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文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解析】1.河南位于中国中部地带,人多地少,农业人口众多,大量劳动力外迁,B正确。
四川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北京郊区经济发达、内蒙古西部地区由于语言和距离因素,外迁务工的人口较少。
故选B。
2.图示信息显示,该乡村20~60岁的人口比重低,尤其是男性更为明显。
少年儿童及老年人比重大,但低龄人口比重小,说明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劳动力趋于老龄化,C正确,A错误;当地外出务工人员以男性为主,所以女性比例大不是因为人口迁入,B错误;乡村经济比较落后,医疗卫生水平较低,且受老龄化影响,死亡率不会下降,D 错误。
故选C。
3.根据上题结论,该村位于河南省,地形以平原为主,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迁,不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由于大量劳动力迁出,就业压力会降低,当地的人地矛盾减轻,但老年人无人照料,养老服务难以保障。
故选B。
4.根据题文中的“海南岛南部优越的气候条件,大大加快了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繁殖进度,”这一信息可以推断,其主要原因是海南岛位于热带地区,热量条件好,农作物可一年三熟,有利于新品种的培育繁殖。
故选D。
5.根据上题结论可以推断,无霜期短、一年一熟的地区到海南岛的南繁育种基地培育种子受益最大;A选项省区主要为我国的牧业区,B、D选项省区纬度均低于C选项省区,故C 选项省区受益最大。
故选C。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1页(共8页)6.图中M湖为青海湖,是内流湖,也是中国最大咸水湖;N湖为东非高原上的维多利亚湖,为外流湖、淡水湖,A错误,C正确;N湖周围为热带草原植被,B错误;M湖受周边山地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水位高,N湖地处赤道地区,全年水位变化小,D错误。
故选C。
7.甲区域农业以高寒畜牧业为主,属于粗放的游牧业,商品率低,生产规模小;乙位于东非高原,草原广阔,但生产力水平低,农业以粗放畜牧业为主,机械化水平低,生产规模小。
故选A。
8.两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排除A;东非高原缺乏煤炭、石油资源,排除B;两区域经济均较落后,城市化水平低,排除C;两区域发展畜牧业,都面临生态破坏问题,D正确。
9.图示显示雾日数与霾日数的整体变化大致同步,排除A;1978年前有霾发生,排除B;1978年后霾日数明显增多,变化起伏大,排除D;雾日数变化相对稳定,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C正确。
10.逆温现象下,近地面空气温度低,空气不易对流,导致污染物难以扩散,浓度增大产生雾霾。
D选项中垂直方向逆温层厚度最大,雾霾现象最严重;A选项近地面逆温层已破坏,污染应有所减轻;B、C选项无逆温产生,对流旺盛,利于空气自净。
故选D。
11.雾霾天气形成主要是大气中污染物增加,尤其是汽车数量增长迅速,尾气污染严重。
城市热岛会加剧对流,空调使用不会排放废气,建筑物稠密会削减风力,但不是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
故选B。
12.翡翠挂件标价1万元,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①正确;假币不是法定货币,不能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②错误;货币是由主权国家发行的,可以规定货币的票面价值,但不能确定货币的实际购买力,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C。
13.取消异地购房公积金提取政策会带来商品房市场的需求减少,①错误;国土资源部减少住宅用地供应,会带来商品房市场供给减少,②正确;房贷政策收紧会带来商品房市场需求减少,而不是供给减少,③错误;央行提高准备金率,银行的流动资金压力增大,放贷量会减少,从而影响商品房的供给量,④正确。
故选D。
14.1/3受访者表示非正式工作有助于增加收入,表明劳动者就业观念转变,①正确;节省25%的费用,会有50%的消费者转为分享,说明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③正确;材料中是消费者的支出降低而不是生产者的成本降低,②错误;④与材料无关。
故选B。
15.材料表明我国对外投资不断发展,属于“走出去”,表明我国正逐步实现经济转型,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②③正确;材料不涉及商品出口,①与材料无关;材料不涉及利用外资,④与材料无关。
故选C。
16.公民参与网络问政属于公民行使监督权,要做到有序政治参与,也要注意权利和义务相统一,③④正确;人大代表拥有质询权,①错误;公民政治权力扩大的说法错误,②排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2页(共8页)除。
故选D。
17.汇集各界英才,发展党和人民的事业,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③正确;材料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无关,①错误;材料不涉及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④错误。
故选B。
18.《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要求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并接受监督,②③对材料理解正确,但不符合设问要求;《考核办法》不会缩减政府权力,也不能杜绝权力滥用,①④对材料理解错误,符合设问要求。
故选C。
19.藏医药典籍属于中华文化,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②④正确;材料不涉及一脉相承,①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错误。
故选D。
20.材料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内涵与优势特色,着力阐发文化自信与其他三个自信的逻辑关系,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撑,体现①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说法错误,③排除;哲学不一定与经济政治同步,④错误。
故选A。
21.材料中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体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③正确;一些科学家提醒不要太自信,可能会引导走错方向,表明对机器人的研究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正确;意识是人类特有的,①错误;真理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科学家的认识不一定是真理性认识,④错误。
故选C。
22.材料中的垃圾处理体系,充分发挥“居民—社区—市(区)”的作用,层层发挥效用,②正确;对干、湿垃圾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正确;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①错误;材料不涉及量变和质变,④无关。
故选B。
23.马克思的世界观属于真理性认识,指导我们研究问题,推动实践发展,①正确;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不是教条,说明是在不断丰富发展的,②正确;认识的局限性会阻碍真理的发展,但不代表达不到真理性认识,③错误;认识的过程不是封闭循环运动,④错误。
故选A。
24.历史记录及评价都带有作者的主观因素,故选B。
25.政府对物价的调控,以防商人囤积居奇造成物价波动,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选C。
26.巡抚、总督是中央派出,由中央官员兼任的地方官职,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
27.“皇帝不应该在法律之上,相反,他应该在法律之下”,强调了法律的权威性,故选A。
28.法国小农经济发达,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大量劳动力束缚于土地上,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故选C。
29.经济的工业化推动了政治的民主化,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这是民主发展的表现,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3页(共8页)故选B。
30.近代民族工业,轻纺工业相对发达,重工业基础薄弱、后天畸形,故选D。
31.“东南互保”反映了地方政府对中央命令的抵制,说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遭到弱化,故选C。
32.规定没收一切土地,没收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而不是归农民所有;一切土地禁止买卖,超越了民主革命反封建的要求,故选D。
33.材料“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以党代政,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故选A。
34.文化教育事业的主要作用在于启迪人民的思想,故选B。
35.“统购统销”把农民生产纳入国家计划轨道,有利于保证城市居民粮食供应,服务于“一五”计划,有利于工业化建设的展开,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一)必考题(共6小题,共135分)36.(24分)(1)(4分)东部为内华达山脉,西部为海岸山脉,中部为南北沿伸的谷地;(2分)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2分)(2)(8分)可行性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南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北部河流众多,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南部降水少,径流量小;北部人口、城市较南部少,对水资源的需求少(或南部的城市多,水资源短缺)。
(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不利条件:南部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要逐级提水(调水成本较大)。
(2分)(3)(6分)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4)(6分)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气候干燥;秋季,源于美国西部干燥高原山区的“圣塔安娜风”(为离岸风)极其强劲、干燥,常影响该区;地处内华达山脉西侧,受“圣塔安娜风”下沉气流影响,更加炎热干燥,易发生火灾。
(每点2分,共6分)37.(22分)(1)(8分)有利: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我国通往中亚、西亚及欧洲的陆上通道;现代交通便利,有兰新高铁、高速公路连接,是国际贸易物流的大枢纽;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宝库,自然风光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富集;是陇海—兰新工业带的组成部分,重工业,能源工业基础好;我国“一带一路”发展策略带来了优惠政策。
(任答三点得6分)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4页(共8页)不利: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荒漠化严重。
(任答一点得2分)(2)(8分)利用防护堤拦蓄,分流洪水泥石流,改变地表径流;利用沙漠砂砾增加地表水下渗;过滤地下水;地下水补给湖泊,为湖泊提供稳定水源;较稳定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任答四点得8分)(3)(6分)电网网架薄弱,电网输配能力不足;夏季风力相对较小;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影响;风能不稳定,电压不稳;本地用电量需求少;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较远。
(任答三点得6分)38.(26分)(1)(14分)经济现象:1978年~2015年,我国GDP总量不断增长,城镇和农村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但仍有一定差距,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发生率不断下降。
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贫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扶贫工作取得进展。
(4分)措施:①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
②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完善分配制度,增加贫困人群收入,提高贫困劳动群众的积极性。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
增加贫困人群的收入,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让全民共享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④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
党和政府关心贫困群众,从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帮助其解决各种问题。
⑤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调控经济。
国家运用财政补贴、税收政策等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若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角度答题也可酌情给分,每点2分,共10分)(2)(12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