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县塔公小学总务现状分析
马骏康定县塔公中心校位于康定县城西北川藏317交通线上,距县城113公里,是道孚、丹巴、雅江三县交界边陲重镇,是全乡唯一的一所乡级中心校,实行“汉藏兼通”的双语一类教学模式。
从1958年建校至今,学校先后培养了大学生无数,其中近几年进入中央民大的就有3人。
而进入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院、四川民族学院等大专院校的塔公小学学子更是数不胜数。
在我县民族地区同类学校中教育教学质量高,成绩排前茅,办学效益强,群众口碑好。
学校现有6个年级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89名,其中享受国家寄宿制生活补助的学生360名(生源为塔公乡本地和周边各乡镇村、邻近道孚、雅江、丹巴三县的农牧民子女)。
在校教师24名,党员2名,少数民族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6%,其中女教师9名。
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小学高高级1名,小学高级教师5名,小学一级教师6名。
近年来在州、县、局的各级各类表彰中学校和教师个人都得到了不少荣誉。
在加快学校硬件的同时,学校还突出三大管理: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加强寄宿制学生管理,志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此外,根据地方特色,我校编著了几本书籍:《塔公木雅文化》、《脚步声》、《谜语》等书籍,还编排《格萨尔王》说唱舞剧。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广大善心人士的帮助资助下,加大了教育投入,先后投入资金,装备了远程教育设备。
近年来,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我校先后配备实验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等各大室,其中,我校出版实际教学藏文版《儿童歌曲》;为了更规范的办学,我校积极设计了校歌《塑母
之心》及校旗、校徽,并创办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藏汉版校报《源泉》。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校住校生管理及总务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力争使我们的服务更上一个台阶。
一、后勤师资队伍建设
问题:缺乏专业人员,后勤工作滞后。
我们学校由于是民族地区双语及寄宿制学校,生活老师有相当一部分是教师家属或学生家长,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对策:1、提高生活老师待遇,聘请有幼师或护理经验的人员,提高后勤服务水平。
2、加强后勤人员的师德和业务培训,开展保育专业知识讲座。
3、每大周可在中低年级开设一节生活课,由生活老师讲解生活自理或防火、放电等知识,促进生活老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4、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实行等级制工资,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5、举办生活老师知识竞赛活动,促进业务能力的提高。
二、住校生的心理问题
问题: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许多学生不愿意住校
孩子不想住校,有的是家长的原因,思想不坚定,见孩子哭闹就心软;有的是不习惯住校,习惯性往家跑。
对策:1、首先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让家长知道,住校可以给孩子带来不少好处:比如吃饭按时按量、学习有老师辅导、增加了与同龄孩子接触的机会、孩子将会拥有出色的自我管理和环境适应能力,对家长而言,也减少了一些压力,可以更好地投入工作。
让家长自身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孩子住校后,家长还要注意与老师沟通,
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要经常到学校来,有事情可以电话联系,以免孩子看到家长又引起不良情绪。
2、让孩子的心灵有一个释放的空间。
长期寄宿而孩子在心理上可能会产生问题,班主任、生活老师可以利用午休和晚上时间,与孩子深入谈心、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要让孩子把一天来的所有想法都倾诉出来,让孩子宣泄心中的不快,教孩子一些策略,主动排遣自己的不快,化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三、住校生卫生问题
住校生的卫生问题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最普遍存在的问题。
问题:少数民族孩子大多没有勤洗澡洗头的习惯,孩子头上生虱子
对策:建议爱出汗的孩子剪短发,不定期检查女孩头虱问题,女生宿舍配备一把篦子,顽固的症状给予药物治疗。
每天早晨给长发头的孩子梳好辫子,因为散发更容易让孩子出汗生虱子,也影响个人形象。
如时间不够可带到教室后继续梳。
问题:孩子衣服、身上经常脏
学生衣服身上脏的主要原因是经常趴地上玩,这一现象低年级有,中年级尤其突出。
因为在走廊里玩,值日老师查不到。
对策:
1、班主任要加强教育和督查。
还可设立楼层值班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2、放假前一天先组织生活老师自查,再宿舍领导检查。
将学生的个人卫生纳入红领巾值周岗的检查中,每天晚上听广播的时间专门检查卫生。
第一周周末和第二小周放假前的当天早自习时间,小督查深入班级逐个检查
孩子手、指甲、脸、脖子、衣服的卫生情况组织一次打检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严仔细严格检查,确保每一个孩子干干净净回家。
3、女孩的内裤、男孩的袜子最好每天一换,每周给孩子剪一次指甲,夏天每两天洗一次澡。
如去浴室不方便,可用热水给孩子擦洗身子,低年级的孩子后背够不着,可让他们互相帮助。
高温天气每天换洗衣服。
夏天建议孩子穿凉鞋,运动鞋规定几天换一次。
中高段女孩、男孩的内衣、袜子可以自己洗,减轻生活老师的负担,也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
4、孩子尿床问题
设立特殊学生登记卡,对每个宿舍爱尿床的、爱踢被子的、爱吵闹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并有相应的措施。
如:晚上提醒爱尿床的孩子少喝流质食物、睡前先上厕所、夜里多喊几遍。
这些学生可安排和生活老师同一个寝室,便于管理。
四、饮食习惯方面
1、孩子有不同的饮食习惯
问题:目前我校30%的汉族学生,70%的藏族学生,在学校伙食方面大多以汉族饮食为主,有些藏族学生吃惯了藏餐,不习惯汉餐。
对策:饭菜的花样,可征求学生意见,学生选中的菜每大周如能吃到一次藏餐,也会很开心的。
晚餐过于单调,应稍有变化。
2、浪费粮食现象严重
问题:早、晚餐菜少不够吃,午餐剩余很多菜。
对策:对学生剩菜很多倒掉的问题,我是这样做的,吃不掉的可在没吃之前请同学帮忙;自己不喜欢吃的、同学也不喜欢的则不可给别人;吃完后
路过老师的餐桌旁边给老师检查一下,看剩菜倒掉的原因。
如果是很难吃,则不追求学生的责任。
对浪费粮食的同学给予思想教育和班级扣分,对不爱吃饭的孩子也是一个促进。
坚持一周后效果相当好。
五、宿舍管理方面
问题:孩子不服从生活老师管理
对策:孩子在宿舍里的表现很多取决于班主任和生活老师的管理是否到位。
小学部设立的就餐组长和寝室长,这对学生管理很有促进。
班级学生在就餐和就寝方面犯了错误,要和在教室里出现问题一样处理,会更有力度,并跟踪观察,直到学生改正为止。
将宿舍表现纳入班级管理积分,作为期末先进评比的依据。
学生可以自我管理。
寝室排出值日表,安排值日生负责简单室内的卫生和检查同学的物品摆放。
如果生活老师一个人管理一个班级,和班主任配合,管理效果会更好。
对犯错误的学生,在认识到错误之后,让其做五件或十件好事抵消负面影响,给孩子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问题:宿舍出现问题或安全事故
对策:不管是因为自身还是别人的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救治首当其冲。
对于伤口,小的处理好再告诉家长。
大伤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让家长知道。
孩子在住院和回家疗养阶段,老师可亲临或电话问候,减轻矛盾。
当家长因为孩子在生活上某一方面不满意时,学校不回避,不把责任推给生活老师或班主任,积极和家长协商,做好家长情绪的安抚。
毕竟领导出面了,家长心里觉得学校重视他家孩子,可缓冲、化解矛盾。
效果应该是最佳的。
当然对于不理取闹的家长另当别论。
问题:孩子的衣服鞋子坏了
家长看到孩子穿着的破的衣服、坏的鞋子回家,就会对学生产生意见。
对策:住在附近的可给家长打电话,让其送来。
路远的可临时借同学穿一下。
学校还可以给生活科配备针线盒和简单的修理工具,免费给孩子修缝衣服、鞋子的拉链、扣子,这些小事更温暖孩子和家长的心。
2015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