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期末题库及答案第七章结构一、问答题:1、文章结构的原则是什么?2、谈谈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3、谈谈层次与段落的区别。
4、安排文章的层次应注意什么?5、划分段落的要求有哪些?6、常见的照应方法有哪些?7、怎样使文势波澜起伏、曲曲折折?8、如何理解段落的“单一性”、“完整性”?二、名词解释1、文章的结构2、思路3、层次4、段落5、过渡6、照应7、开头8、结尾三、判断题1、结构有构成文章、突出主题、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2、没有结构,便没有文章。
3、思路清晰,文章的结构才清晰条理。
4、文章的结构完整:指文章的结构有头、有身、有尾,不残缺。
5、文体不同,安排层次的方式也不同。
6、过渡、照应是使文章篇章结构严密、中心突出的重要环节。
7、“开门见山”是议论文的开头方法;“曲径通幽”是记叙文的开头方法。
8、文章的组织结构与主题的变化无关。
9、“文无定法”是说文章的结构没有原则。
10、“文如看山不喜平”是说文章的结构安排应灵活多变,错综见意。
11、过渡照应是使文章篇章结构严密,中心突出的重要环节。
第八章表达方式一、问答题1、描写和叙述有什么不同?2、说说细描的特点。
3、说说白描的特点。
4、抒情的作用有哪些?5、抒情的要求是什么?6、为什么抒情要有真情实感?7、说明的要求是什么?二、名词解释1、叙述2、倒叙3、描写4、直接描写5、间接描写6、细描7、白描三、判断题1、叙述的本质是交代过程。
2、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开卷兴波、引人入胜,所以写作中应多用倒叙。
3、抓住特征,粗笔勾勒是细描的特征。
4、议论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
5、心理描写是打开人物心灵奥秘的钥匙。
6、驳斥论据比驳斥论点更重要,因为它可以釜底抽薪。
7、抒写情怀是从文章写作方面认识抒情的作用。
8、论证的基本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
9、解说性是说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10、在说理中,立论和驳论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1、对居室处所的描写属于场面描写。
第九章语言一、问答题1、谈谈语言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2、为什么说语言是写作构思的基本工具?3、积累语言的途径是什么?4、怎样才能使语言准确?5、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有哪些?6、使语言朴实的方法有哪些?7、为什么语言要生动?8、增强语体意识的意义是什么?二、名词解释1、语体2、语言朴实3、语言简明三、判断题1、语言是文章表达思想的工具。
2、语言不仅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
3、准确是写作对语言的第一要求。
4、简为文章尽境。
第十章消息一、问答题1、消息的特点有哪些?2、如何理解消息用事实说话的特点?3、消息内容真实的含义是什么?4、消息的作用有哪些?5、消息背景一般分为哪三种?二、名词解释1、消息2、倒金字塔式结构3、背景4、导语5、综合消息6、述评消息7、特写消息8、社会新闻三、判断题1、消息的背景材料有利于人们全面、正确、深刻地认识新闻事实,同时有利于突出新闻的价值,所以写消息时背景材料越多越好。
2、消息的背景材料也是消息的内容。
3、倒金字塔式结构是消息特有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消息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4、综合消息的内容一般是一事多地或一地多事。
5、述评性消息的着眼点是评论。
6、经验消息又叫“社会新闻”,主要报道社会上发生的事实。
7、用事实说话是消息写作的基本方法。
第十一章通讯一、问答题1、谈谈通讯与消息的不同点。
2、通讯的特点有哪些?3、通讯写人应注意什么?二、名词解释1、通讯2、人物通讯3、事件通讯4、概貌通讯5、工作通讯6、主题通讯三、判断题1、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都要写人写事,所以两者是一样的。
2、写通讯,选好典型还要努力提炼深刻的主题。
3、通讯和消息一样,也要内容真实。
4、写通讯可以借用一定的文学手段,所以内容可以虚拟。
5、新闻性使通讯与文学作品划清了界限。
第十二章学术论文一、问答题1、学术论文的特点有哪些?2、学术论文的选题原则是什么?3、在学术论文写作中,什么是有价值的课题?4、在学术论文写作中,什么是有新意的课题?5、谈谈学术论文创新性的表现。
二、名词解释1、学术论文2、学术论文的科学性3、学术论文的创新性三、判断题6、学术论文属于议论文体。
7、写学术论文,选题的优劣很能反映作者的才智、眼光和学术水平。
8、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好的选题是成功的基础。
《基础写作》期末作业参考答案第七章结构四、问答题:1、文章结构的原则是什么?文章结构的原则有四点:(1)、文章的篇章结构要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2)、文章的篇章结构必须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3)、文章的篇章结构要体现不同文体的特点;(4)、文章的篇章结构要求自身做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2、谈谈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思路是思想运行的路线。
思路是结构的内在依据。
思路的起始、结尾以及曲伸流转便是文章的结构形式。
思路清晰,结构才清晰条理。
因为想得清楚,才写得清楚。
而结构是思路的物化形式,是思路在文章形式上的具体体现。
结构可以检验并促进思路的清晰条理。
因此,安排文章的结构,深思熟虑,理清思路是至关重要的。
3、谈谈层次与段落的区别。
①划分的依据不同:层次划分的依据是内容;段落的划分依据是表达。
②两者在结构中的位置不同:层次是仅次于篇的结构单位;段落是文章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③两者的大小不同:一般层次大于段落。
在一些短小文章中,比如语文课本上选的文章,层次等于段落,这时的层次相当于一个“意义段”。
④两者的外部征象不同:段落有“换行”另起,开头空两字的明显标志;而层次没有。
层次的划分必须经过阅读,根据内容的次序来划分。
4、安排文章的层次应注意什么?其一,应根据不同文体的实际情况来安排。
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法如下:①记叙文,主要按事物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来安排。
A 按照时间顺序安排;B 按照空间顺序安排;C 按照时空交错的方式安排;D 按照认识发展或者感情发展的顺序来安排。
②议论文,大多按照问题的性质和事物的几个不同侧面来安排。
A 总分式;B 平列式;C 递进式。
③说明文主要按照被说明的事物的实际情况结构文章。
其二,层次安排的次序,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不得随意措置或颠倒,以免整体松动、脱节。
比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以性质不同的三个材料安排的三个层次就是按照战士的职责与义务安排的,不能随便调换。
其三,文章层次的安排应有主有次,不可平均用力。
主要之处要详写,使材料丰厚,内容充实;次要之处要略写。
如此,文章内容疏密有致,文势节奏分明,波澜起伏,生动活泼,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
5、划分段落的要求有哪些?划分段落的要求有三条:A 要注意段落的“单一性”、“完整性”。
这一条主要针对段落的“意义段”而言。
意思是说,一段只能有一个中心意思,不可把一些互不相干的意思放在一个段落里,即段落内容要单一;另外一层意思是,一个意思要在一个段落里集中讲完,不要这一段说一点,那一段说一点,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搞得支离破碎,即段落内容的“完整性”。
这一条是划分段落最基本的要求。
B 划分段落要长短适度。
段落的长短措置主要根据该段在文章整体布局中的地位与作用,该段所阐述的内容多少,文章面对的读者(成人、学者较长,儿童、一般读者则较短),文章的体裁(儿童读物短,学术论文长)等因素来决定。
C 要处理好段旨。
段旨即段落内容的中心。
处理好段旨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有段旨;二是在合适的位置显示段旨。
一般情况是用一个中心句表示出来,这个中心句可以在段首,也可以在段末,还可以放在段中。
如果段旨不用中心句明确表示,亦可以渗透在全段的内容中。
从文章的组织看,一段文字与一篇文章相仿佛。
一篇文章有主题,一段文字有中心;一篇文章有层次,一段文字也有层次;一篇文章的层次段落都向着主题,为表现主题服务,一段文字中的层次,语句也向着中心,扣着中心,为表现、突出这个中心服务。
6、常见的照应方法有哪些?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①首尾照应,指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意思照应,如鲁迅的《一件小事》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茅盾的《白杨礼赞》,茹志鹃的《两棵樟树》等首尾照应都很突出鲜明。
②题文照应,指文章标题的意思与文章内容互相呼应。
前面举过的几篇文章在这方面表现得也很突出,往往在第一段便文题相扣。
这样,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的判断就尤为准确。
③行文中处处照应,指在行文过程中,不断回扣主题,强调作者的某种思想、观念和感情。
比如在茅盾的《白杨礼赞》中,多次强调“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的思想感情。
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题文照应,首尾照应都是内容上的两两相对的呼应,而行文中处处照应则是主题一呼,文章内容中百应,用许多结构相近、意思相同的语句反复回扣主题,在意思的勾联上呈辐射状。
6、怎样使文势波澜起伏、曲曲折折?1)要善于利用写作客体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客观事物都处于对立统一中,呈现出异常复杂的状态。
它们除了自身的矛盾以外,还有外部条件的影响,因而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波折、反复、回旋、顺逆以及误会、巧合等状况,写作中要注意观察了解事物本身的曲折性,并在文章中准确地反映出来。
如《三国演义》写刘玄德三顾茅庐一节。
2)要善于运用直中求曲的手法事物本身的曲折性奠定了文章布局曲折的物质基础,曲折手法的运用是写作者的主观因素,两者结合,文势才能波澜起伏,曲折生姿。
从某种意义上说,曲折手法的运用更具有主导作用。
曲者自不必说,直者亦可见曲。
如果不会运用曲折手法,直者固然难曲,曲者也可能通直。
《三国演义》的例子既是事物本身曲折,又见作者用曲之功力。
直中求曲的手法主要有开合、抑扬、擒纵、反复、渲染、烘托、转折、设问、断续等,有些在写作技巧中已经谈及,此处不赘。
布局中的曲直艺术,不仅记叙类文章讲究,写议论文章也要讲究,而且能够讲究。
因为理有曲直,事有形质,人对事物之理的认识有个过程,事物间互相影响,道理间也辄有相涉,以上这些都形成了析理、述理的复杂性、曲折性。
议论中直中求曲的手法有点、面、分合、正反、内外等等。
7、如何理解段落的“单一性”、“完整性”?段落的“单一性”、“完整性”。
这一条主要针对段落的“意义段”而言。
意思是说,一段只能有一个中心意思,不可把一些互不相干的意思放在一个段落里,即段落内容要单一;另外一层意思是,一个意思要在一个段落里集中讲完,不要这一段说一点,那一段说一点,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搞得支离破碎,即段落内容的“完整性”。
这一条是划分段落最基本的要求。
五、名词解释1、文章的结构:结构亦叫“谋篇”、“布局”、“格局”、“章法”,或连起来叫“谋篇布局”,就是安排文章的段落层次。
说具体一点,就是作者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把材料组织起来,进行合理安排,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思路:即思想运行的路线,它是结构的内在依据。
3、层次:层次是文章内容中各自相对独立的部分,又被称为“部分”,是文章中仅次于篇的结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