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电子元器件和模块编码规则管理规定修订稿

公司电子元器件和模块编码规则管理规定修订稿

公司电子元器件和模块编码规则管理规定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xx公司企业标准Q/受控号:版本号: C/0 代替Q/ 电子元器件和模块编码规则管理办法2010-06-17 发布 2010-06-19实施x x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规定了制造电子式电能表及系统所需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及模块的编码规则和管理办法,并对物料的描述进行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式电能表及系统产品在设计、计划、制造、采购、检验、贮存等生产经营及管理活动中对生产制造电子式电能表及系统产品所需的电子元器件及模块的描述、编码及管理。

本标准现行有效版本为Q/ B/2版,代替Q/ B/1版。

本标准与前版相比,主要修改:1、在PCB电子线路板编码规则中增加了对版本号为VS的规则。

2、对新增器件流程作了更改。

并同时更改了附录A。

本标准的附录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xx公司提出本标准由xx仪表技术中心起草并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卓霞、杨惠、应仙茶本标准主要修改人:马俐霞本标准实施日期:2008年首次发布,并经2009年1月,6月,2010年5月三次修订xx公司企业标准电子元器件和模块编码规则管理办法受控号:版本号: C/0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造电子式电能表及系统所需的各种电子元器件(简称“器件”)及模块的编码规则和管理办法,并对物料的描述进行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式电能表产品及系统在设计、计划、制造、采购、检验、贮存等生产经营及管理活动中对生产制造电子式电能表产品所需的器件、模块进行描述、编码及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Q/HL 企业管理信息编码总则Q/HL 电能表物料编码规则和管理办法Q/HL 电能表材料采购管理办法3 术语和定义器件包括电阻、敏感电阻、电容、电感、半导体分立元件(二极管、三极管、防雷管、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可控硅、光耦、桥堆、霍尔元件、稳压器等)、集成块、晶振、开关、接插件、电池、液晶、背光组件、蜂鸣器、继电器/继电器组件、变压器、互感器、计度器、滤波谐振器、导线组件等。

模块指器件装焊在PCB板上加工而成的半成品,包括主印制板装配、电源板装配、功能板装配、显示板装配、计量板装配、载波板装配、RS485装配、射频板装配、接口板装配、模拟板装配、核心板装配、GPRS板装配、ZigBee板装配等。

新增器件3.3.1新产品开发及老产品改进所涉及到的新增加的电子元器件。

3.3.2器件替代或增加品牌,且对品牌有要求的所涉及到的新增加的器件,一般指集成块、光耦、电池、压敏电阻、热敏电阻、电解电容、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变压器、互感器、液晶等,其它器件视设计要求而定。

4 职责和管理企业管理部负责本标准的组织制定、审批和归口管理。

由研发部或导入部提出器件物料编码申请;研发部负责根据本标准与对本公司使用的器件和模块进行编码、录入及维护。

研发部提出新增器件确认流程4.3.1 对于新增器件:需要新增器件时,由研发人员填写新增/删除/替换器件审批表,经研发部项目经理审核、产品导入部会签(会签时需要提供器件技术资料和供应商联系方式)、研发部技术总监审定后方可申请器件样品采购、测试。

对于扩规(含产品扩规、供应商扩规)器件,有产品导入人员填写新增/删除/替换器件审批表经器件工程师审核、采购部会签(会签时提供部分供应商资料)、研发部技术总监审定后方可申请器件样品测试。

4.3.2 新增器件编码:根据已会签的《新增/删除/替换器件审批表》和合格的《样品测试报告》向标准化员申请物料编码,由研发部器件编码人员进行编码并录入系统中的临时编码区。

4.3.3 新增器件样品测试:申请人提供已审定的《新增/删除/替换器件审批表》和器件技术资料,方可样品测试。

样品测试由研发部项目组完成,扩规器件测试由导入部完成,也可委托测试中心或其他部门测试,样品测试后提供新增器件测试报告。

4.3.4 小批试制:新增器件编码完成后,由申请人出具工作联系函给导入部,安排小批试制。

导入部联系采购部、工艺科、品质科安排小批验证。

注明小批数量、产品型号、小批要求。

小批试制由工艺科根据工厂实际订单确认,小批试制结束后将测试报告反馈给导入部,由导入部将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

导入部提供的检验要求由工艺科转化为检验卡片,供品质外检来料检验。

对于新表小批试制中包含多个新增器件,以导入部的验证报告或测试中心的整表报告为准。

不再重复验证。

对于扩规类的单个器件小批,由导入部跟踪。

并出具跟踪报告。

4.3.5新增器件最终审批:小批测试合格后,申请人将试验报告单以附录形式附在在《新增/删除/替换器件审批表》上,并进行审批,由研发部负责人批准。

标准化员收到完成的《新增/删除/替换器件审批表》信息后,将编码状态从临时区调整到正常区。

《新增/删除/替换器件审批表》、试验报告单、器件技术资料由交研发部负责存档和发放。

器件检验要求、供应商资质资料由导入部负责存档和发放。

器件编码管理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改进、器件替代,凡涉及到采用无编码的新增器件、模块均需要申请编码。

申请临时物料编码的范围及编码方式4.4.2.1申请临时物料编码时,新增器件必须提供《新增器件审批表》,并提供试验报告单。

器件及模块的描述应完整、清晰,符合附录B《器件和模块描述规则》的要求。

物料编码与物料之间应一一对应,避免同料异号和异料同号现象的发生。

5 编码规则电子元器件(以下简称“器件”)编码采用字母加数字进行编码。

常规器件编码规则常规器件编码共13位,其中首2位是管理信息大类特征码,按Q/HL 的要求恒为48,第3位为器件大类类别码(以字母表示),第4位为器件小类、第5位封装码,第6位为器件精度或用0表缺省,第7~12位为器件规格型号或特征,第13位为品牌和厂家码。

特殊的编码有14位,光耦、导线组件、PCB等,有16位的模块,11位的外购模块等,具体如下:器件编码组成形式4 8 C X X X X X X X X X N品牌和厂家型号规格(特征码)精度封装码器件小类器件大类类别码(见6.3.1)管理信息大类特征码,恒为48注:编码的格式中N:数字(0~9);C:大写字母(A~Z);X:大写字母或数字(0~9);N/C/X以外的字母或数字为固定不变的编码。

5.3.1器件编码第3位按大类类别进行编码,见表1。

表1 器件大类与第3位编码对照表5.3.2 电阻器编码规则48 R N N C NNNX C C N0=可选品牌和厂家 1=YAGEO 2=UNIOHM电阻温度系数 B=±10PPM/℃ D=±25PPM/℃ F=±100PPM/℃1=贴片电阻 A=±5PPM/℃ C=±15PPM/℃ E=±50PPM/℃ G=±200PPM/℃2=金属膜电阻 I=5W H=3W3=厚膜电阻 G=2W D=4=线绕电阻 F=1W C=5=水泥电阻功率 E= B=A=5=0805 R=欧姆Ω阻值大小 3位数+ K=千欧姆7=插件1/2W M=兆欧姆8=插件1-2W 精度9=插件3-5W B=±%, D=±%, J=±5%0=1/10W 1=1/8W 2=1/4W C=±%, F=±1% K=±10%,5.3.3 电容器编码规则48 C N C C NNNC X N X管理信息大类器件大类电容1=贴片器件小类2=电解电容3=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4=钽电容 2=UNIOHM5=瓷片电容品牌和厂家 1=TDK6=独石电容 0=合格供方中可选7=超级电容3=0603 3=X7R 4=X5R5=0805 封装材质 2=COG 5=Y5V 8= CH高寿命6=1206 1=CH 6=NPO 7= CH低寿命7=插件 8=其它贴片A=100V B=250V 1=A=±精度耐压 6=50V C=275V 2=10VB=± 5=35V D=300V K=63VC=± D=± 4=25V E=450V G=2KVF=±1% G=±2% 容值(3位数字+字母) 3=16V F=1000V I=J=±5% K=±10% P=皮法 2=10VM=±20% S=20%~+50% N=纳法 1=Z=20%~+80% U=微法 0=5.3.4 电感编码规则48 L N N N NNNC N X N管理大类2=次选器件大类型电感 1=首选品牌和厂家 0=合格供方中可选1=磁芯电感2=磁珠电感器件小类3=空芯电感 B=150mA C=300mA4=陶瓷叠层标称电流 A=50mA D=700mA G=1200mA0=不确定 E=1600mA F=200mA 1=贴片封装2=插件 3=工字形电感 4=磁环电感2=共模电感 5=片状电感1=±10% 精度外形 1=色环电感2=±20%0=±5% 电感量(3位数字+字母)U =微亨, M=毫亨注:当电感量、精度、标称电流、外形出现不确定时,可用7位的型号代替这些编码5.3.5 二极管、三极管编码规则48 D N N XXXXXXX N管理大类器件大类型二、三极管器件小类 2=次选1=稳压二、三极管 1=首选2=瞬变二极管品牌或厂家 0=合格供方中可选3=双二极管4=防雷管不满7位的后面补0,超过7位的去掉后缀或前缀5=普通管如:2SC3437-Y去掉“-Y”, 2SC34376=功率管型号或特征 EN5V ,后面补0,EN5V007=开关管 TOL-030bHRaDEa,去掉前缀TOL-,后缀DEa8=达林顿管9= MOS管封装0=可控硅 1= 贴片2= 插件5.3.6 集成块编码规则48 U X N XXXXXXX N管理大类品牌或厂家 1=首选 2=次选器件大类集成块 0=合格供方中可选型号不满7位的后面补0,超过7位的去掉后缀或前缀器件小类如:ATT7022B,去掉“B”ATT70221=MCU2=计量芯片 6=时钟芯片封装 1=DIP 5=SOP3=存储芯片 7=复位芯片 2=PDIP 6=SOIC4=通讯芯片 8=读卡芯片 3=PQFP 7=SS0P5=驱动芯片 9=电源管理芯片 4=QFP 8=S0T23 9=其它0=TTL/HTL/CMOS A=其它5.3.7 光电晶体管编码规则48 Q N N XXXXXXX N管理大类 3=次选器件大类品牌和厂家 1=首选光电晶体管 0=合格供方中可选器件小类1=单色发光二极管型号不满7位的后面补0,超过7位的去掉后缀或前缀2=双色发光二极管如:KTD1863-Y-AT/P,去掉“-Y-AT/P”3=红外发射管 AT138RV3,去掉最后一位“3”4=红外接收管5= 霍尔元件封装6=光电门 1=贴片2=插件5.3.8 蜂鸣器编码规则48 F N N XXXXXX N N管理大类 2=次选品牌和厂家 1=首选器件大类蜂鸣器 0=合格供方中可选驱动 3=3V器件小类 5=5V1=压电式无源型号规格不满6位的后面补0,超过6位的去掉后缀或前缀2=压电式有源3=电磁式无源4=电磁式有源封装 1=贴片2=插件5.3.9 晶振编码规则1=首选封装1=贴片2=插件32K7683=插件4M91524=插件5=插件6=贴片(7050)2=2脚 A=5ppm3=3脚 B=10ppm4=4脚 C=20ppm5=5脚 D=30ppm5.3.10 光耦编码规则48 E N N C XXXXXXX N管理大类2=次选器件大类光耦品牌和厂家 1=首选器件小类 0=合格供方中可选1=通用型不满7位的后面补0,超过7位的去掉后缀或前缀2=高速型型号如:PC817,补“0”,PC817003=光敏晶闸管型 PS2501L-1,去掉“-1”4=达林顿型封装隔离电压 A=1=贴片 B=5KV2=插件 C=8KV D=10K5.3.11 开关编码规则48 K N N N NNNNNN N管理大类 1=首选,2=次选器件大类开关品牌和厂家 0=合格供方中可选器件小类外形尺寸长宽高(6位)各两位或型号1=按键(轻触)2=拨动引脚数 3=3只引脚3=行程 4=4只引脚4=滑动封装 6=6只引脚1=贴片2=插件3=固定焊线5.3.12 电池(组件)编码规则48 B N N C NNNNNN N管理大类器件大类电池器件小类 2=次选1=一次性电池 1=首选2=可充电电池品牌和厂家 0=合格供方中可选3=锂亚电池4=锂锰电池外形尺寸 (底直径X高)如:145250表示底直径为\高为封装 1=单个2=组件 C= E=6V电压值 B= D=A=注:电池组件,可以用7位图号替代“电压C和外形尺寸”编码5.3.13 液晶编码规则48 Y C C C XXXXXX N管理大类器件大类液晶 2=次选1=首选器件小类品牌和厂家 0=合格供方中可选T=TN扭曲向列型H=HTN高扭曲向列型 YG=黄绿C=STN超扭曲向列型 GW=灰白F=FSTN膜式超扭曲向列 B0=蓝色特征 W0=白黑\20表示20mm,\01 基本结构偏光色\引脚长\工艺序号(各两位)T=透射形驱动电压F=半透型 A= C=R=反射形 B= D=5V,E=5.3.14 敏感电阻编码规则48 M N XXXXXXXX N管理大类品牌和厂家 1=首选,2=次选器件大类敏感电阻 0=合格供方中可选器件小类不满8位的后面补0,超过8位的去掉后缀或前缀1= 压敏规格型号压敏TRV20K681写成RV20K6812=PTC 热敏PPL08240HA2B2YLB写成240HA2B23=NTC4=光敏5.3.15 滤波谐振器编码规则48 Z C N N NNNNNC N管理大类品牌和厂家 1=首选,2=次选器件大类 0=合格供方中可选器件小类谐振频率 M=MHzL=滤波器 K=KHzJ=鉴频器引脚数 2=2只脚X=陷波器封装 3=3只脚1=贴片 4=4只脚2=插件 5=5只脚5.3.16 背光组件编码规则48 P C N C NNNNNN N管理大类品牌和厂家 3=次选器件大类 1=首选器件小类 0=合格供方中可选L=LED发光二极管C=CCFL冷阴极荧光管如:电压=25,脚长15mm=15,序号-01=01E=EL冷光片特征电压\脚长(背光顶面到导电引脚末端)\序号(各2位) 光源安装方式1=单边式 B=蓝色2=双边式显示色 G=绿色3=直下式 R=红色W=白色5.3.17 变压器编码规则48 T NNN NNN C N N N管理大类器件大类 1=首选 2=次选品牌和厂家 0=合格供方中可选2=02 3=03器件小类工艺序号 1=01 4=04220=输入电压220V 3=输出自耦、隔离合起来3组100=输入电压100V 输出组别 2=输出自耦、隔离合起来2组380=输入电压380V 1=输出只有1组577=输入电压127=输入电压127V G=隔离方式240=输入电压240V 输出方式Z=自耦方式277=输入电压277V H=混合方式(自耦、隔离都有)120=输入电压120V 功率大小 025=功率015=功率 100=10W功率030=3W功率 005=功率5.3.18 互感器编码规则48 H N N N NNNNN N N管理大类器件大类 2=次选1=首选器件小类品牌和厂家 0=合格供方中可选1=CT普通电流互感器 3=10Ω 4=20Ω2=PT电压互感器匹配电阻 2=Ω 5=40Ω 0=其它3=CP电流式电压互感器 1=2Ω 6=100Ω 7=33Ω4=DCT 过直流电流互感器 40001=4000:1 03001=300:1结构 20001=2000:1 02001=200:11=热塑管包封穿初级导线(Ib≤3A)规格10001=1000:1 (初级/次级比)2=塑料外壳包封穿初级导线(Ib≤1.5A)3=塑料外壳包封不穿导线精度 1=级 3=级4=金属防强磁包封穿导线 2=级 4=级5=热塑管包封穿初级导线(Ib<10A) 7=塑料外壳包封穿初级导线(Ib≤5A) 9=塑料外壳包封穿初级导线(Ib≥20A)6==热塑管包封穿初级导线(Ib≥10A) 8=塑料外壳包封穿初级导线(Ib>5A)0=其它当出现所有参数相同、仅仅结构尺寸有差异时,第5位到12位用图号表示5.3.19 稳压器和桥堆编码规则48 V N N XXXXXXX N管理大类2=次选器件大类 1=首选器件小类品牌和厂家 0=合格供方中可选1=稳压器2=桥堆封装1=贴片型号规格不满7位的后面补0,超过7位的去掉后缀或前缀2=插件如:HT7136A-1,超过7位,去掉“-1”, HT7136A5.3.20 导线组件编码规则48 X C N NNXXNNNN N管理大类 2=次选器件大类导线组件X 1=首选器件小类品牌和厂家 0=合格供方中可选D=电源类导线组件X=信号类导线组件连接片表示:1= 2= 3= 4= 5=导线组件连接类型 4、连接器外型:除连接片外的用“0”表示0=Y00(没有连接)特征导线根数/颜色/长度(3位)/连接器外形(连接片)/(共8位)1=Y11一端有连接片说明: 1、用两位数字表示根数,01~992=Y21二端有连接片 2、R0=红色 W0=白色 RW=红白 BB=棕黑3=Y12一端有连接器 G0=绿色 B1=黑色 RB=红黑 2B=蓝黑4=Y22二端有连接器 G1=灰色 B2=蓝色 YG=黄绿 AL=红黑黄等三色以上5=Y13一端有连接针 Y0=黄色 B3=棕色 YW=黄白 GB=绿白6=Y23二端有连接针 3、导线长度,用三位数字表示,如050=50mm,120=120mm5.3.21 继电器(组件)、计度器编码规则48 J N XXXXXXXX N2=次选管理大类 1=首选器件大类 J 品牌和厂家 0=合格供方中可选器件小类1=继电器没超过8位的,直接写型号,不足的用0补在后边。

相关主题