采集。

微生物标本运送时机:
A.要关注温度和时间。

B. 通常应在留取标本后2小时内送达检验科
C. 对一些温度敏感的细菌(脑膜炎奈瑟军、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应保温立即送检。

D.不必过于强调晨痰晨尿,更重要的是确保用药前采集和2小时内送检。

微生物标本保存()
A.如在2小时内不能送检,应将标本4度保存且不超过24小时(血培养室温保存)
B.深部标本如需厌氧菌培养时,应床边接种或置于厌氧菌专用培养基运送。

C.检体来自无菌区域者:宜放室温或温箱保存;并加入营养的培养基中;
D.检体来自有菌区域者:宜放冰箱保存;不可加入营养的培养基中;
血培养的规范采集的采血指征是什么
A.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
B.不明原因的发烧(>38℃)或体温过低(<36℃)
C.白细胞增多(>10,000/ul),粒细胞减少(<1,000ul)
D.休克,寒颤,僵直
E.严重的局部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肾盂肾炎,腹部术后感染,…)
F.心率异常加快,低血压或高血压,呼吸频率加快。

血流感染时血培养采血时机
A.尽可能在寒战或开始发热时采血
B.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前
C.抗生素停止用药1-2天后
D.采血如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

E.坚决不能从静脉滴注侧取血;应该采几套血液标本?
A.每位患者每次采血最少2套,3套更好
B.儿童类似于成人,应在24小时内采2-3次血培养
C.初发患者,绝不能只采1套标本
D.越多越好
血培养标本须间隔多久采集?
A.急性败血症或骨髓炎、脑膜炎、肺炎等需同时或短时间内采集2套血培养,因为体内巨噬细胞吞噬系统会在15~30min内清除掉进入人体内的细菌。

B.可疑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要立即取血作血培养,1-2h内完成3套血培养的采集,采集后立即进行抗菌药的经验治疗。

如果24小时内报告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

C.不明原因发热,可疑的亚急性心内膜炎或菌血症、真菌血症患者每间隔30分钟至1h采集1套,连续采集3套标本。

如果24小时内报告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

微生物标本如何留取痰液(ABD)
A.咳痰:咳痰前,患者用无菌生理盐水漱口。

用力咳出深部痰,勿将唾液和鼻后分泌物当作痰咳出。

B.诱导痰:患者咳痰困难,可先清洁口腔黏膜、舌头和牙龈,再用无菌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后,用超声雾化器,患者吸入20-30ml3%的NaCl,用无菌容器收集送检。

C.痰标本留少于1ml,2h内送检,4℃保存≤24h。

D.痰标本至少留1ml,2h内送检,4℃保存≤24h。

下列哪项是合格的痰标本,可以做痰培养:()
细胞数/低倍视野
分类白细胞扁平上皮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5 <10
4 >2
5 10~25
3 >25 >25
2 10~25 >25
1 <10 >25
有下列哪一种症状指征,可进行尿液培养()
A.不明原因发热(>38℃),无其他局部症状。

B.尿急、尿频、排尿困难或耻骨压痛。

C.尿常规检查表现为白细胞或亚硝酸盐阳性;
D.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出现发热;
E.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

下列哪一种尿培养采集时间、保存方法说得对( ABC )
A.无论何种采集方法均应在抗菌药物应用前采集,
B.通常采集晨起第一次尿液送检(此时尿液在膀胱储存4h以上)
C.嘱咐患者睡前少饮水,采集后2小时内接种。

4℃冷藏保存不超过8h。

D.嘱咐患者睡前少饮水,采集后2小时内接种。

室温保存不超过8h。

当腹泻患者出现以下何种情况时,建议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
A.粪便涂片镜检白细胞≥5个/Hp;
B.严重腹泻;
C.体温大于38.5℃;
D.血便;
E.便中有脓液;
F.未经抗生素治疗的持续性腹泻;
G. 来自疫区的患者
关于尿液培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F)
A.清洁中段尿为最常用的尿培养标本收集方法,但易受会阴部细菌污染,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由患者正确留取。

B.尽量不要用导尿管采集标本
C.尿管末端尿液能用于培养。

D.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需采集2-3份标本。

E.可从尿袋下端管口留取标本。

F.留置导管尿液标本用专门的采集端口采集,不能把导尿管与尿袋拔开后收集尿液,至少应酒精消毒…..
导管标本拔出指征有()
A.血管内置管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菌血症症状等高度怀疑感染,但感染源无法找到,应拔除导管并做培养。

B.导管周围出现明显的渗出、红肿、触痛、硬结等感染症状。

C.导管失去功能(如血流量低)或导管内有血栓形成。

D.在无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时,不应该将拔除的导管进行培养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G实验:1,3-β-D葡聚糖试验可检测除隐球菌、接合菌之外,临床绝大多数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曲霉、肺孢子菌等。

下列哪项因素可导致其假阳性()
A.乳糜血、胆固醇过高或内毒素等
B.棉花制品、免疫球蛋白
C.链球菌血症
D.蘑菇多糖;
E.服用多粘菌素B、厄他培南、头孢噻肟、头孢吡肟、优力欣、磺胺也会不同程度引起假阳性。

半乳甘露聚糖是曲霉菌特异性细胞壁成分,由菌丝在组织中生长时释放出来。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假阳性原因有:()
A.青霉、隐球菌感染;
B.消化道定植或食物中的曲霉污染;
C.使用半合成青霉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
D.大剂量使用激素、透析等;
E. 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导致PCT(降钙素原检测)异常升高的常见疾病有
A.细菌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
B.持续性心源性休克
C.肿瘤晚期、副癌综合征
D.真菌感染
E.药物因素:使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CD3或鸟氨酸-酮酸转氨酶抗体、大剂量的促炎症因子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